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蘭'老八種'是相對“新八種”而言。自乾隆至三十年代,藝蘭人選育出近百種蕙中名品,人們把乾隆至道光年間選育出的“程梅、大一品、上海梅、關(guān)頂、元字、染字、潘綠、蕩字”合稱“老八種”;從光緒到三十年代所選出的“樓梅、老極品、榮梅、翠萼、端梅、慶華、江南新極品、崔梅稱為“新八種”。
1、大一品
江浙蕙蘭傳統(tǒng)品種,大一品被譽為“傳統(tǒng)老八種之首位”;與大一品齊名的程梅,則被稱為“赤蕙之王”。被推崇為蕙蘭中荷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傳統(tǒng)蕙蘭老八種之首位。
清乾隆末年在杭州富陽山中發(fā)現(xiàn),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選出。葉姿半垂,葉面平闊,葉緣有明顯鋸齒,葉色翠綠?;ü5G色,苞殼綠翠水色,綠殼類大荷花形水仙瓣。五瓣分窠,色翠綠,花外三瓣呈荷形,瓣挺,質(zhì)糯潤,飛肩。大軟蠶蛾捧,大如意舌上有淡紅點?;ㄉ潼S綠。
在蘇州展出,周治庭以三千金買去,因花大與氣質(zhì)出眾,故命名為“大一品”。
大一品葉態(tài)很優(yōu)美;大一品葉長40—5Ocm,寬0.8—1cm,新葉翠綠,富有光澤,老葉弓垂,葉面平滑,葉緣鋸齒清晰。
大一品則為綠殼類大荷花形水仙瓣:花朵碩大,直徑達6—7cm;捧瓣為大軟蠶蛾兜,唇瓣為大如意舌,直出而不反卷,舌面布著兩列紅色斑點。
大一品因花事細挺,被稱作“燈草?!?,譽為蕙蘭中最具風姿的精品。筆者以為:大一品花莖細挺渾圓,白綠如玉,固然值得贊美;正如蘭家盧思聰先生所言:“具有陽剛之美的程梅與具有陰柔之質(zhì)的大一品并稱”,程梅贊為赤惠梅瓣之王,當之無愧;大一品譽為綠蕙大荷花形水仙瓣之冠。
大一品植株健壯,繁殖力勝似程梅,在當今蘭花市場上,大一品的數(shù)量超過程梅;程梅“供不應求”顯得尤為突出,其價格自然也就比大一品“貴”。
一品花與草型:
2、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蕩字
蕩字,又名:小塘字。清道光年間,由蘇州至蕩口的花船上出售,當時曾采得大叢落山蕙草,分成四塊壓在竹簍內(nèi)葉傷過半,放舟游賣,蕩口鎮(zhèn)買得一叢命名“蕩字”,西塘鎮(zhèn)亦購得一叢,取名“小塘字仙”應屬同物異名。綠殼類水仙瓣銘品。花葶細挺,高出葉架,著花7-9朵,花形較小,外三瓣頭圓稍狹,緊邊,兩側(cè)萼呈一字肩,花瓣為蠶蛾捧,五瓣分窠,唇瓣為如意舌,舌面布滿鮮艷的紅點,為典型的小荷形水仙名品。葉長40-50厘米,寬0。8-1厘米,葉色深綠,有光澤,葉面有“V”形葉 溝,葉姿半垂,曲線優(yōu)美。綠蕙小型荷式水仙,平肩,花形娟秀,花色秀麗,外三瓣荷形,捧瓣圓整光潔,唇瓣放宕有度,被譽為無敵中宮。
3、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潘綠梅
清乾隆年間選出,又名宜興梅,因由宜興潘姓選育。曾列入老種綠蕙四大名種,不易著花,外三瓣形狀和色彩均好,然捧心中宮總不佳。
