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凌亂的房間能提高創(chuàng)造力、凌亂的房間影響未來的成就?到底怎么選?
閨蜜的兒子小江今年初一,期末考試成績很不理想,語文和數(shù)學最差。英語雖然是A,但是錯誤率明顯增多,也不如以前。
閨蜜下決心這個寒假好好地給孩子補習一下功課,提高一下成績。她把孩子的期末試卷都整理了一遍,發(fā)現(xiàn)了下面幾個問題:
1、語文:
寫作扣分最多、其次是閱讀,書寫也不容樂觀。寫作能力、整合、分析、判斷能力都亟待提高。
2、數(shù)學:
應用題4道錯了3道,重新做這些題時,發(fā)現(xiàn)除了最后一題理解有些困難外,其余都完全沒有問題。原來是考試時沒有認真審題,導致漏了關鍵信息。還有的是劃減錯誤,基本是不夠細致導致的。
3、英語:
本來英語是優(yōu)勢科目,結果在閱讀表達、書寫能力這方面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閨蜜感覺無從下手,畢竟自己不是搞教育的,也不懂現(xiàn)在的考試模式,決定還是咨詢一下老師,從老師那里獲得一些幫助。
閨蜜分別給3位老師打了電話,3位老師的話,讓閨蜜很受觸動。
1、語文老師說:
看他平時的表現(xiàn),感覺特別亂,桌洞特別亂、書桌特別亂、書包也特別亂,上語文課擺著好幾門課的書,感覺沒有頭緒。
2、數(shù)學老師說:
感覺這孩子沒有條理,改錯也不是很積極,交上的作業(yè)很亂,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分不清主次。
3、英語老師說:
交作業(yè)時,半天找不到作業(yè),歸納整理能力不行。我都告訴他把第二天要交的作業(yè)專門放在一個袋子里,他還是不聽。
從老師評價中,看出孩子在老師心目中的表現(xiàn)就是:亂、沒有條理、整理能力差。
其實孩子在家里也是這樣,不愛收拾,大人給他收拾好,他還不滿意,有時還會故意弄的更亂。
他的床上、書桌上、玩具臺上都是亂糟糟的,用的、玩的、吃的都混在一起,傻傻分不清。找東西都是現(xiàn)扒拉,好一個費勁。
鋼筆、簽字筆經常不知道丟哪里去了,反復地買,一個學期買的筆都要趕上爸爸媽媽上學10多年買的筆多。
其實閨蜜夫妻是很愛收拾的,并不是邋里邋遢的人,但是孩子卻與他們相反,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
1、總是滿足孩子的需求
閨蜜本著快樂教育的原則,很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需求、很喜歡獎勵孩子。當孩子表現(xiàn)出對一項事物充足的興趣時,閨蜜總是買買買。當孩子有一個好表現(xiàn)時,也是通過買孩子喜歡的玩具獎勵他。最終導致家里玩具特別多,多的沒處放。
2、總是幫助孩子
閨蜜一直和公婆住在一起,公婆特別勤快,孩子長這么大,不會自己洗衣服、不會收拾床鋪、懶得整理自己的房間,這些事都由公婆搶著干,輪不到孩子干,孩子得不到鍛煉的機會。
3、教育孩子原則性不強
閨蜜發(fā)現(xiàn)了孩子亂的問題,只是督促他,或者幫助他收拾幾次,并沒有持續(xù)性地跟進,讓他逐步養(yǎng)成習慣。而是間歇式的,孩子的亂總會卷土重來,如此反反復復,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
1、認為房間凌亂更好
經濟學家蒂姆·哈福德在《混亂》中說到:
如果一個人的桌面收拾整齊,書籍整齊陳列、水杯文具擺放得規(guī)規(guī)矩矩,這樣的人一般缺乏創(chuàng)造力;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物,比如畢加索、愛因斯坦、扎克伯格、喬布斯等等,他們往往有著混亂的書桌,混亂更能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
愛因斯坦甚至有句很逗的名言,他跟那些勸他收拾書桌的人說:“如果雜亂的書桌意味著雜亂大腦,那么,空桌子又意味什么呢?”
2、認為房間整齊更好
而哈佛商學院調查顯示:
一所學校中課桌收拾齊整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成績優(yōu)異樂觀開朗的孩子,因為整理使得他們學會了規(guī)劃、學會了耐心,心無積塵,面目清明。
古人也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己的房間都收拾不好,怎么能成就大事。
從孩子的表現(xiàn)來看,雖然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能力,但是一般是模仿或者改造,并沒有完全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以后要想成為愛因斯坦任重道遠。
從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房間凌亂已經影響到孩子的學習成績,影響到在老師心目中的形象。老師對這個孩子感覺無能為力,不會作為重點培養(yǎng)對象。
所以,現(xiàn)在當務之急是:要努力養(yǎng)成愛收拾的習慣,徹底改變房間凌亂的問題,改善在老師心中的形象,提高學習成績。
對于這個孩子來說,要想提高學習成績,與其花1個小時做10道題,不如每天花10分鐘收拾房間更有效果。
1、少給孩子買玩具
初中的孩子對玩具的需求已經不是那么大,也沒有太多的時間玩玩具,不要一味地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也不要一味地用物質獎勵孩子,獎勵常常會起到反作用,不能讓孩子去發(fā)展自律與控制能力。
2、不提供過多的幫助
父母不要給孩子提供過多的幫助,孩子已經大了,自己的事情完全可以自己干,自己的房間也是自己說了算。父母只是起到“腳手架”的作用,告訴他什么是對的,讓他自己去收拾。
法國心理學家瑪麗茲·瓦央說:不愛收拾家務說明人們還沒有擺脫兒時對別人的依賴,料想肯定有人跟在后面替自己收拾,替自己解決問題。
3、接納孩子,給孩子時間
孩子的習慣不是一日養(yǎng)成的,要想改變并非易事,要接納孩子,給他一定的時間,和他一起制定一個計劃,確定在什么時間統(tǒng)一收拾房間,逐步形成習慣。
4、持之以恒
要持續(xù)跟進孩子的行為,不能前緊后松,保持相同的步調,不斷地演練,直到孩子真正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為止,父母時刻提醒自己,一直不要放松。
5、斷舍離
房間太亂,往往是因為東西太多,不舍得丟掉。要想房間變得清爽,就要好好思考,學學斷舍離,將不需要的東西徹底從房間中清除出去,讓房間變得清爽,創(chuàng)造一個煥然一新的環(huán)境。
閨蜜這幾天已經在實踐這些方法,兒子的房間開始變整齊了,她采訪兒子“現(xiàn)在感覺是不是頭腦更加清醒了?”兒子說“是,找學習資料也好找了,效率提高。打草稿板板正正,不容易看錯行,以后看錯數(shù)字這樣的錯誤應該不會犯了?!?/strong>
閨蜜和兒子已經有了一個好的開始,如果一直堅持下去,相信兒子會成為老師喜歡的好學生,相信成績也會慢慢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