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cè)胧諫10 也仔細看了說明書,自以為對G10有了一定的了解,就開始將相機設置為AV檔到處咔嚓(哈哈~~大家先別笑,我想很多新手估計都同我一樣心情哈。急切呀!?。。。┙Y(jié)果,回到家導入電腦上仔細一看,有些是對焦不準,有些不是過曝就是欠曝,要不就是整個畫面都被擠得滿滿滴。還不如“到此一游”之類的PP。想了想還是得找老師。到哪找呢?網(wǎng)絡呀??墒蔷W(wǎng)絡中介紹的東東太多太多,也很籠統(tǒng)。最后,到了這里一游。哈哈~~不想再游了。看到清泉斑竹的《G10使用技巧問與答 》主題,提議非常好,但問題不夠集中。所以,俺就歸納到一起了哈。(清泉斑竹啊,我可不是說你壞話哈。)
好了,不費話了?!禛10使用技巧問與答 》主題下的問與答如下:
======================================
G10 基本設置和附加配置問題:
深山清泉006 :
前一段時間有朋友問G10的基本設置的問題。我認為相機的基本設置因個人的拍攝內(nèi)容和喜好有所不同,但作為新入手G10的朋友來說,也還是有個一般性的基本設置。借此機會將我的基本設置發(fā)上來,也請好友們幫忙看看有哪些設置的不盡合理,以便互相借鑒。
我的基本設置:
我平時的設置:
1、自動對焦框:自由移動(另外的兩個:“AiAF”大概屬于自動對焦模式,它經(jīng)常對焦在你不想對焦的地方;“面部優(yōu)先”也是給懶人設計的,而且近景拍特寫的時候,我想不出來它能對焦在眼睛、鼻子還是嘴上)。我認為只有“自由移動”最聽話,最保準。
2、自動對焦點放大:關(設置為放大以后,一是抖動嚴重,雖然放大了,仍然感覺不清楚;二是放大以后影響對整體畫面的預覽)。
3、伺服自動對焦:關(連拍移動目標的時候要打開,拍攝運動物體的時候要打開)。
4、自動對焦模式:單次自動對焦(“連續(xù)自動對焦”在拍攝運動物體或者“追拍”時要打開。
5 、數(shù)碼變焦:關(實在不行了,而且有三角架的支持時才可以用,效果很差)。
6、閃光曝光補償:這要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來定,正負零時一般鏡頭距主體2.2左右,視情況可在+2 與-2之間調(diào)整。
7、校正對比度:關(力求保持原片,對不滿意的對比度后期用軟件調(diào)整。
8、驅(qū)動設置:無所謂,按自己的要求設置即可。
9、點測光AF區(qū):自動對焦點(對焦框保持在中央時與中央點測光效果應該是一致的)。
10、自動ISO偏移:關(不允許相機自作主張。選擇“開”的時候,相機有時會自動將ISO提高到400,造成很差的片質(zhì)。
11、手動對焦點放大:關(微距拍攝時偶爾將其打開)。
12、安全手動對焦:關(開了也沒大用)。
13、自動對焦輔助光:關(暗光條件下有用,但是暗光條件下也是G10表現(xiàn)最差的時候,開啟了又能有什么作用呢?使用閃光燈的時候,相機自動設置為開啟)。
14、圖像確認:關(建議初學者設置為開,在沒把握的時候要養(yǎng)成隨拍隨查看的習慣,以便及時調(diào)整,隨時改進,增加成功率;熟練以后只是在一種光線環(huán)境拍兩片試驗一下曝光量,不會片片都檢查的,關鍵的片子按一下回放按鈕看看就是了,根本就沒有時間等待了)。
15、查看信息:詳細(設為詳細,主要是要看柱狀圖、光圈、快門等信息。設為“查看對焦點”時,主要是關心片子是否模糊了;設為關閉屏幕上會很清爽)。
16、記錄RAW+最精細:關(一般的時候我是“關”,遇到好的場景,就“開”,RAW確實很精細,后期調(diào)整也方便。但旅游的時候,我一天拍500多張,如果都用RAW卡也不夠用,再說了一般的片子也沒必要,覺得能出好片的時候,最好是“開”)。
17、自動指定類別:關(沒有實際意義)。
18、圖像穩(wěn)定器模式:僅拍攝時(“常開”它就隨時隨地為你防抖,怕它累著,同時它也會影響LCD的預覽;“搖攝時”不用說也明白了,追拍的時候要用到;“關”,夜景拍攝時一定要用它)。
19、附加鏡:無(平常用不到,以下特殊拍攝時可以設置為“TC-DC58D”:1、慢門夜景 :加了灰濾鏡,延長了快門時間,能將水面拍得如錦似緞,能將車燈拍成一條亮線;2、流水的拍攝:慢門拍攝將流水拍的像白綢緞一般,意境非凡。
