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生子,成家立業(yè),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一生,從前也很少有人覺得有什么問題。
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上涌現(xiàn)出一個群體叫作大齡剩女。顧名思義,就是指超過了適婚年齡,卻仍然單身的女子。
成為大齡剩女,一些人是被動的,因為在合適的年華沒有遇到可心的人,一些人因為工作耽擱了,一些人則是自己的問題,擇偶標準過高,以至于被剩下來。
然而,不管是由于什么原因?qū)е鲁蔀槭E?,但其實她們的壓力并不輕。尤其是隨著年齡的增加,日子可能會越來越難過。
大齡剩女已經(jīng)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雖然在一些人看來,即便一輩子不結婚亦沒有問題,但其實年輕時可能不覺得什么,大齡剩女真正的危機卻是在晚年。
?
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原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大齡剩女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供擇偶的范圍越來越窄。這是因為女性本身的生理結構,牽扯到生育等方面的問題。
雖然年齡不是制約愛情的前提,但到了這個年齡再挑選結婚對象時,對方亦會考慮到女性的生育條件,盡管如今醫(yī)學發(fā)達,但高齡產(chǎn)婦畢竟帶著風險。
所以一些男性可能會挑選條件相對差的結婚對象,也盡可能避免優(yōu)秀的大齡剩女。
因此,大齡剩女如果選擇婚嫁,男方多半是離異帶娃的,女方一結婚就成為繼母,卻可能因為沒有育兒經(jīng)驗,導致更多的家庭矛盾。
當然,也有的女性會把對方的孩子當作親生的來養(yǎng)育,但不排除她們可能是白白為他人做嫁衣,等到年老體衰時,老伴先走了,養(yǎng)子/女根本不承認自己。
到那時候再傷心落淚,亦有什么用呢,錢花了,情也付了,養(yǎng)老卻沒有任何的保障。尤其是那些沒有提前儲備養(yǎng)老錢的,更是痛苦。
?
其二,一些大齡剩女因為找不到合適的伴侶,干脆抱定一生單身的想法。
一個人過一輩子,不用為婚姻的瑣事苦惱,不用為生兒育女犯愁......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看誰的眼色生活。
然而這樣看上去瀟灑,但也僅限于年輕的時候。等到進入晚年以后才現(xiàn),如若身體不適,既沒有伴侶在身邊照顧,亦無來自兒女的關心。
《美好生活》中,為愛情而活的劉蘭芝,年輕時因為喜歡一個人不遠萬里追隨到美國,然而她等了三十年,依然沒有一個名分,她卻從小姑娘變成了老太太。
大半生已過,余生只剩下了寂寞。哪怕一輩子活得再優(yōu)雅,不缺乏物質(zhì),卻依舊免不了晚年的孤單。
看著別人快樂地過著日子,這時候她才產(chǎn)生了想找一個人陪伴的想法??墒菤q月不再饒人,還沒有得到幸福,她便因為車禍凄慘地離開人世。
劉蘭芝必然是后悔了,否則的話,她又何至于在晚年時會再次心動?再要強的人,等到晚年時也不免會害怕孤單,害怕自己離世都沒有人知道。
?
雖然,結婚未必就會幸福一輩子,生兒育女也不一定就能保障晚年老有所依,但是有自己的孩子和養(yǎng)別人的孩子是兩回事,有老伴陪伴也和單身完全是不一樣的。
年輕時覺得婚姻中的柴米油鹽讓人崩潰,養(yǎng)育孩子會耗費太多的精力,可是等到了晚年,能在生病的時候有老伴照顧,能在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有兒女作為靠山,并不見得他們時時都要在自己的眼前,但在心里卻是一份篤定的安全感。
有人說,一輩子無兒無女,大不了到老了住養(yǎng)老院,可是養(yǎng)老院也是要看人下菜的,那些有兒女時常照拂的老人必然要比從來沒孩子看望的老人,質(zhì)量高一些。
?
有人說,一輩子不結婚,有人照樣可以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比如,世界著名麻風病防治專家李桓英,她一生未曾結婚,98歲高齡時仍然在上班。年近百歲時仍然堅持一個人居住。
然而,尋常的女子又怎樣能與這種萬里也不見得挑一個的社會精英相比?。?/p>
現(xiàn)實生活中,單身一輩子的女性到了晚年更容易處于弱勢的地位。一方面安全沒有保障,一方面心理承受力也比較弱。
尤其是一些有錢的女性,更容易被騙取,因為她們在情感上的需求更多,很容易被別有用心之人抓住心理,通過情感、投資或者保健待方面的手段騙取她們的信任,從而收割她們手中的財產(chǎn)。
而她們被欺負了,又有誰能站出來為她們伸張正義,討回公道?
?
雖然,結婚不是人生的必選項,生兒育女也只是一道可選題。選與不選,都是每個人的自由,別人無權干涉。
但是大齡剩女如果不能為自己的晚年生活做好規(guī)劃,到時候痛苦的只能是自己。
即便再有錢,但金錢畢竟不能買來一切,有的時候,感情上的空缺還是要通過婚姻或者孩子來實現(xiàn)的。
年輕時候的所受的苦,其實并不是真正的苦。如果年輕時只想到任性、瀟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換來的也只是一時的享受。
等真正到了晚年,很多事情可能都未可預料,到那個時候能夠安然度過晚年,這一輩子才是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