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要想把糖尿病對身體的傷害降至最低,一定要關注這4個健康指標

每位糖友,自從確診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不約而同地會有一種憂慮——糖尿病對身體到底有多大危害?糖尿病患者應該怎做,才能把糖尿病對身體的傷害降至最低?本文為您詳細講解。

糖尿病的危害

糖尿病很常見,大部分人對其印象:不就是血糖高嗎?其實糖尿病比你想象的要復雜。一方面血糖超高會引起危及生命的急性并發(fā)癥(酮癥酸中毒、高滲性昏迷等),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長期高血糖可以出現(xiàn)累及心、腦、腎、眼、下肢、神經(jīng)的慢性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具有高發(fā)生率和高病死率, 會引發(fā)致殘、致命的嚴重后果。

不僅如此,雖然糖尿病是一種以“糖代謝紊亂”為主的代謝紊亂,它還經(jīng)常合并其他代謝紊亂,很多糖友同時合并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等。因此,醫(yī)學界把糖尿病看作冠心病、腦血管病、腎病的等危癥。

科學積極應對代謝紊亂

良好的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方面的代謝控制,可以有效地控制糖尿病,避免急性并發(fā)癥,預防慢性并發(fā)癥,減少各種合并癥。

很多臨床研究的數(shù)據(jù)都指向一個方向,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體重等各項目標得到理想控制,可以顯著降低各種并發(fā)癥和合并癥的發(fā)病風險。而且這種控制越早,獲益越大!

所以說,其實糖尿病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對糖尿病的無知,只要科學、正規(guī)地治療,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享有與正常人相同的生活質(zhì)量。

遠離并發(fā)癥,關注這些指標

1.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

糖友在眾多指標中最需關注的就是血糖和能夠反映血糖控制水平的“糖化血紅蛋白”。

(1)血糖

測血糖的時間不一樣,目標值也不同。根據(jù)血糖與進食時間的關系,血糖可以分為:

空腹血糖: 超過8小時不進食。一般患者晚8時以后不再進食,晨起空腹檢測。

隨機血糖:一天中任意時間的血糖。

餐后2小時血糖:從進餐時間開始計時,2小時時間點血糖。

中國成人2型糖尿病普通血糖控制目標:空腹血糖4.4-7.0mmol/L;非空腹血糖<10mmol/L。不同人群的理想目標根據(jù)年齡、合并癥、并發(fā)癥等不同而有差異,如下表:

妊娠期糖尿病有其特殊性,控制目標如下表: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標

(2)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HbA1c)反映在抽血前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假如某一次血糖升高,而糖化血紅蛋白正常,說明近2~3個月平均血糖控制還可以;反之,若單次血糖正常,而糖化血紅蛋白明顯升高,則說明近2~3 個月血糖控制得不夠好。

糖化血紅蛋白是評估長期血糖控制狀況的金標準,也是臨床決定是否需要調(diào)整治療的重要依據(jù)。無論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大型臨床研究都證實以HbA1c為目標的強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風險。

注意:不同的人群糖化血紅蛋白的目標值也有不同:

  • 妊娠婦女<6.0%;
  • 病程較短、預期壽命較長、無并發(fā)癥、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6.5%;
  • 大多數(shù)非妊娠成年2型糖尿病患者<7.0%;
  • 有嚴重低血糖史、有顯著的微血管或大血管并發(fā)癥,糖尿病病程很長、有其他嚴重疾病<8%;

主張在治療之初至少每3個月檢測1次,一旦達到治療目標可每6個月檢查1次糖化血紅蛋白。

(3)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血糖及HbA1c控制目標:兒童和青少年1型糖尿病有其特殊性,控制目標與普通2型糖尿病不同,如下表:

2.理想的血脂

糖尿病是一種代謝性疾病,除糖代謝異常外,脂肪、蛋白質(zhì)等代謝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異常。

血脂是血液中膽固醇、甘油三酯、脂肪和磷脂的總稱。比較常用的指標是:總膽固醇(TC) ;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

目前被認為HDL-C是“好”膽固醇,可將多余的膽固醇從動脈轉(zhuǎn)運回肝臟,可以防止動脈粥樣硬化,降低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被認為是“壞”的膽固醇,顆粒小,容易鉆入血管壁沉積成斑塊,也易被氧化,更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腦卒中、下肢動脈病等疾病的基礎,容易引起血栓和栓塞)。