20、自定義顯示信息:依據(jù)個人愛好設置,我的設置:(1)、拍攝信息(主要記載光圈、快門);(2)、柱狀圖(這個很有用,主要是提示曝光補償,同時也監(jiān)督曝光組合是否正確)。
21、設置快捷鍵按鈕:依據(jù)個人愛好,我還沒有設定。
22、保存設置:為拍攝方式中的C1和C2設置一種個人偏好的拍攝模式。我將C1設置為微距模式,將C2設置為抓拍模式等。遇到場景時使用起來非常方便,將拍攝模式調(diào)到C1或C2即可。
以上是我的基本設置,哪一個不太合適呢?請好友們指點一下。
C1微距模式: 在普通模式的基礎上作如下更改:
1、校正對比度:開
2、記錄RAW+L:開
C2抓拍模式: 在普通模式的基礎上作如下更改:
1、伺服自動對焦:開
2、自動對焦模式:連續(xù)自動對焦
使用P檔不妨參考一下以下設置:
1、自動對焦框:自由移動
2、自動對焦點放大:關
3、伺服自動對焦:關
4、自動對焦模式:單次自動對焦
5 、數(shù)碼變焦:關
6、校正對比度:開
7、點測光AF區(qū):自動對焦點
8、自動ISO偏移:關
9、手動對焦點放大:關
10、安全手動對焦:關
11、自動對焦輔助光:關
12、查看信息:詳細
13、記錄RAW+最精細:片子很重要就開,否則就關
14、圖像穩(wěn)定器模式:僅拍攝時
15、附加鏡:無
關于取景,一是盡量降低鏡頭畸變,辦法是試驗著稍微遠一點;二是明暗反差大的場景,適當降低曝光補償;三是要注意大場景、中距離、特寫都拍的全一點,剩下的就和你平常差不多了。
================================================================================
heidixu:
好好學習了一把,目前我的設置就跟老師的一樣,因為我自己一片空白,目前階段肯定是依樣畫葫蘆。
有個問題,抓怕模式在哪里呢
深山清泉006 :
C2抓拍模式(是個人定義的,在菜單中將其保存為C1或者C2):
在普通模式的基礎上作如下更改:
1、伺服自動對焦:開
2、自動對焦模式:連續(xù)自動對焦
然后選擇菜單最后面的“保存”,將其保存為C2,就設置完畢了。等到你想抓拍的時候,就旋轉(zhuǎn)拍攝模式旋鈕到C2的位置,相機就開啟了你的C2設置。
============================================
幽話大師 :
G10相機右上角的那個“米”曝光鎖定鍵,什么時候用呀?能起到什么作用?
我到現(xiàn)在一次都沒用過呢!
說明書上寫的不詳細!
kumakarai:
那個應該是鎖定曝光鍵。在Av,Tv,P等檔位下,當你按下“米”鍵時,相機會自動判斷曝光并將光圈與快門的設定值鎖定住,這樣即使你將相機朝向其它地方再半按快門,曝光數(shù)值仍然是保持原有的設定不會變。
這個鍵我也不怎么用,看說明書上說這個鍵的作用是可以讓你先確定曝光,然后可以在不用擔心曝光值改變的情況下慢慢構(gòu)圖。
深山清泉006 :
試著為您解答:你說的那個位于相機由上角的“*”(星形)鍵叫“自動曝光鎖”。
它的功能是當你通過測光確定了曝光組合以后(半按快門),接著按下“*”后,曝光組合(快門和光圈及測光點、曝光補償?shù)臄?shù)據(jù)均被鎖定,接下來你按下快門所拍片子的曝光組合不再由于改變測光部位而改變,均為已經(jīng)被你鎖定的曝光組合。
它的主要目的是將光圈和快門進行鎖定,進而進行聯(lián)動,通過圓形撥輪的撥動,在改變光圈大小的同時,快門跟著聯(lián)動,反之亦然,但總體的曝光量不變。雖然曝光量不變,但是通過撥輪可以相應改變光圈并聯(lián)動快門的大小,因此景深會有所改變。通俗的說,鎖定曝光以后,通過撥動圓形撥輪,可以分別拍出曝光量一致而景深不同的片子來。
另外,該鍵還經(jīng)常被應用到微距的拍攝中。這個功能鍵還是比較有用處的。
該功能應該是在P、TV、AV檔的時候有效。
==================================================
bpmawei
G10機內(nèi)有設置,是否可以事先依據(jù)個人習慣來設置調(diào)整色彩、銳度、反差?G10機內(nèi)有設置,是否可以事先依據(jù)個人習慣來設置調(diào)整色彩、銳度、反差?
