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文明從夏朝起,至今已延續(xù)了五千余年,中國古文化淵源留長,古代出現(xiàn)過很多智慧非常高的神人,有的為建國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有的創(chuàng)立的學說一直流傳至今,影響后事,今天就和大家細說都有哪些蓋世神人,分別有哪些豐功偉績流傳后世。
1.老子
老子(本名李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謚伯陽,出生于周朝春秋末期楚國苦縣,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道教中,被尊為道教始祖,稱“太上老君”。
歷史影響:
老子的著作、思想已成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的寶貴財富。老子思想影響不僅在道家內無人能及,在道家之外也影響深遠。其影響不僅包括哲學、宗教、政治學、經(jīng)濟學、社會學、美學、倫理學、文藝學、心理學、教育學、邏輯性、修辭學諸學科,而且涉及醫(yī)藥、養(yǎng)生、氣功、軍事、管理、建筑、園藝等眾多領域。據(jù)元朝時的不完全統(tǒng)計,先秦以來,研老注老著作至元朝時就超過三千余種。
早在十八世紀,西方一些國家就有了《老子》的多種文字版本。到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歐洲共有60多種《道德經(jīng)》譯文,德國哲學家黑格爾、尼采,俄羅斯大作家托爾斯泰等世界著名學者對《道德經(jīng)》都有深入的研究,并都有專著或專論問世。老子是西方人眼中的東方三大圣人之一。雅斯貝爾斯在提出“軸心時期”理論之后,又在《大哲學家》一書中將蘇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穌列為“思想范式的創(chuàng)造者”,并把老子列入“原創(chuàng)性形而上學家”。老子思想早已突破國界,成為全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
2..鬼谷子
鬼谷子,本名:王詡,別名:王禪,號玄微子,籍貫存爭議[,戰(zhàn)國顯赫人物,著名思想家、道家代表人物、兵法集大成者、縱橫家的鼻祖。
歷史影響:
鬼谷子通天徹地,兼顧數(shù)家學問,人不能及。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三是游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口成章,萬人難當;四是出世學,修身養(yǎng)性,祛病延壽,學究精深。
二千多年來,兵法家尊他為兵圣,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占卜的尊他為祖師爺,道教則將他與老子同列,尊他為王禪師。
鬼谷子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譽為千古奇人,他是道教祖師之一,又是縱橫家的鼻祖,學識廣博。史書說他是長短縱橫的謀略家;傳奇中說他是神通廣大的智者;宗教故事中說他是未卜先知的神仙;民間流傳中說他是預測吉兇的命相家。在文化史上,他是與孔子、孟子、莊子、孫子、荀子、墨子、韓非子等先哲齊名的學術大家。鬼谷先生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利用空氣動力的人!
3.姜子牙
姜子牙,即呂尚,一名望,字子牙,別號飛熊,出生于牧野(或東海之濱),商末周初軍事家、政治家、韜略家,周朝開國元勛,被民間稱為“姜太公”,被尊為“百家宗師”。
傳說姜子牙垂釣于渭水之濱,遇見西伯侯姬昌,拜為太師,輔佐姬昌建立霸業(yè)。周武王即位后,尊為“師尚父”,成為周國軍事統(tǒng)帥;輔佐武王消滅商紂,建立周朝,封為齊侯,定都于營丘;輔佐執(zhí)政周公旦,平定內亂,開疆擴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病逝于鎬京。后世推崇備至,歷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為兵家鼻祖、武圣。唐肅宗時期,追封武成王,設立武廟祭祀。宋真宗時期,追謚昭烈。
歷史影響:
