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關于校園欺凌,我們需要知道的10個真相

01

什么是校園欺凌?

教育部等十一部門印發(fā)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教督〔2017〕10號)的通知文件中指出:

圖片來源:光合行動·零欺凌教室系列微課

 

校園欺凌的界定包含幾個重要因素:

地點:校園內(nèi)外,也就是說不只是發(fā)生在校園內(nèi)的叫做校園欺凌,發(fā)生在學校外面的欺凌也屬于校園欺凌。電影《少年的你》中,魏萊等人在陳念家門口圍堵、后來當街毆打陳念都屬于校園欺凌。有調(diào)查顯示校園欺凌74%發(fā)生在校內(nèi),26%發(fā)生在學校周圍200米內(nèi)。

對象:學生之間,一個欺負另一個、一群欺負一個、一個欺負多個、一群欺負另一群,這些都屬于校園欺凌,最常見的是前兩種。不論哪一種,欺凌者與被欺凌者之間都存在明顯的不對等,體現(xiàn)在力量、地位、權利等多方面。

形式:肢體、語言及網(wǎng)絡等,大家要注意這個等字,校園欺凌并不只是前面這三種,還有很嚴重的心理或精神欺凌、關系欺凌、性欺凌。

傷害:身體、財產(chǎn)、精神等,欺凌傷害集中在這三個方面,其中精神傷害造成的影響可能會持續(xù)多年,甚至影響當事人的人格發(fā)展和后續(xù)生活。

02

怎么區(qū)分開玩笑、欺凌和沖突?


開玩笑:沒有惡意,雙方會覺得好笑、好玩。

欺凌:玩笑中包含著惡意,故意令對方難堪,企圖讓對方受到傷害,對方在當時的處境下不容易做出反抗,被開玩笑的人感到難過另一方還在繼續(xù)。

沖突雙方勢均力敵,互相對抗,因為爭執(zhí)而對立、糾纏,甚至廝打?qū)е率軅?/span>

03

欺凌行為有哪些?


言語欺凌

(1)取侮辱性綽號,指責某個孩子無用、侮辱其人格等,例如叫某個男孩子“娘娘腔”“死肥豬”,叫某個女孩子“母老虎”“丑八怪”,說某個孩子是廢物、蠢豬。

(2)傳播關于某個孩子的消極謠言和閑話,“某某和某某好了”。

(3)嘲笑、譏諷、貶抑某個孩子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4)造謠、誹謗、栽贓某個孩子,以此來使其受到懲罰等。

