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20 01:42:41| 分類:
上海那些事|字號
黃浦江——上海人民引以為豪的母親河。她源起于上海青浦朱家角鎮(zhèn)淀峰鄉(xiāng)淀山湖,流經青浦、松江、
奉賢、
閔行、徐匯、盧灣、黃浦、虹口、
楊浦、浦東新區(qū)、
寶山11區(qū),至吳淞口注入長江,匯入浩瀚的東海。長113.4公里。她以寬闊的胸懷和豐潤的江水養(yǎng)育上海人民。經歷百年桑海變化,造就了華夏大地的一個通航,通商,凝聚著現(xiàn)代文明的國際大都市—上海。
黃浦江將上海分割為浦東和浦西二個區(qū)域,過去由于經濟和技術上的原因,寬闊的江面上沒有一座跨江的大橋,浦江二岸的人們過江都是借助船的擺渡。慢,危險且不方便,1947年上海埠有了輪渡,1949年上海解放后,多年以來,人民政府為了解決人們的出行過江問題,在沿江修建了眾多的輪渡線。但輪渡過江有班次,時間限定。上下班高峰時還好,十幾分鐘一班船,其他時段就要等半個小時才能有一班船。到了晚間10點或11點輪渡就停開了。尤其在暴雨,大霧,大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輪渡就必須停航。這給浦江二岸的居民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有一年上海輪渡站的艦橋上還發(fā)生過人多擁擠,推搡擠壓踩死人的事故呢。
因此交通出行的不便使上海人對居住在浦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那時不是有一句很流行的口頭禪“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么。這著實反映出當時上海人對浦東的真實感情。人們是多希望黃浦江上能架起一座橋啊。
隨著我國力的不斷增長和造橋技術的飛速提高,不斷完善,1991年,一座雙塔雙索斜拉橋—南浦大橋,飛越在浦江上空,改寫了上海市區(qū)江面上沒有大橋的歷史。這以后,浦江上的大橋如雨后春筍,一座座以各種優(yōu)美造型跨越在浦江上,猶如給美麗的黃浦江鑲上了一串璀璨的珍珠。到目前為止,已經鑲上10顆珍珠了。
1971年松浦大橋建成。(浦江第一橋) 改寫了黃浦江無大橋的歷史
1991年南浦大橋。(浦江第二橋)
是上海市區(qū)第一座跨越黃浦江的自行設計、建造的新穎的雙塔雙索面迭合梁斜拉橋。全長836米,全跨423米,在世界上已建成的同類型斜拉橋中名列第二。主塔高150米,主橋設6條機動車道,橋面總寬度為30.35米。兩岸引橋 全長7500米,工程總投資8.2億元,于1991年12月1日建成通車。
1993年楊浦大橋。(浦江第三橋)楊浦大橋是黃浦江上的第二座大橋,于1993年10月竣工通車,與南浦大橋遙相呼應,是內環(huán)線高架連接浦東與浦西的過江樞紐,總長為7654米,跨徑為602米,主橋長1172米、寬30.35米,共設6車道。楊浦大橋為雙塔雙索疊合梁斜拉橋。呈倒"Y"形的主橋塔高208米,鄧小平為楊浦大橋題寫的橋名鑲嵌在主塔三角區(qū)內。在世界同類型斜拉橋中雄居第一。
1995年奉浦大橋。(浦江第四橋)奉浦大橋于1995年10月26日竣工通車,是上海地區(qū)繼松浦、南浦、楊浦大橋之后黃浦江上的第四座大橋,是由奉賢縣與市有關部門和企業(yè)共同集資修建,用19個月的時間建成的。奉浦大橋是上海城市總體規(guī)劃中南北快速干道四號線公路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1997年徐浦大橋。(浦江第五橋)。徐浦大橋于1997年6月建成通車。是上海市區(qū)南部連接浦江兩岸的又一座斜拉橋,主橋全長1072米,橋寬35.95米,為雙向8車道。主塔呈"A"形,塔高217米,拉地它采用扇形平面布置,共30對240根。徐浦大橋是上海市外環(huán)線南端的過江點,是直接溝通滬寧、滬杭高速公路進入上海過江的交通樞紐,同時也是虹橋機場與浦東國際機場之間最便捷的連接通道。