姜子牙治國,確立了“因其俗,簡其禮,通商工之業(yè),便魚鹽之利”的治國方針,在齊國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史上,代代相傳,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齊文化的歷史地位。太公已去世3000余年了,人民崇拜他的高尚人格,悼念他的豐功偉績,以樸實的感情編造出他的很多神話故事歌頌他。說他曾在昆侖山學道,后奉師命下山助周滅商,滅商之后又奉師命發(fā)榜封神。這在《太平御覽》和《封神記》等書上逐步把他神化了。
姜子牙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全智全能的人物,也是中國文藝舞臺上一位“高、大、全”的形象,還是中國神壇上一位居眾神之上的神主。作為宗教的神仙,他是武神、智神,被奉為“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護佑神靈。
中國古今著名的軍事家孫武、鬼谷子、黃石公、諸葛亮等都學習并吸收了太公《六韜》的精華,而且當今世界上的政治、經(jīng)濟、管理、軍事、科技等各個領域仍在借鑒太公《六韜》的精華。
4.張三豐
張三豐,名通,又名彭俊、全一、君寶、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峰,字君實、鉉一、蹋仙、居寶、昆陽,號三豐子、玄玄子,世稱“隱仙”。
金末元初至明永樂(一說明天順年間或清雍正年間)時期顯世道教學者、思想家、丹道學家,中國道教武當派、三豐派開山祖師。
歷史影響:
張三豐師承老子,是武當派開山鼻祖,太極拳創(chuàng)始人。還是史上有名的長壽之人,也可以說是長生不死的代表人物。根據(jù)道教的推測,他的主要活動時期大約在公元1314到1417年,長達百年之久,歷經(jīng)了元朝的鼎盛與衰敗和明朝的崛起。甚至到了清朝的雍正年間,還有人自稱遇到過張三豐。這種長壽的神人必須榜上有名。
張三豐把儒家倡導的仁義與道家煉丹的鉛汞畫等號,稱“仙家鉛汞即仁義的種子”。在他那里,陰陽家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儒家五德的仁義禮智信和人體五經(jīng)的肝肺心脾腎是一一對應的。而后可以參贊天地之五行”。為后人習武,養(yǎng)性做出巨大貢獻。
5.袁天罡
袁天罡,本名袁天綱,573-645年,益州成都(今四川成都)人,隋末唐初玄學家、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
是唐朝時期有名的相士,精通玄學天文、奇門八卦。當時民間對于此人的描述是:知古今,曉未來,禍福吉兇,升官發(fā)財全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的一生都帶著神秘色彩,后期與李淳風共同編寫的《推背圖》這本預言書,預言了當時至往后2000年的歷史軌跡,堪稱奇書。
6.郭璞(pú),
郭璞,字景純,漢族,河東聞喜縣人(今山西省聞喜縣),西晉建平太守郭瑗之子。東晉著名學者,既是文學家和訓詁學家,又是道學術數(shù)大師和游仙詩的祖師,他還是中國風水學鼻祖,其所著《葬經(jīng)》。
歷史影響:
郭璞是中國風水學鼻祖,其所著《葬經(jīng)》,亦稱《葬書》,對風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論述,是中國風水文化之宗?!对峤?jīng)》不僅對風水及其重要性作了論述,還介紹相地的具體方法。王祎《青巖叢錄》曰:“擇地以葬,其術本于晉郭璞。
《葬經(jīng)》,漢青烏先生撰。青烏先生,乃一托名。中國的喪葬文化一直較為發(fā)達,相對文獻也較為豐富,而其中則首推青烏子的《葬經(jīng)》?!对峤?jīng)》的思想內容為后來的風水書所承襲和發(fā)揮。青烏子的《葬經(jīng)》可謂風水之宗,要了解中國風水文化,不得不從青烏子《葬經(jīng)》始。
郭璞為正一道教徒,長于賦文,曾注釋《周易》、《山海經(jīng)》、《葬經(jīng)》、《穆天子傳》、《方言》和《楚辭》等古籍,今人所著《辭?!?、《辭源》上均可見郭璞的注釋。
郭璞一生的詩文著作多達百卷以上,數(shù)十萬言,《晉書·郭璞傳》稱“詞賦為中興之冠”。其作品雖多涉及玄理,然詞采絢麗,境界擴大,坎壈詠懷,與當時玄言詩絕不相同,通過對神仙境界的追求,表現(xiàn)憂生避禍的心情。另有《山海經(jīng)注》,《穆天子傳注》,明人輯有《郭弘農集》。
諸位覺得還有哪些可以跟以上幾位一較高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