深山清泉006:
機內(nèi)的設置因人而異,比如我,以風景為主的設置:反差:+1, 銳度:+1 ,顏色飽和度:0,紅色:0,綠色:+1 ,藍色:+1,膚色:-1。當時不會后期,拍風景的時候感覺很好。
后來,又改成默認設置,因為會點后期了,就把剩下的都交給后期了。
================================================
csscmd:
首先要謝謝版主,讓我學習許多方法,并保存啦。再請問深山清泉老師:在用m檔和tv檔時高速拍攝比如2000之一秒,但是拍出來的照片沒有這么快,這是什么原因。
深山清泉006:
在M檔是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
在TV檔出現(xiàn)這種情況我估計你是將菜單中的“安全偏移”設置為:“開”了。這時候由于曝光參數(shù)與實際景物的亮度相差太大(估計多數(shù)都是物體太暗了,高快門無法勝任),根本拍不清楚,由于你打開了“安全偏移”,所以相機根據(jù)自己的測光結(jié)果自動為你糾正了曝光參數(shù)(可能還包括ISO),以保證你能拍出來一張能看清楚的片子(既然你已經(jīng)設置了安全偏移為開,所以相機還是很負責任的)。
解決的辦法你已經(jīng)知道了,就是將“安全偏移”設置為:“關”。這樣,都有你來做主了。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在前面說過的“我的設置”中將很多功能都設置為關閉還是有些道理的。
=================================================
yefenghaiyun2008:
周末我要去參加拍攝老房子,碉堡的活動,如果說用P檔,相機的參數(shù)應該怎么設置呢?取景應該注意些什么?
深山清泉006:
使用P檔不妨參考一下以下設置:
1、自動對焦框:自由移動
2、自動對焦點放大:關
3、伺服自動對焦:關
4、自動對焦模式:單次自動對焦
5 、數(shù)碼變焦:關
6、校正對比度:開
7、點測光AF區(qū):自動對焦點
8、自動ISO偏移:關
9、手動對焦點放大:關
10、安全手動對焦:關
11、自動對焦輔助光:關
12、查看信息:詳細
13、記錄RAW+最精細:片子很重要就開,否則就關
14、圖像穩(wěn)定器模式:僅拍攝時
15、附加鏡:無
關于取景,一是盡量降低鏡頭畸變,辦法是試驗著稍微遠一點;二是明暗反差大的場景,適當降低曝光補償;三是要注意大場景、中距離、特寫都拍的全一點,剩下的就和你平常差不多了。
============================================
DC探索者:
我想問個問題:大家用G10拍人像的時候都是怎么設置的?
我發(fā)覺對焦用人面優(yōu)先的話,總是偏色得很嚴重。不知大家有沒有碰到這種情況?
大麻花君:
要是偏色主要是白平衡設置不準確造成,如果追求快速準確的設置白平衡,
建議入手白平衡灰卡,在同一光環(huán)境下手動設置白平衡~
=======================================
tanchideshe:
不知道怎么搞的,我拍的PP怎么變成了CR2格式了?請問能否將CR2格式轉(zhuǎn)換成為JPG格式呢????
深山清泉006:
CR2格式的片子可以通過G10相機隨帶的光盤中的DDP(英文縮寫)軟件轉(zhuǎn)換成JPG格式。
要想不采用RAW格式記錄,可以按下相機的SEF(就是轉(zhuǎn)盤中間的那個),向下調(diào)到L,再向右選中除了RAW以外的任何一個都可以。
在菜單中,將“記錄RAW+L”設置為:關。一切都OK啦!
==================================
54princeice:
請教:為什么我拍攝的照片總會出現(xiàn)cr2格式的,而不全是JPG格式的呢?因為用軟件轉(zhuǎn)換的確有點麻煩,請問在拍攝時如何設置才能不出現(xiàn)cr2格式的照片呢?謝謝!
bridge:
這是因為你開啟了raw+jpg格式,可以在菜單設定里面把“記錄RAW+L”設定為“關”,這樣就只是JPG格式了
========================================================
lesilyg10:
我現(xiàn)在拍的照片都太大了,一張要4M,怎樣才能調(diào)小啊,多少合適呢?請斑竹和各位好友指教。
深山清泉006:
4M不算很大,弄個8G的卡是很有必要的,保存為最大的像素有很大好處,一旦拍到好片子,將來就沒有遺憾了。即使不用與攝像,也要為連拍和RAW格式的拍攝做好準備,8G的卡才120左右,應該擁有。即使現(xiàn)在不想,以后也會想的。
關于片子大小的設定,建議:平常設置為最大,關鍵時刻設置為RAW,特別關鍵的時刻設置為RAW+JPG。
=====================================================
bpmawei:
清泉老師:G10相機用配遮光罩和增距境嗎?如果能配,配什么型號?謝謝。
深山清泉006:
1、可以配:G10可以配長焦附加鏡,型號:TC-58D,放大倍率1.4倍,據(jù)說還有2倍的,螺紋直徑58mm。還可以配偏光鏡等。但是需要另配一個轉(zhuǎn)接筒,型號:LA-DC58K。
2、建議:不要配。一是廣角端有暗角,二是失去了便攜性,很別扭。
====================================================
jifeng769
很好的帖子. 請問下,G10是否有快門線可以配置,或類似的
大麻花君:
可以支持快門線,說明書上有介紹的,RS60,副廠的也很多,有壇友還用過無線的,呵呵~
=========================================
septemberetc:
馬上到了拍油菜花的季節(jié),請問拍攝大片油菜花地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拍出漂亮的顏色。
竹影清風:
談談我個人的淺見:油菜花是黃色的,在拍攝中,切記不可過曝和增加色彩飽和度!過曝菜花將糊成一片,色彩飽和度增加將色彩溢出.
kumakarai:
關于曝光和后期調(diào)整清風好友已經(jīng)做出點評了,很支持!
