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街頭的小吃種類豐富多彩,但前三霸的地位卻始終無法撼動:糖炒栗子、冰糖葫蘆以及烤地瓜。要說首位是誰,那肯定還是冰糖葫蘆。
冰糖葫蘆的糖不是冰糖,而是糖加水熬制的糖漿,之所以叫冰糖葫蘆可能跟老婆餅的命名不太一樣,它真實的斷句是冰——糖葫蘆。在東北,不止能吃到最正宗的冰糖葫蘆,還有各種衍生品。特別是拍扁了的冰糖葫蘆,咬著不費勁,還酸爽,糖汁滲入了山楂碎里,酸甜冰涼。想想就感覺這個酸味到了嘴里,已經(jīng)流口水了…
冰糖葫蘆距今已經(jīng)有八百多年的歷史了,最早是在南宋紹熙年間,皇帝最寵愛的貴妃生病了,面黃肌瘦,不思飲食?;实垡姁坼找娿俱?,也整日愁眉不展。無奈只好張榜求醫(yī)。一位江湖郎中揭榜進宮,為黃貴妃診脈后說:“只要用冰糖與紅果煎熬,每頓飯前吃五至十枚,不出半月病準(zhǔn)見好?!辟F妃按此法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后來這種吃法被當(dāng)做藥方傳到民間,老百姓把它串起來賣,就成了冰糖葫蘆。
糖葫蘆的精髓就是山楂,最好的山楂產(chǎn)地在承德興隆,好的山楂外表鮮紅光亮;而顏值糙、還布滿雀斑的山楂普遍較酸;顏值高、身材圓潤且斑點少的山楂偏甜。
制作冰糖葫蘆的糖漿也大有講究,熬糖漿很考驗制作糖葫蘆者的經(jīng)驗,糖和水要一次成形下鍋,如果糖漿太稀了掛不住山楂,糖漿太稠了容易形成塊狀不均勻,如果不是一次下足量,糖會有生有熟,蘸在山楂上會有糖粒。晶瑩剔透的糖衣,包裹著酸脆的山楂果,一口下去嘎嘣嘎嘣的,唇齒留香,好不愜意。
如今冰糖草莓、冰糖橘子、冰糖水果串應(yīng)運而生,有的會在山楂上用刀劃口,夾入花生仁或者蘋果、核桃仁等,做花樣冰糖葫蘆。無論哪一種都是很受大家歡迎的,甚至大家會在家里自己研制各種款式的糖葫蘆。冰糖葫蘆酸、冰糖葫蘆甜,不論哪種滋味都會是我們最為喜愛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