一個陽光正好、微風不噪的周末,圖圖媽熱情的邀請了閨蜜和她家的小公舉兮兮來家里開party,理想中的場景是午后的陽光照進暖洋洋的客廳,好久不見的閨蜜懶洋洋的窩在沙發(fā)上喝下午茶,聊聊人生、談談感情,小朋友們兄友妹恭,安靜友好的一起看繪本、搭積木,做自己喜歡的小游戲......
然而畫風從見面伊始就完全不對了。圖圖小朋友對兮兮公舉的駕到表現(xiàn)出了莫名的緊張和極大的敵意,進而開展了一系列物品所有權的捍衛(wèi)戰(zhàn)。只要兮兮不經(jīng)意間瞄了一眼哪個玩具,圖圖就會立馬第一時間搶到手里,大喊“不可以,它要睡覺了!”然后就趕緊藏到自己的臥室。并且再三強調“你是我的媽媽,不可以跟別人說話?!?/p>
面對這種場景,圖圖媽沒有簡單的責怪孩子自私,也沒有粗暴的強迫圖圖分享,相反內心反而涌現(xiàn)出各種焦慮以及對圖圖的愧疚。
圖圖媽是一位職場媽媽,在圖圖3個月時候就斷奶然后重返職場,把孩子交給了老人帶,然而每天上班前面對圖圖撕心裂肺的不讓走,內心都淚奔成河~~
選擇做上班族媽媽,實屬無奈之舉,畢竟有社會壓力存在,然而,自從做了上班族媽媽之后,圖圖媽就陷入了焦慮的怪圈。因為幾乎所有的育兒理論和專家都一邊倒的宣揚0-3歲親子陪伴對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每當圖圖晚上醒來第一反應都是用手摸摸媽媽在不在身邊,夢里都呢喃著說“媽媽。陪著我!”每天早上都央求“媽媽,你可以不去上班嗎?”每次去公園,每跑開一點都要回頭看看媽媽在不在......的時候,圖圖媽內心都會無比焦慮,不斷質疑自己當初的決定,這種緊張和焦慮感甚至讓她感到窒息。
相信圖圖媽的現(xiàn)狀也是現(xiàn)在很多上班族媽媽的縮影。職場壓力、家庭瑣事、隔代撫育的矛盾處理、甚至是不得已讓孩子做留守兒童的辛酸,這些無一不構成上班族媽媽焦慮的源頭。而對于上班族媽媽來講最擔心、最無助的卻是不確定自己的選擇究竟對孩子會造成多大的影響?如何才能緩解壓力兼顧事業(yè)和家庭,給孩子更好的 親子陪伴?
專家觀點
韓燕
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科學早教研究院特邀專家
中國心理學會理事
中國優(yōu)生學會理事
少兒節(jié)目《積木寶貝闖世界》編劇
國內首檔科學育兒脫口秀《靜觀育兒》節(jié)目組成員
中國《早期教育服務規(guī)范》國家標準項目專家成員
現(xiàn)任積木寶貝國際早教教學總監(jiān)
上班族如何給孩子高質量的親子陪伴?
越來越多的都市人進入人生的忙碌階段:養(yǎng)著孩子,上著班。當孩子在0-3歲時候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高質量陪伴”便尤顯重要。高質量陪伴,特別強調陪伴的內容與質量,全天候陪伴孩子的父母也要講究質量,否則孩子依然會對家長有過分的依賴或者出現(xiàn)其他性格問題。
高質量陪伴好像是在你和孩子之間注入的營養(yǎng)品,不斷滋養(yǎng)著你和孩子。
首先,家長們需要明確幾個高質量陪伴的參考標準:
1、每周8個小時,其中周中4小時左右,周末4小時左右。
2、和孩子之間產生互動(眼神、擁抱、分享等)。
3、有輔助玩具和工具的使用。
4、有適齡的游戲方法參考。
其次,家長們需要注意有關高質量陪伴概念的誤區(qū):
誤區(qū)一:只要孩子開心就好,我什么都可以做。
這種認識,是誤解高質量陪伴的感受。如果陪伴過程中一味為了寶寶付出,而忽視自己身體實際情況,或者直接忽略自己的喜好感受,本身就無法真正傳遞高質量的情感互動。所以,既然投入一起游戲或者互動,就享受吧。如果累了,也不妨告訴孩子你的真實感受(此處有適合于孩子的溝通方式,需要家長學習),這是高質量溝通哦!