我談一下構(gòu)圖取景方面吧,自己雖然沒拍過油菜花,但看過攝影雜志上很多好的油菜花作品。采用廣角端把廣闊的油菜花田以地平線方式收下,如上圖。如果天很難,可以天3花2,如果天色不是那么好,可以花3天2甚至花更多。
另外當天氣好時,以從下往上的角度拍也會有很好的效果,以一株油菜花為主體,以藍天為背景。
最后就是,如果找個美女站在油菜花田里效果一定很好,呵呵
=================================
凌寒:
請教版主:人像攝影淺景深是如何實現(xiàn)的?
按照原理是將DC設定最大光圈F2.8,然后變焦至最遠拍攝,即可令人像背景"模糊" 人像亦更為突出。是用“普通模式”還是“微距模式“?
具體如何操作呢?
深山清泉006 :
試著為您解答:
人像攝影的淺景深(背景虛化)主要是通過大光圈和長焦端來實現(xiàn)的。
實踐證明,采用普通模式比采用微距模式要好得多。
一般來說:大光圈+長焦端+人物距相機盡可能近+背景距相機盡可能的遠
大光圈:在長焦端(30.5mm)最大光圈為f4.5
長焦端:也就是最長焦段(30.5mm)
人物距相機盡可能近:對焦距離必須大于50cm(因為這是普通模式的最近對焦距離)
背景距相機盡可能的遠:背景越遠虛化的效果越好(同時要注意要選擇對主體的表現(xiàn)很有利的背景,比如色彩、明度等)
微距模式由于最大對焦距離為50cm,太近了,所以用于人像的攝影幾乎不可能。
============================================
bg7idq:
請教版主伺服自動對焦是什么意思啊?
深山清泉006 :
我的理解是這樣的:伺服自動對焦應該是將相機的所有對焦點(G10有9個對焦點)都聯(lián)動起來了,并帶有互相聯(lián)系的智能追蹤對焦功能,拍攝移動物體用它是比較合適的。如果不開啟它,只將自動對焦模式設置為連續(xù)對焦,則只有一個對焦點在追蹤對焦,9個點沒有聯(lián)動,很容易追蹤失敗。
=================================
tousinn:
DC鏡頭的焦距和手動對焦中的焦距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深山清泉006 :
關于鏡頭的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的焦段的關系問題,因為不喜歡G10的手動對焦功能,所以沒有對其作理論學習,只是對二者的不同對焦焦段作了簡單的了解。
自動對焦:
1、普通模式:50cm——無限遠;
2、微距模式:廣角端1cm——50cm,長焦端30cm——50cm;
3、手動對焦:廣角端1cm——無限遠,長焦端30cm——無限遠;
4、運動模式:廣角端1m——無限遠,長焦端2m——無限遠;
5、兒童和寵物:1m——無限遠。
因為手動對焦看不清楚是否準確,即使放大對焦框也還是看不清,所以還是比較相信相機的自動對焦。手動對焦只是偶爾拍攝月亮或者玻璃窗外的景物的時候,怕對焦到玻璃窗才上手動對焦到無窮遠。
我認為除了自動檔(AUTO)以外,P、、TV、AV、M、SCN檔都可以手動對焦。
============================================
tousinn:
謝謝版主的耐心回答,關于自動對焦和手動對焦的問題我已經(jīng)明白了。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G10光學變焦中的焦距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6.1mm相當于35毫米相機的焦距是28mm; 這里面的6.1mm和28mm都是代表的什么意思呢?
