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錄網(wǎng)友大勢至先生不曉得在哪里受了刺激。突然發(fā)帖稱:
有錢了什么都不自由。本來很自由。財務(wù)自由之后什么都不自由了。精神自由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記得上大學及讀研的時候,口袋空空,錢基本上夠吃飯而已。但是那時候真是快樂幸福的很。我到現(xiàn)在為止仍然認為大學和研究生七年時間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光。后來金錢和財富多了好多好多,可是幸福和快樂反而少得多了,煩惱、痛苦和壓力增加了很多倍。
我對有錢人和沒錢人研究了一番以后,發(fā)現(xiàn)其實影響幸福的根本不是金錢的多少。如果有影響的話,根據(jù)我的觀察金錢對幸福和快樂反而是有害的。
所以耶穌說富人要進天國的門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有錢是很可怕的。
對于此觀點,我是萬萬不能同意的,大概是因為我還沒有錢吧。。。
hbwhzs
在《滾雪球》中,看到這樣兩段話:
巴菲特:“錢可以讓我獨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為自己工作。我不想讓別人主導(dǎo)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br>
“我對致富有相當大的熱情,”查理說,“不是因為我想要法拉利——我想要的是獨立。我拼命地想得到它?!?/span>
vittata
嗯,不妨先有錢,再研究是否幸福,最好不要自己沒有錢,盼著有錢的人不幸福。
吾知講乜
這個跟人的生活態(tài)度,生活原則,人性欲望有關(guān)的,有錢總比無錢好,因為他會多出不少選擇權(quán),同一人件事,能夠多條路走,并且可以選擇走與不走,如果你沒錢,你總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
當然有的人,因為選擇權(quán)多了后,他可以選擇拋妻棄子,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權(quán)力,這也沒得說,他覺得幸福就行。只是當他傷害了別人的時候,有違初衷。
我覺得幸福就是我快樂,大家都快樂,而不應(yīng)該存在著傷害,禍起爭端,有違幸福的本質(zhì)。
yangchen0821
大學的時候快樂是因為承擔的少,學生只有成績,身后有父母支持,思想上沒有那么多壓力,最多也就勤工儉學養(yǎng)自己那張嘴,月光也無所謂,心思比較單純,當然容易快樂了。
長大成人后有家庭,所以你被迫得區(qū)承擔責任,需要考慮家庭支出,孩子的成長教育。是成長后所站的位置改變了,所著眼的事物改變了,并不是你有錢了所以不快樂了。
va13n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里就探討過這個問題了,幸福的來源有兩點,一是身體的健康,二是能在精神上找到所追求的樂趣,并且你同時能擁有“閑暇”。
“我們看見低下的勞動階層與匱乏亦即痛苦進行著永恒的斗爭,而有錢的上流社會卻曠日持久地與無聊進行一場堪稱絕望的搏斗”--叔本華。貧窮時因周邊的匱乏而困擾,到了富余的時候卻被無盡的無聊困擾,同時還會因如何保有資產(chǎn)而煩惱。
“一個精神富有的人會首先尋求沒有痛苦、沒有煩惱的狀態(tài),追求寧靜和閑暇,亦即爭取得到一種安靜、簡樸和盡量不受騷擾的生活。因此,一旦對所謂的人有所了解,他就會選擇避世隱居的生活;如果他具備深邃、遠大的思想,他甚至會選擇獨處。因為一個人自身擁有越豐富,他對身外之物的需求也就越少,別人對他來說就越不重要。所以,一個人具備了卓越的精神思想就會造成他不喜與人交往?!?-叔本華。
在我們不斷追逐“財務(wù)自由”的時候,財富可能真的增長了,而我們所追逐的“自由”又所在何方?
刺激
你上大學和研究生是花的誰的錢???你上大學和研究生不用為學費和生活費發(fā)愁,覺得是最快樂的。如果讓你自己掙錢供養(yǎng)你的大學和研究生的費用呢,你還能理直氣壯的說你讀大學和研究生的時候最快樂嗎???
ylshxajh
要跟樓主唱個反調(diào)了,哪天有了幾個億,人生才叫真活了一次。
大多數(shù)人一生都生活在一個地方,為什么?沒錢
大多數(shù)人一生都要把最美好的幾十年時間用來干重復(fù)枯燥的工作,為什么?沒錢
大多數(shù)人都處在金字塔中層以下,能享受到的物質(zhì)生活也都處于中下等水平,為什么?沒錢
真有幾個億,物質(zhì)方面的所有要求已經(jīng)都可以滿足了,甚至只要花一千萬美金有旅游公司可以讓你去太空中一游,整個世界有多少人這輩子可以離開地球一次?少之又少
物質(zhì)和精神兩種需求,已經(jīng)滿足了一半了。錢給的不是束縛,而是自由。
不用被居住地束縛,不用被工作束縛,不用被生活束縛,法律允許的范圍內(nèi)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這不是自由嗎?
