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術里講三合:
內三合:
心與意合 意與氣合 氣與力合
外三合:
腕與踝合 肘與膝合 肩與胯合
內三合達到身心的協(xié)調
外三合統(tǒng)領肢體和能量的平衡
維特魯威人
好比走路,邁左腳,右手趨前;再邁右腳,左手同搖。人通過四肢的協(xié)調來保持平衡,步有一后一前,既得一陰一陽。手為陽,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左足先邁,呈陰中之陽;右手同時,象陽中之陰。陰陽調諧,互根互用,保持平衡,立于中道。
走路
經(jīng)曰:病在下,取之上。又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如果膝有問題,則應該在肘部處理,如何更加準確的找到下針的地方呢?辨六經(jīng),再參以“同氣相求”的理論,即可找到下手處。這是楊真海師父和《黃帝內針》告訴我們的。
張景岳注《內經(jīng)》時曾云:“蓋陰陽之道,同氣相求?!?/span>
人有十二正經(jīng),左右各二十四條。手足三陰三陽以應之:
手太陰經(jīng)——足太陰經(jīng)
手少陰經(jīng)——足少陰經(jīng)
手厥陰經(jīng)——足厥陰經(jīng)
手陽明經(jīng)——足陽明經(jīng)
手太陽經(jīng)——足太陽經(jīng)
手少陽經(jīng)——足少陽經(jīng)
膝關節(jié)痛是常見疾病,痛位不同,治應各異。經(jīng)曰:以痛為腧。有人理解為“哪疼扎哪”,或許是一解,但未免太拉低中醫(yī)的美學色彩。通過“同氣相求”,我們不難找到肘膝的對應點(線),對應點的按痛叫阿是穴:
手太陰 尺澤——足太陰 內膝眼
手少陰 少海——足少陰 陰谷
手厥陰 曲澤——足厥陰 曲泉
手陽明 曲池——足陽明 犢鼻
手太陽 小海——足太陽 委中
手少陽 天井——足少陽 膝陽關
手足三陰經(jīng)同氣相求圖
手足三陽經(jīng)同氣相求圖
但證并不是可丁可卯的出現(xiàn)在穴位上的。《黃帝內針》又說:“確立了經(jīng)線的循行,我們便能在經(jīng)線循行的任一處尋找同氣。
比如曲池穴和陽溪穴連線的二分之一處疼痛,那么,在對側犢鼻穴和解溪穴連線上找二分之一處,便是下針的同氣點。若是在曲池穴和陽溪穴連線的四分之一處疼痛,那么,對側犢鼻六和解溪穴連線的四分之一處便是同氣。
以這個法則類推,身上任何一處不適,都能找到解決的方針。因為都能找到同氣!所謂同氣,是因為同中!這里面的蘊義太深,夠我們用一生去參悟。”
膝關節(jié)的痛癥,我們可以找到痛點,判斷所在經(jīng)絡,如果痛點即穴位,直接找對應點即可。如果痛點在穴位附近,那么我們也在對應點附近找到痛點。肘痛則反之亦然。
我用內針的一般順序是:
先請患者說明痛處并感受疼痛給身體帶來的障礙,一般是疼痛程度和動作受限。
然后根據(jù)“六、三、二、一”的順序找到下針的位置,用手指揣穴。不待患者言說,往往阿是穴下都會有沉、硬、遲、軟等不同的氣血異常狀態(tài)。解決疼痛的鑰匙有很多把,但是最優(yōu)解往往只有一個,這就是“一針見效”、“如桴鼓之應聲”的水平,需要不斷的練習和跟師。
“一針一導引”,時常問詢患者的緩解程度,一般我會問如果剛才的疼痛為10成,你緩解幾成了?如果患者說緩解5成以內,則繼續(xù)揣穴用針,緩解7成以上我便不一定再繼續(xù)了。當然,患者驚呼一點也不痛了的時候很多很多。我會把問題帶回家,繼續(xù)看看《黃帝內針》,或者帶到下次的課堂上。
我時常問自己,為什么會這么熱愛黃帝內針?
我愛《黃帝內針》是因為他并不比《黃帝內經(jīng)》多增加了什么概念。
我愛《黃帝內針》是因為他讓我重新理解經(jīng)絡的意義而不是“穴位主治”,是立體的經(jīng)絡全息,而不是背不完的穴位組合。
我愛《黃帝內針》是因為他化繁為簡,囊括了太多高深理論而以“陰陽倒換”,一句言明,不打閑岔。
我愛《黃帝內針》是因為他可以飛入尋常百姓家。
《黃帝內針》趙琳老師 深圳班 開課時間 2019年5月29日-6月2日(共5天) 地點 深圳南山區(qū)花樣年美年廣場1棟 學費 新學員9800元 報名咨詢 小海 136 4091 1651
作者: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