在哪種情況下應該用什么呢?不知道版主能否解答一下~
大麻花君:
簡單講就是鏡片聚焦到膠片(現(xiàn)在是感光器件,即CCD)的距離,6.1的拍攝效果,與28mm通常是指在135膠片的機器的廣角端的焦距距離拍攝效果相同,佳能5D,索尼的A900,尼康的D700都是接近135膠片的數(shù)碼相機,所以一般也稱為全畫幅單反~
深山清泉006:
麻花君版主說得很好。
G10說明書中就標注了:G10的鏡頭為6.1---30.5mm,相當于35mm膠片(全畫幅):28--140mm。G10的6.1mm和全畫幅的28mm都表示這個鏡頭的廣角端鏡頭數(shù)據(jù),30.5mm和140mm表示長焦端的數(shù)據(jù)(麻花君已經(jīng)說明了),其中6.1mm——30.5mm是對G10來說的,28mm--140mm是對相當于全畫幅來說的。
補充一個問題:對G10來說,拍大場面,如近距離的建筑物就要用6.1mm端,拍遠處的物體(想把它拉近了,拍大了)就用30.5mm端。
============================================
tanchideshe:
請教清泉版主:場景設置與光圈優(yōu)先 快門優(yōu)先的設置之間是否有影響和關系 如:先選擇了雪景模式 但是因為拍攝對象是風景 因此又按此設定了光圈優(yōu)先或快門優(yōu)先 那么先前選擇的雪景模式是否還會起作用 謝謝
深山清泉006:
SCN(場景模式)與光圈優(yōu)先屬于同級別的拍攝模式,選擇其一,則放棄之二,你后來選擇了光圈優(yōu)先,就是光圈優(yōu)先生效了,SCN中的雪景模式失效了,二者只能選擇一個,以后來選擇的為準。
==========================
bridge:
請問M檔,用閃光燈、或者用外置閃光燈的時候,自動測光是不是不計算閃光呢?那么這時應該如何設定各項曝光參數(shù)呢?
深山清泉006:
對你的問題沒有做過理論研究,我理解如下,試著回答你,不一定對,供參考:
因為你在半按快門的時候,測光系統(tǒng)已經(jīng)工作,而此時閃光燈還沒有閃光。另外,我覺得像機不會自動加一個閃光的值給測光系統(tǒng),因為相機對主體距鏡頭的距離還是個不確定的因素,無法給出一個科學合理的閃光系數(shù)。所以,我理解為:相機的自動測光不計算閃光,曝光的參數(shù)設定全靠拍攝者依據(jù)現(xiàn)場的具體情況以及閃光燈設置的強度和鏡頭與主體之間的距離等實際經(jīng)驗來設定。最好的辦法還是試拍。
另外我覺得P、AV、TV、M檔都是如此。
大麻花君:
在全手動時正如清泉版主所介紹的那樣,閃光輸出量也要手動調(diào)整,
在半自動如AV等模式下,TTL自動測光還是可以的,閃光控制變成了閃光曝光補償調(diào)節(jié)~
========================================
bpmawei
深山清泉請您詳細講解一下pp的后期處理,特別是raw格式pp的處理。
深山清泉006:
PP的后期處理,軟件眾多,千變?nèi)f化,且每個人喜愛也不盡一致,你提的這個問題,我覺得比“如何拍一張成功的片子?”更難回答。建議好友問一些迫切需要解決的而且比較具體的問題,這樣,也便于朋友們給你解答。呵呵~~不要一口吃一個胖子,一點一點的來,更實在一些。
kumakarai:
后期的調(diào)整還是要依照拍攝場景不同而有不同的選擇。并不是說有個固定的數(shù)值。
比如拍風景的話后期一般會加深對比度,加高飽和度。而拍人像時后期有可能會降低對比度,提高亮度。
所以說后期的調(diào)整還是憑經(jīng)驗和個人的喜好的。
另外,個人覺得RAW格式比起JPEG格式要適合后期調(diào)整的很多。因為RAW格式出的圖是未經(jīng)壓縮的,調(diào)整后轉(zhuǎn)換為JPEG格式也就壓縮一次,不會對畫質(zhì)有太大的影響。而JPEG格式無論你拍多大尺寸的,在相機內(nèi)已經(jīng)進行過一次壓縮了,如果后期再調(diào)整的話還得再經(jīng)過壓縮,畫質(zhì)上的損失會非常的大。尤其容易出現(xiàn)過銳,過飽和,色塊變大等情況。
==============================
ppbqt:
請問老師,為什么我用G10拍出來的照片常常會灰蒙蒙的?有什么辦法可以拍出清晰度很高,色彩很艷麗的照片嗎?不過拍近景色彩還可以。
深山清泉006:
拍遠景的時候片子比較灰,主要是拍攝的角度(如順光、逆光)、空氣中的灰塵和大氣折射造成的。
解決的辦法:
1、外部環(huán)境:多用側(cè)順光,會增加受光面與背光面的對比度,顯得輪廓清晰,從而增加片子的清晰度;
2、機內(nèi)設置:按下SET(圓盤中間)進入第二項,然后橫向選擇“自定義色彩”,按下DISP,設置:反差:+1,膚色-1,藍色+1,綠色+1,紅色0,顏色飽和度+1,銳度+1,設置完成后按下SET生效,不但會對風景片的清晰度有很大改善,色彩也會更加鮮艷;
