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都知道,在家庭矛盾中,婆媳關系是最難處理的,婆媳歷來是針尖對麥芒,始終都有不可調和的尖銳矛盾,這似乎已經成為不可更改的事實。千百年來,婆媳能夠友好相處,絕對傳為佳話,凡遇這種情形,舊社會一般會把功勞放在婆婆身上,因為那時候是婆婆當家做主,只要婆婆能夠把媳婦當自己的親閨女看待,能夠一碗水端平,婆媳關系就不會緊張。新社會媳婦當家做主了,婆婆靠邊站了,兒媳婦成了婆媳關系的主導者,婆媳關系的好壞,責任和功勞自然要記在媳婦身上。但是,如果要讓兒媳婦把婆婆當親生媽媽對待,恐怕不太現實,多數媳婦都很難做得到,因此有專家學者提出把婆婆當孩子,無疑是改善婆媳關系的一大突破。兒媳婦對婆婆無論是出于對孩子的愛護還是對孩子的哄騙,我想肯定都會有利于相互關系的和諧發(fā)展。
然而,最近幾年,青云一直有一個與大家相左的觀點,青云認為,自80后女性長大成人以來,母女之間的矛盾要比婆媳之間尖銳的多,也就是說,如今的母女關系要比婆媳關系更難處理。不信大家可以仔細觀察觀察,母女倆劍拔弩張乃至誓不兩立的真實事例比比皆是,數不勝數,母親埋怨女兒對自己不感養(yǎng)育之恩,甚至恩將仇報,女兒則抱怨母親剝奪她的自由,及至百般虐待,母女之間這種嚴峻對立甚至波及和影響到家庭的其他成員,成為當今家庭矛盾的焦點。與之相比,如今的婆媳關系倒是不那么緊張了,在某些方面甚至還有很大改善。
現在的家庭結構和生活方式促進了婆媳關系的改善,一是婆媳很少在一起居住和生活,年輕夫妻從最初起就開始單獨生活,有的甚至在遙遠的兩地,一年到頭婆媳見面的次數并不多,充其量也就幾天的事兒,因此,既是見了面,也都是面子上的事兒,大都能相互禮讓,得過且過。再說,婆媳之間歷來不擔病,所以,在一起時,說話、辦事兒雙方都會謹小慎微,處處細心。即便是偶爾爆發(fā)了矛盾,也都會盡力回避,秘而不宣,極力把家丑隱藏起來。
與之相反,現在母女之間卻沒有那么多避讓和遷就,一有分歧就針鋒相對,雙方都不肯讓步。青云以為,如今的母女矛盾是時代的產物,是新形勢下代溝的凸顯和極化,這種凸顯和極化與女性相對低弱的包容相碰撞,就使得母女矛盾雪上加霜了。此外,當前母女關系普遍緊張的主要原因是對親情的濫用和誤解,作為母親,她們往往偏執(zhí)于我的孩子我負責,我不做主誰做主,但是她們卻不知道把握尺度,沒有想到沒有分寸的親情也是一種侵占和剝奪,作為女兒,她們常常固執(zhí)于無限的自由和自主,忽視長輩的閱歷和經驗,一旦與母親產生分歧,就曲解她的目的和動機,以至于懷疑和否認親情,致使母女倆刀光劍影,關系惡化,形同昔日的婆媳。其實,婆媳之間由于不存在血濃于水的親情,一般不會產生強烈的占有和支配欲望,不至于因親情而濫用和誤解相互關系,最終搞得親者疼,仇者快。
綜上所述,青云認為,當前母女關系比婆媳關系更難處就不難理解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