“潘綠梅”葉姿斜披,邊葉半垂。中等寬度1.2厘米左右,葉質(zhì)厚硬?;ㄆ诒纫话戕セㄟt開,橢花性,花苞綠殼,綠梗扭挺,高齊葉架,著花6-9朵,花柄較長,花距開張疏朗。外三瓣長腳圓頭,有狹長感,有時花瓣翹(微皺),瓣端有缺角如黃楊葉。肩平,花色翠綠。兩片捧瓣粘合,俗稱油灰塊硬捧,穿腮小舌(尖如意舌)有根無舌緊縮捧下?;ǖ耐廨喤c中宮極不相配。此類綠蕙梅,每年可選出數(shù)種,相似者極多。由于當時細花上品者較少,所以亦被列入傳統(tǒng)老八種之一。對此古人也早有評論?!短m言述略》中寫道:“如以花論,必不許矣。
4、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老染字
清朝道光時由浙江嘉善阮姓人氏選出,亦名阮字。為赤殼類綠花梅瓣銘品,花為正梅瓣,骨力在老八種中最佳,三瓣短窄深,平肩,分窠大觀音兜捧心,大圓舌,唇瓣有紅色斑點,有時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翹或歪斜,故俗稱為秤鉤頭老染字。花葶細長。
老染字的另一個特點是草難養(yǎng),這可能就是她作為老八種之一,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現(xiàn)在卻流傳不多的原因。老染字難養(yǎng),從種植經(jīng)驗看,此種難養(yǎng),不是通常所指的易倒草、不易發(fā)芽。老染字難養(yǎng)在難養(yǎng)成大草、壯草。她的小草生長相對來說比一般蕙花緩慢,在日常管理中,首先要注意盡量薄肥勤施,另外,夏季生長期進行有效、合理的遮陰是提高老染字新草生長速度的關(guān)鍵。
5、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元字
瓣型::赤殼類綠花梅瓣 ,為赤蕙水仙。
歷史: 清朝道光年間由滸關(guān)藝蘭者選出。
特征:葉半垂,中心葉片斜立。葉幅寬1.5厘米,長45-50厘米,葉形雄偉,略似“程梅”,葉色不如“程梅”濃綠。出芽率低,易開花?;ü]^高達60厘米左右,底下的花朵也齊葉架,花梗綠底有紫紅味,花柄淡紫紅色,花蕊頭形為大平切,著花不多,通常5-7朵,花朵之間間距大,分外疏朗。外三瓣長圓形,緊邊,瓣質(zhì)厚,平肩,花色綠中泛粉紅。分窠半硬蠶蛾捧,捧心圓整光潔,捧瓣上前端有一指形叉,為其特征。捧瓣根部有淡紫粉色紅云,頭部白邊明顯,并呈大拇指形,俗稱抱拳捧。元字的中宮形狀和姿態(tài)酷似執(zhí)圭舉行典禮的形姿。舌瓣上紅點成塊狀,色彩鮮艷?;ㄐ未?,綻放直徑可達6-7厘米,元字的花梗高挺,花朵疏朗,展宕有姿,花色又綠翠俏艷,花品端正,風韻極佳;指形叉(捧上端的缺口)是辨認元字的一個關(guān)鍵特征。出芽率低,易開花。
6、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關(guān)頂梅
亦名萬和梅。前清中葉出滸關(guān)萬和酒肆。三瓣短圓,分窠青豆殼捧心,大圓舌,粗長干,平肩。開花時盆口太濕,則兜頭皆脹破。” 五瓣短圓,觀音兜捧,大鋪舌。蕊出大平切門。惜色稍次,能于陰處復花,似能綠些?!瓣P(guān)頂梅 五瓣短圓,分窠青殼頭捧,大圓舌,粗長干,平肩,乾隆時出滸關(guān)萬和酒店,又名萬和,目下多”。
