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小樂的女兒今年三歲了,該去上幼兒園了,但是小樂和她老公為此卻感到很煩惱。一問才知道,幼兒園不比家里,夫妻倆怕孩子在幼兒園里受委屈。我說小樂夫妻倆根本不用煩惱這件事,只要孩子在幼兒園學(xué)會說這3句話,那就一定不會受委屈。到底是哪3句話這么管用?接下來我們就要說到了。
老師我沒吃飽,還想吃
孩子在家吃飯時,家長都會特別留心,看看孩子吃飽了沒。但在幼兒園可不能和在家里相比,幼兒園的小朋友那么多,老師也不可能會關(guān)注到每一個孩子。因此在去幼兒園之前,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說:“老師,我沒吃飽還想吃”這句話。這就跟“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是一個道理,孩子沒吃飽就要及時的給老師提出來,不然一直餓著肚子既難受,還會影響身體的健康。
老師我要上廁所
我們小區(qū)有一個叫亮亮的孩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平常很少跟別人講話。聽他媽媽講,亮亮有一次在幼兒園,想上廁所但是不敢跟老師說,最后拉到了褲子里,真是很搞笑。家長們在笑的同時,也要好好想一下這個問題,你家的孩子就一定敢跟老師說自己要去廁所嗎?為了避免再發(fā)生亮亮的這種事,家長們一定要教會孩子說:“老師,我要去上廁所”這句話。
老師我不舒服
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生病,但是沒有孩子從小到大一次病都沒有生過。在家的時候,父母能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帶孩子去看醫(yī)生。但是在幼兒園里,家長和孩子仿佛就成了“兩個世界”的人,對于孩子此時此刻的情況,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就算孩子生病,家長也不可能及時的帶他去治療。因此平常在家的時候,家長就要給孩子講清楚這件事,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他感覺自己不舒服的話,一定要馬上給老師說,這樣才可以得到及時的治療,比家長經(jīng)常給老師打電話有用得多。另外家長也要給老師留一個自己的聯(lián)系方式,孩子有什么事了,老師也能及時的聯(lián)系到自己。
要想孩子在幼兒園里不受委屈,家長除了教會孩子說這三句話之外,一些其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要教給孩子,有些時候,靠人真的不如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