2 型糖尿病患者常見的血脂紊亂是甘油三酯升高、HDL-C 降低、LDL-C升高,而血脂紊亂與2型糖尿病患者發(fā)生心血管病變的高風險密切相關。

糖尿病患者每年應至少檢查一次血脂。接受調(diào)脂藥物治療者,根據(jù)評估療效的需要增加檢測次數(shù)。目前指南建議應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作為首要目標。

糖尿病患者具體血脂控制目標

注意:監(jiān)測血脂空腹12小時(可少量飲水)后取前臂靜脈血;取血前24小時內(nèi)不飲酒、不做劇烈運動

改善血脂異常,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結構調(diào)整+增加運動)是維持健康的血脂水平和控制血脂紊亂的基礎;調(diào)脂藥物的應用是治療的重要措施。

3.理想的血壓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情況非常常見。對于糖友來講,血壓是需要經(jīng)常關注的一項重要指標。

血液在血管內(nèi)流動時,對血管壁的壓力叫血壓。心臟收縮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叫收縮壓,即通常所說的高壓;心臟舒張時血液對血管壁的壓力叫舒張壓,即通常所說的低壓。當血壓持續(xù)≥140/90毫米汞柱時,診斷為高血壓。

如果高血壓沒有得到治療,會出現(xiàn)心、腦、腎、血管等重要臟器的損害,冠心病、腦卒中、慢性腎病、下肢動脈等疾病都和高血壓密切相關。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會加速心血管病、腦卒中、腎臟病變及視網(wǎng)膜病變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所以當糖尿病遇到高血壓,更要引起警惕。

那么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到什么程度合適呢?

(1)年輕、病程較短:血壓< 130 / 80毫米汞柱 ;

(2)老年:血壓可適當放寬至 150/90毫米汞柱 ;

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須積極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1)基礎治療是調(diào)整生活方法(低鹽、低脂、低糖飲食,戒煙、戒酒,規(guī)律運動),控制體重,保持心理平衡等。

(2)選擇適合糖尿病患者的降壓藥,按時按需服用,控制血壓在理想范圍。

4.保持理想體重

維持合理的體重是糖尿病患者關注目標中的重要內(nèi)容,體重過重和過輕都會給糖友的健康帶來不利因素。

肥胖是 2 型糖尿病的常見伴發(fā)癥,肥胖人群容易發(fā)生下列問題: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脂肪肝、睡眠呼吸暫停、腦血管疾病等。

肥胖與 2 型糖尿病發(fā)病以及心血管病變發(fā)生的風險增加顯著相關。特別是過重的肥胖患者,容易發(fā)生胰島素抵抗,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因此為了高質(zhì)量的生活,控制體重,達到合理的標準非常重要。

評估體重有以下三種方法:

(1)體重指數(shù)BMI:這是目前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準。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千克)÷ 身高(米)的平方;對于亞洲人來講,BMI在18.5-23.9 千克/平方米是正常范圍。

(2)標準體重方法:可以利用這個公式簡單看下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 :標準體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3)明確是否為內(nèi)臟型肥胖即中心性肥胖或腹型肥胖,此類肥胖對代謝紊亂的影響更大。超過以下范圍為“內(nèi)臟型肥胖”:男性腰圍≥90厘米;女性腰圍≥85 厘米;?腰圍/臀圍男性>1.0,女性>0.9。

超重、肥胖是糖尿病發(fā)病可以改變的危險因素,研究顯示:對于肥胖人群體重控制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減慢和逆轉(zhuǎn)糖耐量異常向糖尿病發(fā)展的趨勢、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整體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

糖尿病患者體重控制目標如下:

正常范圍:BMI在18.5-23.9 千克/平方米。

注意:超重/肥胖患者減重的目標要循序漸進,爭取3-6 個月減輕體重的 5% -10%。消瘦者應通過合理的營養(yǎng)計劃恢復并長期維持理想體重。

糖尿病患者享受美麗健康生活,從關注健康指標開始做起。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控制糖尿病的4個指標,如果做不到,并發(fā)癥的風險會越來越多
[轉(zhuǎn)載] 糖友為何要定期檢查這項目?看完你就都懂了
糖尿病患者,這4個指標都達標了,病情才算平穩(wěn)
2型糖尿病?大家多長時間去醫(yī)院做檢查
得了糖尿病,要搞清楚五件事情
糖尿病友防并發(fā)癥長壽秘密:除了降糖還有這些指標!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