圖片來源:動畫短片《如果我是英雄》

精神與關系欺凌

(1)冷落、忽視,例如故意聽不到某個孩子打招呼。

(2)孤立、排擠某個孩子,讓其他孩子不要跟某個孩子一起玩耍、說話,分組和做游戲時不讓某個孩子加入,找人孤立與自己喜歡的男生關系好的女生。

(3)威脅、恐嚇、故意不友好,例如說“你要再敢和誰誰一起上下學,我就找人打你”。

(4)盯著看、尾隨、跟蹤。

圖片來源:動畫短片《如果我是英雄》

身體與行為欺凌

(1)對某個孩子進行重復性的身體攻擊,推撞絆倒、拉扯頭發(fā)、拳打腳踢、掌摑拍打,使用刀具、棍棒等攻擊TA。

(2)干涉某個孩子的個人財產(chǎn),損壞教科書、文具、衣物、食物等,或通過它們嘲笑TA,例如破壞某個孩子的午飯令其挨餓。

(3)恐嚇、威迫某個孩子做TA不想做的,威脅TA聽從命令,例如強迫對方抄作業(yè)、打掃衛(wèi)生、洗衣服,說“如果你……你就給我小心點!”。

(4)捉弄某個孩子,故意給TA制造麻煩,或令其招致處分,例如故意拋傳某個孩子的書包或其他物品,不給TA。

(5)敲詐、索要金錢或物品,如文具、零花錢、玩具,說“你不給我,我就打你!”進行威脅。

(6)故意公開某個孩子的個人隱私或秘密,例如傳播受害者父母離異,故意將某個女孩放在書包里的衛(wèi)生巾公開。

(7)畫侮辱性的畫,寫侮辱性的文字,例如在某個孩子身上畫烏龜、寫罵人的話。


圖片來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性欺凌

(1)未經(jīng)對方允許,或在威脅、恐嚇下?lián)ПА⒂H吻、觸摸、脫衣服、性器官接觸、性器官侵犯。

(2)逼迫或威脅對方做出性行為,為他人提供性服務,看有關性的圖片、視頻,用性器官或象征性詞匯罵對方。

網(wǎng)絡欺凌

在QQ、微信、微博、論壇、抖音等網(wǎng)絡上發(fā)表具有人身攻擊成分的言論、傳播毆打或撕扯某人衣物的圖片、視頻、音頻等。

咨詢的兩位中小學心理老師反映,現(xiàn)在學校里最常見的是言語和關系欺凌,主要是因為人際交往而引起。關系欺凌更為隱蔽,需要父母和老師對此更為敏感。網(wǎng)絡欺凌在不斷增加,而且因為網(wǎng)絡傳播的特性,造成的傷害和影響范圍也更大。

04

校園欺凌事件涉及哪些人?

校園欺凌發(fā)生的過程中往往涉及6類角色,每種角色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事件的發(fā)展。校園欺凌中80%都是目擊者,是干預校園欺凌十分重要的工作對象。


數(shù)據(jù)來源:李存生.芬蘭中小學反校園欺凌計劃及其啟示.教學與管理,2018

 
角色不是絕對固定的,在不同的場景里,一個學生可能承擔了不同角色。
電影《少年的你》中,在胡小蝶的事件里陳念最初是一個局外人,雖然知道胡小蝶被魏萊等人欺凌,但是自己努力想撇清關系,防止引火燒身。后來陳念變成了受害者,遭受欺凌。陳念得到小北保護后,發(fā)現(xiàn)之前的協(xié)助者徐渺被欺凌,陪她回家,這時陳念就變成了保護者。

05

欺凌會造成哪些傷害?

欺凌事件的發(fā)生,最直接受到傷害的就是被欺凌者,但這并不意味著被欺凌者是唯一受到傷害的人,欺凌者和旁觀者同樣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傷害。

校園欺凌事件中,沒有真正的獲益者。

被欺凌者

身體:擦傷、淤青、腦震蕩、牙齒脫落等肢體傷害,更易產(chǎn)生健康問題,比未被欺凌的孩子頭痛和胃痛高出2倍。

心理:長期處于害怕、無力、自責、挫敗、焦慮、抑郁等消極情緒中,對大腦發(fā)展產(chǎn)生嚴重影響,增加患焦慮癥和抑郁癥的風險,嚴重者導致自殺。

學業(yè):獎勵刺激反應降低,學業(yè)成績下降。

人格:導致自卑、謹慎、退縮。

圖片來源:電影《悲傷逆流成河》
欺凌者

(1)導致人際關系障礙,不會使用合理正確的方式處理問題,成年后可能會虐待伴侶、親密他人或孩子。

(2)更容易卷入暴力事件、發(fā)生危險行為(吸煙、酗酒、藥物濫用、過早性行為等)。

圖片來源:動畫電影《聲之形》

旁觀者

(1)產(chǎn)生慌恐、擔驚受怕等負面情緒,對校園生活期待降低甚至逃避,影響學習。

(2)因為沒有阻止而產(chǎn)生內(nèi)疚、羞愧自責,造成精神壓力,干擾正常生活

(3)為了避免被欺凌加入欺凌者,引發(fā)更多問題。 

06

為什么有的孩子欺凌別人?

(1)從小被大人打罵,習得成人的行為模式——誤認為能控制別人、讓別人服從就是強大。

(2)總是遭受白眼,被挑剔、嫌棄——試圖掩飾自己的脆弱,害怕被傷害,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讓別人怕自己,所以先攻擊別人。

(3)控制別人會帶來快感——不服從就打你。

(4)在學校里各方面表現(xiàn)不佳,沒有施展能力的舞臺,受挫、感到自己沒有價值—— 讓別人害怕自己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xiàn),證明自己很重要。

(5)被要求過高,只有得第一才能得到家長認可——在感到受威脅的時候就會選擇造謠、排擠等方式實施欺凌,從而維護自己第一的位置。

(6)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因為嫉妒產(chǎn)生惡意——遇到喜歡的人不理自己和別人關系好,心生嫉恨便組織欺凌。

