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我們一起共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之習慣二——以終為始。
不要因為走得太遠,而忘記了自己為什么出發(fā)。
我們現(xiàn)在太流行的一句話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問題是,你知道自己的初心嗎?你看得清它嗎?你還記得它嗎?這是我們一生的課題,一個生而為人必須尋找和面對的課題。
Steven在第四章開篇,就向我們發(fā)出了靈魂拷問:
在你的喪禮上,你希望大家如何評價你?
你希望她們回憶起你的哪些成就和貢獻?
你希望對周圍人的生活施加過什么樣的影響?
這讓我想起了,我在10月份機緣巧合下去了一次閔行顓橋?qū)媹@公墓,感受頗為復(fù)雜。彼時正值深秋,墓園里安靜如常。我看到子女們?yōu)楦改斧I上的花束常青,我看到石壁上一筆一劃深深刻下的告誡,我看見墓碑上那一張張鮮活的黑白照片,我看到這許多人的生平和感言,我看到那么深切的哀悼、思念和遺憾……
無論我多么不想、多么不愿意提及它,死亡終將來臨,不是嗎?
如果那一天真的到來,我希望我的墓碑上寫什么?
于我而言,這些日子里,一句話慢慢在我的腦海里顯出輪廓:“她努力發(fā)芽,長為參天大樹,她的智慧影響很多人找到更好的自己。長眠于此,此生無悔”。
《阿飛正傳》中,張國榮飾演的阿飛說:“這世上有一種鳥,它生來就沒有腳,一生都只能在天上飛,它累了,就睡在風里,這種鳥一輩子就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它死的時候?!?/p>
生而為人,你愿意為什么而停留呢?
弗蘭克爾說:“追根究底,其實不是你詢問生命的意義何在,而是生命正提出質(zhì)疑,要求你回答存在的意義為何。換言之,人必須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我個人一直認為,生命本就沒有意義。意義是作為生命主體的“人“所賦予給它的。你賦予它幸福,它的意義就是幸福;你賦予它痛苦,它的意義就是痛苦。而這所謂的“意義”,怕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
確立個人使命宣言,就是在賦予意義。而且重點是,這是你自己的選擇,你為此負責。這是責任,也是自由。
書中提到,其實人人都有生活中心,比如配偶、家庭、金錢、工作、名利、享樂、敵人或朋友,但各有利弊。最好的方式,其實是以“原則”為中心,這樣的人堅韌、穩(wěn)定、有力、聰慧,他們懂得自己在做什么,他們明白未來在哪里。而這里提到的“原則”,主要依托于我們的“個人使命”。
在真正開始思考前,有3點認知我認為是極其重要的:
首先,確定個人使命宣言是一件長期的事情。(極其重要但不那么緊急)
其次,你對自己了解得越深刻,你的使命宣言就越清晰。(認識自己是前提)
第三,你的個人使命宣言一旦確立,極有可能反過來塑造你的將來。(自證預(yù)言)
所以,不要著急,探索這件事情本身,也很有趣不是嗎?
基于個人經(jīng)驗,我梳理了一些好問題,我認為它有助于幫助我們看到內(nèi)心,并積極主動地付諸行動。如果你條件允許,可以拿出紙筆靜靜地思考、記錄下來。
問題清單:
1、請寫下3個對你有很大積極影響的人。
你最贊賞他的什么品質(zhì)?
在這方面將來你可以和他一樣嗎?如何做到?
如果不能做到,為什么呢?是你不想,還是你不能?
2、在你的世界里,仔細觀察有沒有你特別向往的人?
他可能是領(lǐng)導、同事、家人、朋友、甚至是名人都可以。
如果有,未來你想成為他那樣的人嗎?為什么?
如果沒有,那么你將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為什么?
3、2018年即將過去,你希望2019年的你是什么樣子?
2023年的你是什么樣子?2028年的你是什么樣子?2038、2048年的你是什么樣子?
盡可能詳細一些地進行想象:
比如你那時的狀態(tài)、心境、長相是什么樣?
周圍的朋友、家庭、同事是什么類型的人?
你的愿望都達成了嗎?
你想成就怎樣的事業(yè)?
從現(xiàn)在開始,你要如何行動,才可以離它更近一些?
4、回顧過去,是什么塑造了現(xiàn)在的你?哪些人哪些事情對你影響重大?它們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
展望未來,現(xiàn)在的你的一切,將會如何塑造你的未來?現(xiàn)在的哪些人哪些事會在未來給你重大影響?
5、不斷地追問、拷問、質(zhì)問自己:
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更重要的,什么是最重要的?
什么是本源?
大概是因為跟著武志紅老師學習了一點點的心理學,對很多的概念思考地比較深刻。人,真的是一個奇怪的動物,你相信什么事情,它就真的竟然會發(fā)生。在心理學上,我們叫做自證預(yù)言。
明白了這個概念以后,對于Steven提出的“以終為始”這個習慣,我想我能明白他的重要深意:以終為始,你找到自己的“終”,并通過“不斷思考打磨自己的使命宣言”,就會反過來作用和塑造自身的“始”。
你相信自己可以變成什么樣,你就會變成什么樣。
我們把自己的使命宣言深深地鐫刻進腦海中,它就會利用潛意識的作用推動實現(xiàn)。有點類似《三體》中的思想鋼印,大腦的工作原理就是這樣神奇的。
如果知道了這一層邏輯,我們就可以奇妙地利用它,達成自己的愿望。
說一個我的親身體驗:
我其實無意中在2017年和2018年的年初,都做了個年計劃。前陣子碰巧翻開了,驚奇地發(fā)現(xiàn):這些年初計劃,竟然都已經(jīng)實現(xiàn),或者正在實現(xiàn)中了!
要知道,我當時的年計劃,也就是心血來潮、頭腦一熱的時候?qū)懙?。寫完就扔一邊了…?/p>
但也就是那么一秒鐘,我就瞬間明白,這其實是年初在我潛意識里埋下的種子,如今它不過是開花了而已。
由此,我就在想,正值2018年年底,我要做一個“2019年的個人使命宣言”。我希望明年的自己變成什么樣子,我就都寫出來。甚至于,我還要給三年、五年、十年后的自己寫明信片。
寫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既然我敢往上寫,就說明我一定有辦法讓它都實現(xiàn)。如果說過去的人生腳本受到了太多他人力量的影響,那么從今開始,我要給自己寫下未來的“人生腳本”。我愿為此負責。
一個個體是如此,一個家庭、一家企業(yè)也是同樣的道理。以終為始,有信念,想辦法,為事物賦予意義,找到更大的價值,反過來作用于現(xiàn)在的行動,這就是以終為始。
下文附上我的2019年P(guān)LAN 概覽,感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嘗試。相信會是一次不錯的體驗。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