3、網(wǎng)上絕大多數(shù)的片子都經(jīng)過了后期調(diào)整,所以清晰度很高,它也是讓片子盡量完美的一種方式,因此也要學一點后期制作,先來簡單的“光影魔術(shù)手”,以后有興趣了再來PS;
4、在色彩模式中橫向第二個就是“鮮艷模式”,也不妨一用。
以上供朋友參考。
===================================
yefenghaiyun2008 :
我是新手,去年10月購置的G10,還沒有怎么用,想學就不知道從何學起,能不能推薦一下,先從什么方面學起。
kumakarai:
先了解一下光圈,快門速度與曝光的關系,再了解一下構(gòu)圖,焦距,G10從P檔用起,漸漸嘗試Av,Tv檔,最后可用M檔。在了解基礎知識后多拍多嘗試,就能自己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這樣才是最有意思的。
==========================
zym7423:
新手請教各位老師:為什么手動功能在室內(nèi)快門速度快一些,光圈很大,拍出來的圖像還是很黑 .在室內(nèi)給愛動的寶寶拍照,光線偏暗,又不能用閃光燈,怎樣才能拍出好照片,謝謝啦
大麻花君 :
G10的光圈開最大,用手動模式拍室內(nèi)的弱光環(huán)境確實比較吃力,手持拍攝因曝光時間長,畫面容易虛掉。
若拍靜物,可以上腳架,延長曝光時間,
要是拍好動的小寶寶,只能用閃光燈了,建議最好用外置閃光燈,用反射光補光,對寶寶影響相對小些。
還有一個就是犧牲畫質(zhì)提高ISO感光度,達到合適的曝光。
kumakarai:
朋友如果拍出來是打印成照片的,那可以把G10的ISO調(diào)到800去拍,如果拍出來是放在電腦里看的,那么建議ISO不要超過400。
另外用RAW格式拍出后,后期用DPP軟件(佳能自帶的)進行降噪,效果還蠻好的。
使用M檔時將閃光燈調(diào)到最低檔,白平衡調(diào)到閃光燈檔,選擇好距離多拍幾張嘗試一下,也是可以拍出比較自然的照片的。
總體來說G10在室內(nèi)的表現(xiàn)是很有局限的,朋友在掌握了基本拍攝方法后,就多拍多嘗試,相信即使失敗了許多張,其中也一定有成功的出來。
======================================
jifeng769:
拍攝夜景應如何設置對焦與測光呢?為什么要關閉防抖功能呢?
深山清泉006:
好幾個夜景高手都干嗎去了?那我就說兩句:
夜景拍攝好像多數(shù)人都用M檔,測光就不起什么作用了;少數(shù)人用AV檔,由于是夜景,測光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很大,無論光圈多大,相機自動給出的基本上都是1秒;好友也可以試驗一下用TV當會怎么樣。
至于對焦如何設置,只要對焦到主要主體上合焦就可以了。
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問題就是:要關閉防抖功能。 說明書上告訴的??赡荛L時間曝光的時候,防都系統(tǒng)會不由自主的工作從而導致更加模糊。
=======================================
笑口:
我的設置是自動對焦框自由移動、單次自動對焦、自動對焦點點測光AE區(qū)。
聽說對焦點對準目標后,半按快門鎖定再構(gòu)圖,全按拍好后,應不會跑焦的;可是我試了好多次都不行,拍好后查看,對焦點總是在構(gòu)圖后的對焦框位置上,而不是在我要的位置上,這是什么原因呢?麻煩告訴下,提這么低級的問題,不好意思啦!
深山清泉006:
你說的大概是在微距拍攝的時候吧?普通拍攝的時候是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你現(xiàn)在的設置都對,另外,請將伺服自動對焦設置為:關。
因為對焦點一旦鎖定,鏡頭平面與主體對焦點(焦平面)的距離就被鎖定了,風景等幾米以外的主體的絕對距離不會因為你鎖定對焦點以后稍微轉(zhuǎn)動相機構(gòu)圖而改變(即使有改變也是微乎其微,幾乎沒有影響),所以,一定會保證你鎖定的時候的那個對焦點是清晰的。
然而,微距拍攝就不一樣了。因為主體距離鏡頭很近(1-50cm),當你將對焦點鎖定以后,在構(gòu)圖的時候,很有可能不僅平移了相機,而且縱向移動了相機,這樣,鏡頭平面與主體對焦點(焦平面)的距離就改變了,原來的對焦點就會受到影響,例如,你當初的對焦距離為5cm,鎖定以后開始構(gòu)圖,不小心向后移動了0.5cm,雖然移動了很小的距離,但是對于當初僅為5cm的對焦距離來說已經(jīng)達到了10%,就算很大了,因此畫面平面的焦點將要前移約10%左右,所以你看到的最終畫面的焦點已經(jīng)改變了。另外提醒好友,半按快門鎖定的時候一定要保持住,有時候中間間斷了自己還不知道呢。
