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名周,字子休 ,號南華真人,為道教四大真人之一。莊子與梁惠王、齊宣王、孟子、惠子等大體同時期,去世時享年83歲。莊子祖上系楚國貴族,后因楚國動亂,祖上遷至宋國。莊子在宋國與老鄉(xiāng)惠子結識。莊子只做過地方漆園吏,幾乎一生退隱。因崇尚自由而不應同宗楚威王之聘。莊子與道家始祖老子并稱“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
《莊子》約成書于先秦時期?!稘h書·藝文志》著錄五十二篇,今本三十三篇。其中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全書以“寓言”、“重言”、“卮言”為主要表現形式,繼承老子學說而倡導相對主義,蔑視禮法權貴而倡言逍遙自由,內篇的《齊物論》、《逍遙游》和《大宗師》集中反映了此種哲學思想。行文汪洋恣肆,瑰麗詭譎,意出塵外,乃先秦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
莊子的生活年代說法不一,一般認為是前369年—前286年。莊子逝世的時候,宋國已經覆亡。《莊子》中有“舊國舊都,望之暢然”,顯然宋亡以后才稱呼“舊國舊都”。
莊子屬于道家,從《莊子》中很容易得出這個結論。司馬遷說莊子著書十萬余言,而今本《莊子》僅33篇6萬5千多字,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稘h書·藝文志》載“《莊子》五十二篇”,可能是在晉代郭象注《莊子》刪去了。以前一般認為《莊子》全部為莊子所著。從宋代起,竟成問題,認為內篇為莊子本人所著,而外篇和雜篇是后人托名??偟膩碚f,《莊子》一書其思想還是統(tǒng)一的。莊子寫書風格獨特,自己稱(《雜篇·寓言》)以不拘一格的寓言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