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chǎn)于我國。因其葉片具有特殊的香味而受到大家的喜愛。用其嫩枝或嫩葉做湯或涼拌食用,味道異常鮮美。因此,它才會賣得很貴。
紫蘇全株均具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特別是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C、B等。豐富的胡蘿卜素、維生素C有助于強增人體免疫功能,增強人體抗病防病能力。其所含的揮發(fā)油等物質(zhì)還具有特異芳香。作為食品,它具有低糖、高纖維、高胡蘿素、高礦物質(zhì)元素等特性,是理想的健康食品,經(jīng)常食用能強身健體、澤膚、潤膚、明目并健美。紫蘇同時還是臨床常用藥品,以莖、葉及籽入藥,有散寒解表,理氣寬中之功效。主治感冒發(fā)熱、怕冷無汗、胸悶咳嗽,還能消解食用螃蟹弓|起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癥。
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紫蘇的種植方法。
一、土壤選擇
紫蘇適應性很強,對土壤要求不嚴,排水良好、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壤土均可種植,重黏土生長較差。
二、溫度要求
紫蘇性喜溫暖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萌發(fā),適宜的發(fā)芽溫度為18~23℃。生長和開花適溫22~28℃??赡?~2°C的低溫,但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夏季生長旺盛,溫度過高時,葉片組織容易老化,品質(zhì)下降,因此必須采取遮陰降溫措施。
三、光照條件
紫蘇喜光照,較耐陰。光照充足則生長快速,枝葉茂盛且香氣濃郁。在較陰的地方也能生長,但長勢稍差。 水分較耐濕,不耐干旱,如過于干燥,則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zhì)差。
四、肥料要求
紫蘇對肥料需求較多,應多施基肥,并在生長期進行多次追肥。
五、種植時間
長江流域及華北地區(qū)可于3月末至4月初露地播種,也可育苗移栽,5~9月可陸續(xù)采收,保護地9月至次年2月均可播種或育苗栽種,11月至次年6月收獲。
六、種植步驟
1.將種子在40°C溫水中浸20分鐘,使種子外殼軟化后,再在常溫中浸2小時撈起瀝干,用五倍細沙拌勻后準備播種。
2.播種前苗床要施足基肥,澆足底水,將種子均勻撒播于床面,蓋一層見不到種子顆粒的薄土,再均勻撒些稻草覆蓋,以保溫保濕,經(jīng)7~10天即可發(fā)芽出苗。
3.發(fā)芽后注意及時揭除覆蓋物,及時間 苗,一般間苗3次,以達到不擁擠為標準,苗距約5厘米見方,最后一次間苗時需追肥一次。
4.當紫蘇具有4~6片真葉時即可定植(冬季苗齡45天,夏季苗齡25~30天左右),按照行距30厘米,株距20~25厘米定植,定植后要澆透水,以利成活。除露地栽培,紫蘇也可盆栽,一個直徑20厘米的花盆中可種植1~3棵,極具觀賞性。
5.在整個生長期,要求土壤保持濕潤,利于植株快速生長。每10~15天追肥一次。
6.定植后20~25天后,菜用紫蘇,可隨時采摘葉片,采摘可一直持續(xù)到開花結果。
7.作藥用的紫蘇,于秋季種子成熟時,即割下果穗,留下的莖葉放陰涼處貯藏。
以上介紹的就是紫蘇的種植方法。
總之,紫蘇藥食同用,營養(yǎng)價值很高,屬于特色種植項目。其種植方法也不是十分復雜。只要按照以上介紹的方法進行種植,就可以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