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的一次同學聚會上,大家聊起孩子的話題,其中有個13歲初中生的媽媽抱怨到:“孩子一上了初中忽然不聽話了”“明明是為他好,可是偏不聽”“總故意和我對著干”“說他幾句都不行,脾氣大得很”
這的確是個帶有普遍性的課題,幾乎所有家長都會碰到孩子的“叛逆”問題,也讓是很多家長頭疼的問題。不知怎么處理,處理不好不僅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還可能影響親子關系和家庭的和諧。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什么是“叛逆”,“叛逆”就是不聽話嗎?叛逆在表達什么?
叛逆( Treason)
所謂叛逆,顧名思義,就是反叛的思想、行為……忤逆正常的規(guī)律,與現(xiàn)實相反,違背他人(比如孩子違背父母)的本意,常常做出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事。叛逆是一種“長大了”的感覺,是一種強烈的自我表現(xiàn)欲,在思維形式上屬于“求異思維”,是標新立異,希望引起別人注意的表現(xiàn)。
根據心理學的觀察,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有三個較明顯的叛逆期:
2歲左右:孩子開始有了產生了自我意識。在這之前,孩子是沒有自我意識的,他們認為世界和自己是一體的,并不會意識到他是獨立于外部世界的一個客體。
據說,動物也沒有自我意識,只是靠本能完成與外部世界的互動。
如果說“自我”是人類特有觀念。那么當嬰兒第一次發(fā)現(xiàn)了“我”和外面的世界是分開的,Ta會有什么反應呢?
Ta會用各種方式嘗試和外部世界世界互動,其中一個就是說“不”。對Ta來說“說不”是確立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表達自我的過程。對Ta而言,“說不”是一個有趣的過程,也是建立自我邊界的開始。
所以,對于這個時期的“叛逆”要給予尊重,給Ta足夠的空間去探索和冒險。不用太多限制和處理,實在受不了就采取無視的態(tài)度。不必苦惱,也不必過度的約束。
第二次叛逆期:7、8歲,狗也嫌的年紀。這時候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溝通表達能力發(fā)展到一定水平。他們忽然發(fā)現(xiàn)父母不再他們小時候心目中的“超人”,有很多事情也搞不定了,很多觀點也不再認同。這時候“叛逆”是表達個人意見一種需求,也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有孤獨感,開始有心事。面對他們的反叛,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理解和傾聽,了解他們的想法。即使有分歧,也多用商量的辦法溝通,不要強制和命令。這個時期的親子關系會直接影響到未來,特別是青春期親子之間的互動模式。如果因為不理解孩子的叛逆,過分的指責和強制,會讓孩子關閉心門。
12-18歲:開始形成并建立自己的人生觀,自我邊界逐步成型并固定下來??释髟鬃约旱娜松诟改该媲矮@得平等地位和話語權。到了這個時期,管的越嚴,反抗就越嚴重。,面對這個時期父母要做的是平等和尊重,給他們一定的自由。
對父母來說,教育孩子也是一個需要自我成長的過程。父母和孩子的心智成熟是相伴隨的。教育孩子并不只是單向的,只有父母不斷成長才能更好的支持孩子。
您是如何愛孩子的?有沒有為了孩子提升自己、學習成長呢?
這個暑期,我們也為10~12歲的青少年開辦了訓練營。
真正支持到孩子們的心智成長,在我看來,孩子一生比一時的成績要重要得多,而且不斷尋找和強化學習的動力才是好成績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