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是什么?
形象的說,濕是咱們身體的垃圾,是粘滯的臟東西!體內有垃圾,必然影響咱們身體整體的健康情況。
濕,有兩種,一個是自然界的濕邪(外濕),另一個是身體自己產(chǎn)生的濕邪(內濕)。
外濕從來不孤軍奮戰(zhàn),總是要與別的邪氣狼狽為奸,比如濕氣遇風則成為風濕,驅風很容易,但一旦成了風濕,就往往是慢性疾病,一時半會兒很難祛除。
現(xiàn)代人貪涼、熬夜、不愛運動,脾胃越來越虛,由此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脾的運化功能受到傷寒,水濕聚積體內,形成內濕。
有數(shù)據(jù)顯示:10人里面,9人有濕氣潛伏,但很多人卻不自知。
小編教你幾招,快速判斷自己體內是否有濕?看看下面的癥狀,你有幾項:
1. 起床后昏沉、乏力,整日嗜睡;
2. 口臭,睡覺流口水,打呼嚕;
3. 舌苔厚重、黏膩,舌頭邊緣有齒痕;
4. 食欲不振,時常胃脹;
5. 虛胖,水腫;
6. 手腳冰涼,愛出虛汗。
中醫(yī)說“濕氣不除百病生”。濕氣入體后,會阻礙氣血運行,引發(fā)身體水腫,影響睡眠質量。整個人都渾渾噩噩,不在狀態(tài)。如果不能及時祛濕,更有可能導致風濕等極難根治的頑疾。
濕熱體質 不宜進補太過
愛吃辛辣、油膩;經(jīng)常熬夜、失眠;心情不好、抑郁或脾氣不好;長期服藥。以上這些生活習慣都容易造成濕熱太過。
濕熱體質的人,滋補不當,滋補過度就相當于火上澆油,本來體內已經(jīng)夠熱了,脾胃運化不開,只會更加重濕熱癥狀。
祛除濕氣,如何調理?
中醫(yī)建議,最好的祛濕方法,可以遵循一個內消外散的原則。
外散就是出汗,最好的方法當然是運動啦;內消就是中醫(yī)里的行氣利濕,濕氣重的人,需要從調理自己的生活習慣入手。
少吃辛辣、甜食、冷飲等;平時還要放松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
食療方面,中醫(yī)認為:濕熱困脾,累及肺腎。因此想要達到祛濕效果,還需兼顧這幾點:利水滲濕 + 健脾 + 補腎 + 理氣 + 溫性食材。
來試試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法寶”——紅豆薏米丸。手工古法,三蒸三曬精制而成。
把紅豆薏米做成像小零食一樣的小丸子,每天吃幾顆趕走體內濕氣,無濕一身輕。
攜帶也很方便,不用沖泡和蒸煮,隨時隨地都能來一顆,尤其適合精力不足的上班族、學生、老人等。
紅豆薏米丸由祛濕材料制成,而且食用起來很方便,無論何時何地都可以拿出來食用,口感好,男女老少都適合。
剝開一顆紅豆薏米丸,首先聞到的是赤小豆的清香,送進嘴里,慢慢咬開,散發(fā)出淡淡的焦香和薏米香。
天然綠色的食材制作而成,味道濃郁醇香,入口清甜,潤而有回甘,是難得的佳品。
三蒸三曬紅豆薏米丸
古法手工制作 祛濕健脾 好吃又養(yǎng)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