(7)保持群體一致性、追求合群的心理特點——對看起來和自己不一樣的人(身體殘疾、著裝另類等)選擇孤立、辱罵、嘲笑。

(8)錯誤示范與效仿——看到媒體中貶損、偏見、暴力、嘲笑行為,認為這樣的行為是被允許的,還能得到關注,獲得成就感。

圖片來源:記錄片《Bully》

青少年時期正處于自我意識覺醒的第二階段,想要獲得成人的力量感和掌控感,認為自己“我長大了,不需要你管“,但卻不能像成年人那樣對邊界與責任有清晰的感知,一些行為可以說是在違法的邊緣試探。
預防校園欺凌非常有效的方式是改變認知。當孩子清楚的知道什么是校園欺凌,意識到欺凌行為的危害與嚴重性,大部分孩子會在以后注意自己的言行,減少欺凌行為。

07

為什么有的孩子被欺凌?

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經(jīng)常暴露在欺凌者周邊、缺少他人保護、難以反抗易受攻擊的孩子最容易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具體來說,被欺凌的孩子往往具備以下特征:
 
生理方面
(1)有明顯的與眾不同的特征,如疤痕、戴眼鏡、帶牙套、地包天、大小眼、有胎記或痣
(2)生理殘疾
(3)智力或心智障礙
(4)身材,比同齡人矮、瘦、胖或者第二性征過早發(fā)育
 
性格方面(很多時候同時具備)
(1)害羞的
(2)不愛說話的
(3)安靜的、膽小的
(4)被動的、謙讓的、固執(zhí)的

圖片來源:記錄片《Bully》

表達方面(情緒、語言、肢體)
(1)情緒起伏波動大,讓別人不知道什么時候會觸犯TA
(2)著急、生氣、傷心時語言表達無序,易哭,讓別人沒有耐心與之相處
(3)未經(jīng)允許動他人頭發(fā)、拍打他人身體等表達自己喜歡或想交朋友的感情,容易惹他人厭煩

自我認知及社交方面
(1)怕自己不被他人喜歡,經(jīng)常懷疑別人不是真心欣賞與喜歡自己,用討好的方式與人相處,非常服從對方
(2)期待因為自己對他人好,他人也會對自己好
(3)朋友少,不主動交朋友又渴望交朋友
(4)與他人無共同愛好,不能融入,或者有的時候顯得笨笨的
(5)害怕給他人添麻煩,凡事都想自己解決
(6)喜歡到處張揚自己的優(yōu)勢

圖片來源:記錄片《Bully》

家庭背景
(1)父母離異
(2)父母不在身邊
(3)父母經(jīng)濟收入不穩(wěn)定,地位不高
(4)父母中至少一方在服刑,或有精神/身體障礙

習慣、能力方面
(1)個人衛(wèi)生習慣差、物品混亂
(2)常常弄丟或損壞自己與他人的物品
(3)總是做錯事、不能及時道歉、不承擔責任
(4)個人獨立能力差,習慣依賴他人,或者拖沓、懶散不做事
(5)學業(yè)成績優(yōu)秀/學業(yè)成績不佳,常受到老師表揚/批評
(6)說話發(fā)音口齒不清等

其他特征
(1)種族、民族、性取向?qū)儆谏贁?shù)人群
(2)姓氏或姓名的含義或諧音容易有歧義,易造成聯(lián)想
(3)性別特征:男孩看起來細膩、陰柔、易哭、喜愛女孩子常玩的游戲或物品、或外形纖細白凈等;女孩子看起來粗線條、不夠文靜、外形粗壯等。
 

圖片來源:記錄片《Bully》

假設現(xiàn)在有一個孩子,TA膚色比較黑、不太會管理情緒、學習成績不好、父母離異、不善交際朋友少,你會認為這個孩子是糟糕的孩子嗎?你會覺得TA活該被欺凌嗎?

沒有誰活該被欺凌。

誰能保證自己的孩子是十全十美的孩子,任何方面都完美沒有弱項?你能想到在孩子中間,戴眼鏡也可以成為一個被欺凌的理由嗎?學習優(yōu)秀總被表揚也可以成為被欺凌的理由嗎?孩子需要的是指導和幫助,掌握正確的交往方法、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等等,而不是被欺凌。
欺凌從不解決問題,只會增加問題,把人推向深淵。

08

如何判斷孩子被欺凌了?