=================================
radnows :我一般拍攝昆蟲很少用閃光,盡量保持昆蟲原有色彩及周邊環(huán)境光線。 記錄用raw格式,轉(zhuǎn)換及調(diào)整用dpp, 調(diào)整照度減噪按iso一般調(diào)整1~3。色度減噪一般為0~2。對比度加1去灰。清晰度保持在6。 轉(zhuǎn)換完成后用光影再做調(diào)整。裁剪,縮圖,圖片如果OK基本就加框控制文件大小保存。如果圖不滿意則再調(diào)整對比度3~9,不夠銳利的話則使用默認的精細銳化。
===============================
對于G10問與答收錄的不是很完整。各位斑竹如果覺得此貼有價值,以后可以直接編輯添加內(nèi)容。這樣更直觀。另外,可以設幾個專題。
比如:構(gòu)圖技巧
風景拍攝技巧
人物拍攝技巧
花卉拍攝技巧
微距拍攝技巧 等(純屬個人建議)
以下是我個人的看法,算是入手G10后對基本知識的一次檢驗吧。不對之處以及不完善的地方歡迎各位大師批評指正。有錯必咎,咎之必嚴;歡迎拍磚,缺磚建房。我還是以一問以答的形式來表述。
小蔡:我想問一下關于測光和對焦的問題。
G 10:我有三種測光模式:評價測光、中央重點平均測光、點測光。
評價測光(又稱為分割測光):測光方式是將取景畫面分割為若干個測光區(qū)域,每個區(qū)域獨立測光后再整體整合加權(quán)計算出一個整體的曝光值(EV值,也就是光圈+快門的組合值)。這種測光模式適合于:團體照片,家庭合影,一般的風景照片等。
中央重點平均測光(中央平均測光):取景畫面中央部分的測光數(shù)據(jù)占據(jù)絕大部分比例(75%左右),而畫面中央以外的測光數(shù)據(jù)作為小部分比例(25%左右)起到測光的輔助作用。經(jīng)過相機的處理器對這兩格數(shù)值加權(quán)平均之后的比例,得到拍攝的相機測光數(shù)據(jù),給出相應的曝光值。適合于:個人旅游照片,特殊風景照片等。
點測光(SPOT):避免光線復雜條件下或逆光狀態(tài)下環(huán)境光源對主體測光的影響;點測光的范圍是以觀景窗中央的一極小范圍區(qū)域作為曝光基準點,大多數(shù)點測相機的測光區(qū)域為1%至3%,相機根據(jù)這個較窄區(qū)域測得的光線,作為曝光依據(jù)。對于新手來說,卻不那么好掌握。適合于:舞臺攝影,個人藝術(shù)照,新聞特寫照片,特殊場景,微距等。
我有手動對焦和自動對焦兩種模式,自動對焦又分:單次自動對焦和連續(xù)自動對焦。至于該如何設置清泉斑竹已經(jīng)說的很詳細了。
當然,在特殊場景中我給出的光圈+快門的組合就不一定適合當時的場景了,那么就要設置曝光補償了。
小蔡:該如何設置曝光補償呢?
G 10:設置曝光補償?shù)脑瓌t:“白加黑減”。比如如圖場景中亮部和暗部反差太大,用AV檔(光圈優(yōu)先模式)半按快門對著亮部測光時得到的快門速度與對著暗部測光時得到的快門速度是不一樣的。所拍攝的PP不是暗部細節(jié)體現(xiàn)不出來,就是亮部過曝,這時就要設置曝光補償了。使亮部和暗部達到一定的統(tǒng)一。對著亮部測光又要體現(xiàn)暗部細節(jié)就得增加曝光量(+EV),反之就要-EV值。至于到底加減多少視具體情況而定。
小蔡:我試驗了一下確實是這樣,可為什么要“白加黑減”呢?
G 10:那就同光學原理以及相機的成像規(guī)則與關了。想要全面了解可以網(wǎng)上查找。簡單點:亮物體(如白雪)對光的反射率在98%左右;暗物體(如煤炭)對光的反射率在2%---4%;而人的膚色對光的反射率約18%。我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所以就有了18%中性灰的說法。我又特忠于職守,不管是反射率是98%的白雪還是反射率為2-4%的煤炭,都記錄為反射率為18%的中性灰。
哈哈~~~問題出現(xiàn)了,白雪和煤炭都有意見了。
白雪:G10你怎么搞的?我好不容易美白到98%,你確只記錄18%(同人的膚色),不行你得給我加上來。
煤炭:G10啊,我對你也有意見,我本來2-4%的黑很好銷售滴,你給我整成同人皮膚一樣沒賣相,你給我減下來。
G 10:你們也不能找我呀,這可是佳能規(guī)定好了的。我只能這樣記錄啊。
白雪、煤炭:你說該怎么辦吧?你要是這樣記錄我們可不會依你。(就出現(xiàn)了過曝和欠曝)
G 10:這樣吧,你們?nèi)フ覕z影大師,讓他給我下達指令我給你們調(diào)節(jié)一下。(曝光補償)
(比喻不是很恰當,但“白加黑減”大概就是這意思。要想更進一步了解18%中性灰,網(wǎng)上有很多介紹。)
小蔡:原來這樣啊,一個美麗的誤會啊。那么我熟悉這些后拍的PP發(fā)到論壇上是不是就可以加精了?
