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老病死,乃世間規(guī)律,但有些人過世卻忘了安排自己財產(chǎn),以致于后人無法取回,比如存在銀行的存款,親人卻不知道密碼,這樣的情況并不少見。
一般情況下,死者在銀行的存款銀行是負(fù)有保管責(zé)任的,因為繼承人可能不止一人,如果死者沒立遺囑的話,銀行肯定不能隨便把存款給你,這樣很容易引起遺產(chǎn)糾紛。
一般而言,存款人死亡后,該存款人的所有合法繼承人都可以繼承遺產(chǎn),繼承人首先要證明其具有合法繼承權(quán)及合法繼承人,然后讓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quán),之后就可以通過當(dāng)?shù)毓C處辦理繼承證明書后,憑該證明書,直接到銀行辦理取款和過戶手續(xù)。
所以在不知道存折密碼的情況下,你得證明你是唯一繼承人,帶齊存款人死亡證明、存折、存單、代理人的身份證件和其他繼承人放棄繼承權(quán)的承諾書等。
只不過公證處的公證費用會有點高,如果死者存款不多,最后可能存款比公證費還少,或者也有不清楚死者有沒有存款在銀行的時候,我們就可以以繼承權(quán)糾紛為由,由任一繼承人到法院起訴其他繼承人,在法院立案后,申請法院查詢、調(diào)查被繼承人銀行存款等財產(chǎn)情況。
另外,在支付寶、微信等賬戶中的余額,還有購買的其他理財產(chǎn)品等等都是能夠被繼承的,可以通過銀行流水、短信、人民銀行等等渠道進行查詢。
從上面分析的種種情況來看,人過世前如果不好好安排自己的財產(chǎn),是會給親人帶來很多麻煩的,在現(xiàn)實生活中因遺產(chǎn)而引起糾結(jié)的例子并不少。
沒有立下遺囑,遺產(chǎn)的繼承只有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按照繼承法規(guī)定,法定第一順序繼承人為配偶、子女、父母;在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情況下,輪到第二順序繼承人,也就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由于繼承人太多,還會有遺產(chǎn)分割數(shù)額的爭論,所以立遺囑十分有必要,遺囑分兩種,一種是公證遺囑,需要履行一定的法律程序和繳納一定的費用;還有自書遺囑,自書遺囑不須到任何機關(guān)履行任何手續(xù),也無須他人做證,更不必繳納任何費用,只是要求遺囑人必須親筆書寫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