父母或老師可以通過以下10點來判斷孩子是否可能受到了欺凌,這10點代表了一種可能性,并不意味著孩子一定受到了欺凌。
 
1.   身上有傷,時常會有淤青或不太顯眼的小傷口,總是穿長袖長褲
2.   在上學前抱怨不舒服,比如頭疼、肚子疼等
3.   晚上不易入眠或者做噩夢
4.   焦慮不安,甚至生氣發(fā)脾氣,情緒起伏大
5.   突然變得很沉默,回家把自己關起來,不愿意和家長說話,吃飯的時候不愿意聊學校的事
6.   常常一個人哭
7.   物品常常損壞或丟失,如書包、文具、書本,帶到學校的床單、衣服等
8.   經(jīng)常零花錢不夠,總是弄丟或者偷拿家里的錢、同學的錢
9.   學業(yè)退步或者不愿去學校
10.   不愿走熟悉的路上下學

09

孩子被欺凌為什么不告訴大人?

1. 成人不干預,指責孩子,讓孩子認為被欺凌是因為自己太弱了,如果再報告就是自己太無能,不能接受自己的無能。
“你怎么這么懦弱?”
“你就不能打回去?”

2. 成人不重視、弱化問題的嚴重性,讓孩子認為自己是個麻煩,害怕老師、父母責罵自己小題大做、總是惹麻煩。
“你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span>
“你不招惹別人,別人怎么會招惹你?”
“你忍一忍,他們就不理你了?!?/span>

3. 處理方式欠妥,孩子事后遭到報復成人使用勸阻、懲罰甚至威脅欺凌者的方式解決問題,因此不再信任成人能夠妥善處理。

4. 老師平時非常嚴厲,經(jīng)常讓學生感到壓力,不敢向老師匯報,也不了解其他疏導途徑。

5. 心疼父母,不想讓父母為自己擔心,故意不讓父母知道,假裝自己沒事。

6. 想融入團體,擔心說出或承認自己被欺凌會被大家更加排斥,即便被欺凌也和欺凌者一起玩,當作無事發(fā)生。

7. 與父母關系很好,父母對自己的認可與期望很高,認為自己的孩子一定不會被欺凌,孩子被欺凌會認為是自己沒有達成父母的期待和要求,是自己的錯、是自己還不夠努力,所以要自己想辦法解決。

圖片來源:記錄片《Bully》

通常情況下,孩子最開始受到欺凌時都會告訴家長或老師,如果家長和老師的反應與處理方式讓他感受到忽視、指責、無效,孩子就會慢慢地不在開口,選擇獨自忍受,體驗到無助與絕望。
孩子畢竟是一個未成年人,受欺凌時非常需要成人的幫助。一定要讓孩子感受到會和TA一起面對,不論什么原因TA都不該被欺凌,愿意嘗試用更好的方式解決

10

如何預防孩子被欺凌?

預防是防止校園欺凌的第一道防線。在傷害與悲劇發(fā)生之前,我們可以采取很多行動。作為成年人,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1. 每天花15分鐘和孩子聊天,談一些學習之外的事情,可以針對某個話題,更好的是閑聊。

2.  以平等、互相尊重、不追求贏者為王允許差異價值觀相處。

3.  多了解孩子的交友情況,提升孩子的交友能力。

4.  主動關心孩子,平時注意觀察孩子是否具有被欺凌的跡象,如果有懷疑,私下用冷靜溫和的語言謹慎詢問。

5. 與孩子談談什么是校園欺凌,和孩子討論應對方法,詢問孩子TA覺得成人可以做些什么,也讓孩子知道父母保護TA的態(tài)度。

6.   注重與老師的溝通,了解孩子的在校情況。

7.  和孩子談一談情緒不好的時候怎么辦,怎樣才是表現(xiàn)自己強大的恰當方式。

校園欺凌是一個很復雜的社會問題,涉及法律、家庭教育、群體心理等諸多方面,不僅僅是簡單的教育問題。今天所分享的內(nèi)容主要是幫助大家了解校園欺凌的基本情況。任何事物,只有當我們足夠了解它才能更好地應對它。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努力,減少校園欺凌,預防不幸發(fā)生。


圖片來源:動畫電影《聲之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美國的學校是怎么處理校園欺凌的? | 地球日報
誰能告訴我在學校發(fā)生校園暴力欺凌侮辱應該怎么辦?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