誤區(qū)二:我每天上班已經(jīng)很累了,根本沒有精力陪孩子。
疲勞來自于體力消耗和情緒消耗,保持好精力需要注意睡眠、運動、飲食的良好支持。如果在這個層面家長們已經(jīng)出現(xiàn)問題,那么再去提高質量陪伴孩子是空中樓閣。但是如果在睡眠、飲食都正常的情況下,其實正好可以好好陪孩子,反而是提高自身精力的好辦法。想一想,您不是沒有精力陪孩子,而是不愿意擠出時間享受這份陪伴的時光吧。
誤區(qū)三:孩子最重要,要高質量陪伴孩子,必須暫時舍掉夫妻時光。
最好的家,就是爸爸愛媽媽,媽媽愛娃娃。如果為了給孩子更好質量的陪伴而舍去夫妻之間的陪伴,最終孩子會失去一個快樂的家。最后,給上班族家長們高質量陪伴的小例子:
1、孩子洗完澡了,今晚來玩一個家庭親子游戲
2、睡前讀書,讀繪本,講故事(講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故事更好哦)
3、周末和媽媽爸爸一起制作手工作品
4、周末爸爸下廚幫忙的時候,也請孩子加入吧
5、下班后選媽媽喜歡的歌曲,一起跳支舞
6、今日晚餐結束,爸爸媽媽分享上班的樂趣,請孩子也來聽一下陪伴孩子,用心最重要,用心感受,及時表達,讓我們的家快樂起來!加油,上班族的寶爸寶媽們!
專家觀點
秦紅寧
搖籃網(wǎng)教育主編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碩士
如何緩解上班族親子養(yǎng)育中的焦慮?
媽媽養(yǎng)育孩子產生的焦慮情緒很可能由現(xiàn)實與理想或完美的養(yǎng)育目標間的差距導致的。很多家長都希望無論什么都要給孩子最好的,給孩子最好的愛,給孩子更好的選擇,生怕自己一個選擇或決定沒有幫孩子做好,就會給孩子帶來遺憾終身的影響。這樣的心理才會導致家長在認知層面把自己框在做一個最好媽媽和養(yǎng)一個最好孩子的陷阱里,而現(xiàn)實是各種問題帶來的力不從心,這樣就會導致認知和行為的不一致,是造成焦慮的根本原因。
那么如何緩解焦慮情緒呢?
第一,先認清現(xiàn)實。最好的媽媽和最好的孩子都沒有標準,所以家長要調整自己的養(yǎng)育目標。比如,把認知調整為“今天都比昨天做一個更好的媽媽”,哪怕在和孩子相關的一件事上做的比昨天好,也要給自己鼓勵。媽媽們都記得要恰當?shù)毓膭詈⒆樱瑓s忘了要鼓勵自己。
第二,孩子的某些行為出現(xiàn)問題時,家長不要急于下結論。比如開篇圖圖不喜歡和小朋友分享玩具,不喜歡媽媽對小朋友好,不一定是沒有安全感的表現(xiàn),有可能是圖圖的自我意識已經(jīng)產生并在發(fā)展,孩子只是在學習及使用“我”和“我的”的概念,這個時候孩子排外行為不一定是自私的表現(xiàn)。
第三,在選擇育兒類信息的書籍時,優(yōu)先選擇經(jīng)過科學實驗驗證的經(jīng)典理論書籍,作者一般是在大學或科研機構里任職的科學家,且往往是由多個科學家合作撰寫;其次可以選擇由觀察大量孩子和從事多年的育兒工作經(jīng)驗的作者寫的經(jīng)典書籍。在這些基礎之上,形成自己的養(yǎng)育觀;不要盲從某些個人經(jīng)驗和網(wǎng)上來源不明的混雜信息,這些信息很有可能造成媽媽認知上的壓力。
第四,不要想著所有的問題都有自己解決,要學會借助家人的力量,尤其是孩子爸爸的作用一定要發(fā)揮起來;還有朋友的幫助尤其是有著同樣育兒煩惱的朋友的分享和互動。最后,請相信孩子的力量,雖然,他還是一個小小的人,但是只要給他時間和信任,你會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在學習和形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其實對孩子來說什么才是對更好的選擇?真的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無論是全職還在在職媽媽,只要有樂觀向上的人格,把人生的正能量傳遞給孩子,真摯的關心孩子,這就是最好的親子陪伴。育兒本身就是一場自我修行,放下你的焦慮,做自己就好!
文/小七
配圖/閃亮的豬師奶
本文為搖籃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
配圖來自“閃亮的豬師奶”約稿
轉載請聯(lián)系搖籃網(wǎng)。
投稿郵箱:zhanglinr@yaolan.com
搖籃網(wǎng)微信號: yaolan-com搖籃網(wǎng),資深中文育兒門戶網(wǎng)站,專業(yè)育兒16年。搖籃網(wǎng)微信提供備孕、孕期和0-6歲系統(tǒng)育兒指南,每天9小時免費專家在線問答(9-18點),提供針對0-3歲寶寶的在線早教測評,更有豐富大獎等你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