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班級里有成績優(yōu)異的孩子,也會有相應的“差生”。有的孩子,不論家長怎么耐心地教,全心全意地付出,也只能在做作業(yè)時,抬起迷茫的眼神望著家長,讓多少家長既心累又心疼。
學習需要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找到開啟內心動力的最佳方法,學習才能事半功倍。為各位制定了一個新學習的“趕超計劃”,希望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好習慣,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第一:新學期新計劃
01
要學習好,首先要制訂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用以指導自己的學習,古人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按計劃進行學習,就能合理安排時間,得當分配精力(重點學科、難點學科重點投入,但絕對不能偏科)。學習目標用來激勵自己,不必要一開始就樹立一個很大的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在達成范圍之內的,可以通過努力一步一步去達成的。
只有按計劃才能使學習做到心中有數(shù),不會打亂仗。當制定的計劃與目標有正向聯(lián)系的時候,孩子學習起來更有勁!長此下去,可以使生活、學習規(guī)律化,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大大提高學習能力。
第二:掌握好高效的聽課方法
02
非常經(jīng)典的一句話,“上課的40分鐘,抵過課后2小時。”課上集中精力聽課,是掌握知識的捷徑。
孩子聽課時,要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且眼神追隨著老師,聽老師對題目是怎樣分析、解答的;聽老師解決問題是用什么知識點、方法;聽老師對問題有哪些引申和變化。
不要因為忙著抄筆記,而是先跟著老師先理解然后再記錄。這也是為什么很多孩子拼命抄筆記,最終沒有體現(xiàn)在成績上的原因。
考試考的是知識點,但是要知道一個知識點可以變化出無數(shù)個習題。所以課程中最重要的是牢牢掌握知識點。
第三:課前預習和復習
03
預習是讓孩子在課程中更好的學習,更能跟上老師的腳步,更好地聽懂老師講課,提高聽課和做練習的效率;還可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為以后的獨立學習打下基礎。畢竟之后很多的學習都是靠自覺,早點養(yǎng)成這個習慣對孩子來說都是好的。
課后復習,可以溫故老師課程中所講的知識點和自己做的筆記,加強知識點的記憶。實驗證明:在學習僅過了20分鐘后,就忘記記憶內容的42%,1天后忘卻量已經(jīng)達到了66%,到了第31天,忘卻量高達79%。
這個數(shù)據(jù)也提示我們,—定要盡早、及時地對所學知識進行復習,以便在知識還在大腦內時就加深印記,否則大腦中已經(jīng)沒有痕跡了,只能再費精力重學。
有位“差生”家長說,“對孩子,如果我輕言放棄,那么萬一將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內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p>
家長朋友們,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不要一味指責孩子“態(tài)度不端正”“很笨很蠢”之類的話,我們只有幫助他陪伴他變得更優(yōu)秀,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guī)劃,一起分析一起總結。加油,從這個新學期開始改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