aiyamaya
如果一個有錢人過的不開心,那不是因為他貪婪,就是因為他吝嗇。
赤子之心
金錢一定不是禍害,但有可能擁有金錢的人本身是個禍害。金錢一定不是幸福的本源,但有可能是幸福的非充分必要條件。
不僅僅錢不是萬能的,其實什么都不是萬能的。小幸福也許可能和錢有一定關(guān)系,但是大幸福一定與錢無關(guān)。
幸福是個比較極,和別人比和自己比。幸福既可以是一個截屏(瞬間),也可以是一段視頻(旅程)。幸福既可以是和自己比成長后的欣慰,也可以是和別人比勝出后的滿足……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所謂幸福的模樣。但是回顧我們每個人的半生,捫心自問,錢無非是能解決部分物質(zhì)上的小幸福而已。
而人生中的大幸福,如擁有熱愛及志業(yè),如和喜歡的人做熱愛的事,如一見鐘情相見恨晚的愛情,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知音的情誼,如求知路上每一個醍醐灌頂豁然開朗的瞬間,如事業(yè)目標的不斷突破,如人生志業(yè)的拾級而上等等。而往往這些人生中的大幸福恰恰都是精神層面的,并且與金錢的關(guān)系不大。
一扔大師
以前我以為有錢人的生活會很爽,直到我在股市上賺到了一千萬,還真他媽的爽!
路林
幸福來源于人對欲望的滿足感受,而不局限于滿足的方式和程度,讀研時一個雞腿讓你吃的很爽,很好的滿足了你的食欲,而現(xiàn)在你可能會覺得豪無胃口;當年的大前門讓你吞云吐霧、而今的中華抽到你想吐;饑渴年代的樹林里談情說愛,遠遠比不上會所的刺激,但讓你回味終生;隨著人年齡的增長,財富的增加,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人獲得幸福感的閥值越來越高,越來越高……
三個途徑:提高程度,降低閥值,換一種欲望去追求。
RRRr
都不是。金錢是交易的媒介,儲蓄的代表。
懶惰是禍害,勤勞是幸福本源。
菜刀是罪惡的殺生工具,還是佳肴的締造者呢?
zw7892181
上大學時不快樂,我是大山里的孩子,因為父母供我和妹妹上學很辛苦,后來我也沒有讀研,想工作時再讀,然后就沒有然后了?,F(xiàn)在有了經(jīng)濟能力,把父母接到了大城市,給他們買了不錯的房,自己暫時辛苦一點,但是很快樂,父母久勞成疾,自己強拉硬拽,能治療到哪步就哪步,很有成就感,金錢是禍害,還沒到那個境界。
海浪頭頭
是時候找出,美國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寫給孩子的信了。
約翰,機會永遠都會不平等,但結(jié)果卻可能平等。在歷史上,無論是在政界還是在商界,尤其在商界,白手起家的事例俯拾皆是,他們都曾因貧窮而少有機會,他們卻都因奮斗而功成名就。
然而,歷史上也充斥著富家子弟擁有所有優(yōu)勢,卻走向失敗的事例。麻州的一項統(tǒng)計數(shù)字說,十七個有錢人的孩子里面,竟然沒有一個在離開這個世界時還是富翁。
家族的榮耀與成功的歷史,不能保證其子孫后代的未來將會美好。我承認早期的優(yōu)勢的確大有幫助,但它不能保證最后會贏得勝利。
我曾不止一次地思考這個對富家子弟而言帶有悲哀性的問題,我似乎覺得,富家子弟開始承擔了優(yōu)勢,卻很少有機會去學習和發(fā)展生存所需要的技巧。
而出身低賤的人因迫切需要解救自身,便會積極發(fā)揮創(chuàng)意和能力,且珍視和搶占各種機會。我還觀察到,富家子弟缺乏貧賤之人的那種要拯救自己的野心,也只得祈禱上帝賜予他成就了。
所以,在你和你的姐姐們很小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不讓你們知道你們的父親是個富人,我向你們灌輸最多的是諸如節(jié)儉、個人奮斗等價值觀念,因為我知道給人帶來傷害最快捷的途徑就是給錢,它可以讓人腐化墮落、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失去最美好的快樂。
我不能用財富埋葬我心愛的孩子,愚蠢地讓你們成為不思進取、只知依賴父母的果實的無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