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jǐn)?shù):716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
從魏延的年紀(jì)來看,他可能都活不到劉禪投降那天。魏延211年跟隨劉備,234年被殺。如果估計魏延開始追隨劉備時近30歲的話,那么被殺應(yīng)該在53-55歲左右。劉禪263年投降蜀漢滅亡,這時候就算魏延活著也至少八十多歲了,根本打不動了,按照三國時期人的壽命來看,根本沒什么人能活到這么大年紀(jì)。
諸葛亮?xí)r代,以攻為守。諸葛亮將丞相幕府移到漢中,魏延雖受制于諸葛,但是作為最了解漢中軍事的將軍,一直頗受倚重。在諸葛亮?xí)r代兩類將軍頗受重用,一是荊州派系,比如鄧芝向?qū)?;二是功能性武將,比如了解雍涼軍事的姜維王平。而魏延是兼具兩種特性,荊州出身同時熟悉漢中前線軍事。
如果姜維是矛,那魏延就是盾,盾不但能守,而且還能反擊和推進(jìn)。從后期的蜀漢局勢看,對于魏延的需要,要遠(yuǎn)大于涼州出身的姜維。但魏延死也是必要的,以他的個人性格和武人背景,不論楊儀,蔣琬,還是費祎,陳衹,都不會和魏延合作愉快的。
263年的時候,曹軍認(rèn)為漢中空虛,于是曹軍18萬大軍進(jìn)攻漢中。在這次進(jìn)攻下,鎮(zhèn)守漢中的胡濟(jì)運用的就是姜維的策略,他將漢中外圍收縮,重點防備漢、樂兩個城池。鐘會一時間無法攻克,之后就取道陽安關(guān)。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陽安關(guān)的防守大將蔣舒卻背叛了蜀漢,鐘會占領(lǐng)這里后,有了根據(jù),有了糧草,這樣鐘會大軍在一個月內(nèi)就占據(jù)了整個漢中。
公元234年諸葛亮死后,魏延與長史楊儀不和。兩人矛盾激化,魏延爭斗落敗,為馬岱所追斬,夷滅三族。為蜀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的一代名將魏延在蜀漢權(quán)力斗爭中被冤殺,昏君劉禪甚至滅了魏延的三族。中國歷史上被皇帝滅族的名將屈指可數(shù),兩漢三國也就韓信彭越魏延三位,而姜維全家是在蜀漢滅亡以后被曹魏軍隊殺害。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