特征:關(guān)頂梅的葉姿半垂,葉幅寬闊而長,葉幅寬若程梅,和程梅一樣屬大葉性。葉脈比程梅粗,葉色則較程梅淺些。葉質(zhì)硬厚,比程梅更半垂而環(huán)。新芽綠底有紅絲暈(紋)。花葶紫紅,花苞赤殼,紫紅筋麻,花梗高出葉架,高達50厘米,每梗著花8-9朵,赤梗赤花,俗稱“關(guān)老爺”,喻其花帶紫紅色。外三瓣短圓寬大、緊邊,其瓣型圓整度似程梅。捧瓣為豆莢捧,捧瓣易交搭。大圓舌,綠苔舌上綴紫紅點塊?;ㄉ^紫暗,唯花色不及程梅明綠。論外瓣圓短,蕙花中關(guān)頂與程梅為最。我國蘭界因關(guān)頂花色赤暗,豆殼、捧心交搭而不作貴。然日本蘭界卻推為上座——“別格全盛稀貴品”,賞蘭情趣有差異。日本蘭界視其作色花。論其花品,外瓣圓整、捧厚、捧心分窠,大圓舌,歷來認為是蕙花梅門精品。
7、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上海梅
清嘉慶年間,由上海李良賓選育。故名“上海梅”,又名“前上海梅”或“老上海梅”。上海梅葉姿半垂,葉架高,葉幅寬約1厘米,長40-50厘米,葉緣內(nèi)裹呈“U”字形,葉色濃綠有光澤。上海梅的花梗高齊葉架,著花5-8朵,外三瓣長腳圓頭,平肩抱開,花瓣淡綠色,緊邊質(zhì)厚,捧瓣抱合圓整,小如意舌,舌上紅點色濃?;ㄐ沃械龋`放直徑約3.5厘米,花品勻稱端正,骨力好。壯苗開花外三瓣形態(tài)更佳,并能開飛肩,神韻極好。
8、蕙蘭的傳統(tǒng)名品--程梅
清乾隆時,由江蘇常熟程姓醫(yī)師選育,為赤蕙梅瓣品種,又名“程字梅”。程梅的葉姿半垂,新苗斜立有力,葉幅寬闊均超過1.5厘米,葉長50厘米,植株雄偉。葉緣微向內(nèi)裹呈淺“V”字形,葉緣鋸齒粗,葉脈明亮細潤。葉質(zhì)厚糯,有光澤,葉色深綠,光照充分時葉色乃呈深墨綠色。 花苞為赤麻殼,花苞圓整壯大?;ɡ贋轵隍俭轭^形。花梗粗,俗稱木梗,花梗高出葉架,花柄紫紅色,花梗綠底有紅云。著花通常7-9朵,外三瓣圓整緊邊,花瓣質(zhì)厚,花色赤轉(zhuǎn)綠,瓣根有粉紅云,俏麗異常,花瓣短圓闊大而光潔,捧瓣分頭合背為半硬蠶蛾捧,尖如意仰舌。壯株開花捧瓣分窠,舌瓣也能略放宕,綠苔舌上有紫紅點。程梅氣勢雄偉,若論蕙花梅瓣,當推程梅最具代表性。
“程梅”是蕙花梅瓣中杰出代表,自落山至今一直備受愛蕙之人推崇。它以寬闊的葉幅,半垂的葉姿,深綠光亮的葉色,植株雄偉的氣勢。陪伴藝蘭人的春夏秋冬。粗壯的花梗超出葉架,紅簪綠花,疏朗有致。外瓣圓整平肩,硬蠶蛾捧心與舌尖上翹的龍吞舌相配得體,構(gòu)成完美的中宮。被推為蕙花老八種赤蕙之首?!短m蕙小史》曾這樣記載:“外三瓣短圓緊邊,捧心分頭合背,龍吞舌,色俏,肩平,間有落一二分者,粗木長干”;“蕭山沈沛霖將程梅歸入“梅瓣門中蜈蚣鉗頭形”。日本蘭界對此品也推崇備至,與綠蕙“大一品”并稱蕙花中“二大天王”。
程梅花桿挺拔,粗壯雄偉,充滿陽剛之氣.程梅的花品在蕙蘭中至今鮮有出其右者,程梅尊為赤惠梅瓣之王,傳統(tǒng)赤蕙梅瓣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