G 10:你就“廁所里開服裝發(fā)布會-----臭美”吧。掌握了以上的知識所拍的PP同“到此一游”類的差不多。
先給你加點味精。好PP除了畫面整潔,對焦準確,色調(diào)統(tǒng)一之外,還必須構(gòu)圖完美,主次分明,明暗得體。有藝術(shù)性、趣味性、故事性、延展性,讓觀賞者產(chǎn)生共鳴。其意境讓人產(chǎn)生遐想。
構(gòu)圖也是有規(guī)則可循的,黃金比例、九宮格、三分法則等。
按照黃金比例構(gòu)圖是人們公認為最合理的布局;九宮格內(nèi)相交的四個點是最容易引起人們注意的;三分法則同黃金比例、九宮格差不多,多指拍攝天空與大地、天空與海洋時各自所占的比例,注意:地平面與海平面必須平。俗話說的好:“有云天為主,云淡地為最”。意思是有云時天空占整個畫面的2/3,云淡地占2/3。
切忌景物擠滿畫面,可以用一組PP以不同的景深、不同的主題來展現(xiàn)你眼前的美景。一張PP一個故事,一組PP就是一本故事集了。至于如何控制景深,前面的問與答已經(jīng)提到了。
打油詩一首:
黃金比例記于心,
九宮格里四點明,
三分法則地海平,
去蕪承箐表意境。
當然,規(guī)則是死的,人是活的,場景是變化的。(另類規(guī)則:打破規(guī)則的規(guī)則)
其實,對于有點美術(shù)基礎的人來說構(gòu)圖就簡單了。像我們這些小時候整天拿著“毛主席語錄”背誦的人就有點難度了。那么就多看別人PP,模仿也不錯,積累經(jīng)驗,也是能拍出好PP。
小蔡:又是光學, 又是數(shù)學,又是美學。還有什么學呀?你快說說,說完了我出去拍PP了。
G 10:當然還有了,那就是軟件學了,不對,應該是學軟件哈。PP后期處理也是很關鍵的。看你的PP保存是什么格式[JPEG(Exif 2.2),RAW(CR2)],JPEG格式的PP很多軟件都可以直接瀏覽、編輯。RAW格式的可用佳能的DPP軟件調(diào)整和轉(zhuǎn)換。然后再用其他軟件添加水印、邊框等。軟件也比較多,各有功效不同,比較普遍的有:光影魔術(shù)手、PS以及一些專業(yè)的數(shù)碼照片處理軟件。如果這些都熟悉了,有想玩HDR就要有HDR軟件。玩玩也不錯。
小蔡:G10剛加了點味精,我先去消化消化,各位大師再來加點十三香吧。期待中。。。。。。
==============================
特別提醒一下,多數(shù)人在后期時忽略了的細節(jié)--------明暗反差大的物體邊緣存在色差沒修正。(也許很多人認為這并不重要)
比如:http://dcbbs.zol.com.cn/76/232_757207.html 的 4P 石階 原始大圖1:1 左上角樹葉以及護欄邊緣色差就很嚴重,如果放大就看得就看得更清楚了。
再比如:http://dcbbs.zol.com.cn/69/232_686511.html 的4P中橋的邊緣也是最容易出現(xiàn)色差的地方。
注:我并不是說兩位的PP拍的不好,只是舉例提醒大家后期處理PP時多加注意,有則修正,無則加精。哈哈~~~~
當初我發(fā)現(xiàn)我的PP中有這樣的現(xiàn)象,并對同一場景用不同的曝光組合拍攝,所有PP都有這種現(xiàn)象,當然,曝光越準確色差越小。特別是放大到400%就更明顯了。我還以為是我的相機的問題。又在論壇里找了些大圖觀看,或多或少也存在色差。再到網(wǎng)上查找,才知道這種現(xiàn)象屬于高光溢出的范疇。用軟件可以修正。有些軟件有專門的修正工具,軟件不同修正方式不同,工具名稱也不一樣。有的工具名為:消除粉線;有的工具名為:色差修正。(我在想設計軟件的人是不是相機生產(chǎn)廠家滴呀?。¢_玩笑哈~~)
我用幾種軟件分別對RAW和JPG文件進行修正,得到的結(jié)果是JPG格式的文件的色差修正不是很完善。但RAW格式(CR2)文件的色差修正效果很好。因為RAW格式是相機成像的原始數(shù)據(jù)文件(需要專門的軟件才能瀏覽,),而JPG文件是在RAW基礎上壓縮后的文件(所有圖形軟件都可以瀏覽),壓縮率大概為5:1。那么RAW文件在后期處理上,調(diào)整空間就大。
所以,建議喜歡保存高質(zhì)量PP的朋友,在拍攝時盡量用RAW格式記錄PP。分辨率設置為最大4416X3312。這樣后期調(diào)整、剪裁空間都大得多了。
以上算是我個人在入手G10后的期中測試吧。如果合格的話,就開始實習了。以后有PP還得各位大師多多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