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劉備麾下的關羽、張飛、趙云曾為蜀漢的建立馳騁沙場,是頂天立地的大英雄。劉備建立蜀國后,分封 “五虎上將”時關張趙位列前三。然而,在三國演義中,關羽的兒子關平、關興、關索,以及張飛的兒子張苞,都曾為蜀漢作戰(zhàn),特別是關平曾力敵龐德,關興張苞也是屢次陣前殺敵,立下赫赫戰(zhàn)功。卻很少見趙云的兒子的身影,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來看關羽。
關羽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就是孫權來求親,曾被關羽回絕的那位“羽罵辱其使,不許婚”,可以說正是他的女兒間接害死了關羽。
關羽的長子關平,并不是演義中所說的義子。他隨關羽鎮(zhèn)守荊州,關平娶的是趙云的女兒,生了兒子關樾?!度龂尽酚涊d如下: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优d嗣。興字安國,少有令問,丞相諸葛亮深器異之。弱冠為侍中、中監(jiān)軍,數歲卒。子統(tǒng)嗣,尚公主,官至虎賁中郎將。卒,無子,以興庶子彝續(xù)封。
可見,后來關羽大竟失荊州兵敗突圍時,關平隨父一起在臨沮被擒身死。
關羽的兒子關興,驍勇異常,諸葛亮對他也是“深器異之”,襲父爵后擔任侍中、中監(jiān)軍。
在演義里最出名事跡的就是隨劉備東征伐吳,斬殺潘璋,奪回父親的青龍偃月刀。而史實中,關興屬于年少成名,卻英年早逝,在二十歲多歲便病逝,其子關統(tǒng)襲爵,關統(tǒng)無后,后改為關平的庶子關彝襲爵。據蜀記說,鐘會鄧艾破蜀,關羽全家被龐德子龐會殺死。
其實來看張飛。
張飛因為是劉備結拜兄弟,在五虎上將中僅排關羽之后,位列第二。關羽慘死后,劉備大肆伐東吳,令張飛做好準備,因鞭撻士卒,被手下張達、范強用新亭侯刀暗殺,割了首級投奔孫權。張飛死后,留有二子二女。
長子張苞,演義里面,張苞不但繼承了父親張飛的性格特征,而且勇猛剛強,也為蜀漢政權立下汗馬功勞,他和關興號稱是“小關張”。實際上,張苞也是英年早逝,據《三國志.張飛傳》記載:“長子苞,早夭”。其中對于張苞的功績并沒有過多記載,而張苞的兒子張遵,官至蜀國尚書,在隨諸葛瞻駐守綿竹時戰(zhàn)死殉國,書寫了英雄的傳奇。
次子張紹在張苞死后,他繼承了張飛的西鄉(xiāng)侯爵位,官職至侍中、尚書仆射。公元263年,鄧艾兵臨成都,蜀漢滅亡,出城遞交投降書的就是張紹和鄧良,后來張紹隨劉禪一起遷往洛陽,投降后封侯“及歸魏國,得封列侯”。
張飛二位女兒都被劉禪迎入后宮,先后封皇后,稱大小張后。
最后來看趙云。
趙云原是公孫瓚手下,見公孫不能成事,后來轉投劉備,后隨劉備出生入死,肝膽相照,立下赫赫戰(zhàn)功。趙云也有二位兒子一位女兒,長子趙統(tǒng)襲爵永昌亭侯,官至蜀漢虎賁中郎督,督行領軍。
據悉,趙云屬于典型的晚婚晚育,公元209年,趙云取桂陽時還沒有結婚,到234年諸葛亮去世時,趙去的兩個兒子趙廣、趙統(tǒng)還沒有20歲。可以說,趙云的兩個兒子比關興、張苞至少小10歲。因此,在諸葛亮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戰(zhàn)役中,尚未成年的趙云的兩個兒子自然不會上陣殺敵了。
趙云長子趙統(tǒng)在趙云死后襲爵永昌亭侯,受劉禪封拜虎賁中郎督,加行領軍。趙云二子趙廣,倒是關張趙三家后人能和關平一樣征戰(zhàn)沙場的人物,他官拜牙門將,多次隨軍出征,姜維掌兵后期,黃皓弄權,姜維誅之不得,只得率兵到沓中屯田養(yǎng)戰(zhàn),又上表要求劉禪派出兵士把守陽安關口和陰平橋頭,以防曹魏偷襲,在黃皓的蠱惑下,劉禪不聽,致使曹魏三路大軍并進,鄧艾正面進攻姜維,另有雍州刺史諸葛緒率三萬余人阻斷蜀軍入川之路,姜維無奈,擺脫鄧艾后假裝要進攻雍州,趁諸葛緒回師自救時偷過陰平橋入蜀,魏軍進行圍追堵截,趙廣
為了掩護姜維突圍奪取橋頭,拖住鄧艾所部而死的,何其的壯烈。
總之,趙云的兒子并非沒有投身前線,相反,趙云的兩個兒子中,一個主宮中宿衛(wèi),為劉禪直接服務,一個戰(zhàn)死保衛(wèi)蜀國的戰(zhàn)場上,比起關張的兒子要么夭折,要么投降,反倒更是仁義忠烈。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