2003年建成通車的盧浦大橋(浦江第六橋)。盧浦大橋于2003年6月28日正式通車,是上海黃浦江上繼南浦大橋、楊浦大橋、徐浦大橋、松浦大橋、奉浦大橋后投入使用的第六座大橋。它已成為21世紀上海的新地標。上海盧浦大橋在當今世界拱橋建造史上創(chuàng)下了許多令中國人自豪的“世界第一”。如跨度最大(550米);用鋼量最多(35000多噸);主拱截面積最大(高9米、寬5米) ;單件構件最重(860噸);江中跨拱肋吊裝最重480噸;現(xiàn)場焊縫最長(40000多米);現(xiàn)場焊接的鋼板最厚(100毫米);采用的造橋技術最多(融斜拉、懸索和拱橋工藝于一身);使用的16根水平索長度(760米)、直徑(180毫米)、拉力(1700噸)均為全球拱橋之最。江澤民為盧浦大橋題寫了橋名
2005年建成通車 松浦二橋(浦江第七橋)
于2005年12月28日上午10時30分合龍。這是跨越黃浦江的第七座橋梁,大橋跨度398米,全長為1公里,橋面設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每小時100公里。嘉金高速北起嘉定區(qū)A30(郊區(qū)環(huán)線高速)北段的嘉瀏立交橋處,南至金山區(qū)A4(莘奉金高速)西段:A5(嘉金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全長53公里,有4座跨河大橋,其中黃浦江大橋的施工是整個工程的關鍵節(jié)點。該橋是高速公路專用橋,地處松浦大橋上游1公里處,是繼松浦、南浦、徐浦等跨黃浦江的第七座大橋,同時也是黃浦江上游第一座大橋。嘉金高速黃浦江大橋跨度為398米,全長1公里,屬于連續(xù)梁橋結構,通航主跨徑為120米,通航高度大于等于13.8米。該橋橋梁為雙幅橋結構,單幅橋寬為16米,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為每小時100公里。該橋建成后將作為本市的又一條高速公路專用橋,將緩解松浦大橋的擁堵狀況,對完善上?!?53060”高速公路網(wǎng)、發(fā)揮該網(wǎng)的整體功能意義重大。
閔浦大橋 (浦江第八橋)
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雙層公路斜拉橋。總投資約25億元,全長4000米,主橋長1212米,主跨708米,一跨過江。閔浦大橋上
層按高速公路標準設計,雙向8車道,橋面寬40.5米,設計車速為120公里/小時;下層為一般公路,雙向6車道,橋面寬18米,
設計車速為60公里/小時。閔浦大橋工程東起浦江鎮(zhèn)魯陳路,沿姚家浜南側農田向西經過黃浦江,在浦西穿越市木材公司等
單位后,沿放鶴路向西止于龍吳路。該橋是上海黃浦江上繼松浦、南浦、楊浦、奉浦、徐浦、盧浦之后的又一座大型橋梁,
距上游奉浦大橋約8.8公里,距下游徐浦大橋約8.7公里。大橋建成后,閔行區(qū)浦江兩岸的浦江鎮(zhèn)和吳涇鎮(zhèn)之間寬達650米的
江面將不再成為兩岸交通的阻隔。閔浦大橋是跨越黃浦江的第8座大橋。
閔浦二橋(浦江第九橋)。
是一座公軌兩用一體化雙層特大橋,位于上海市黃浦江上游閔行-奉賢段,距下游奉浦大橋約1.7km。主橋為獨塔雙索面雙層斜拉橋,主跨251.4m,錨跨147m+38.25m,主橋總長436.65m。上層為二級公路,雙向4車道,橋面寬度18m;下層為雙線輕軌(上海軌道交通5號線閔奉段),最小功能寬度10m。
閔浦二橋,又名西渡大橋、滬閔路-滬杭公路越江工程,是在建的黃浦江上的一座公路、軌道交通兩用的雙層橋梁,于2009年建成。
松浦三橋(浦江第十橋)
2008年9月2日上午11點18分,上海黃浦江上游的車墩鎮(zhèn)境內數(shù)百米的江堤邊,彩旗紛飛,鞭炮齊鳴。隨著打樁船高起樁錘砰然落下,松浦三橋的第一根主橋墩基礎鋼管樁順利下沉,標志著松浦三橋越江工程正式開工。
松浦三橋位于黃浦江上游的松江區(qū)境內,全長1.65公里。橋面為雙向四車道,引橋兩端與松衛(wèi)路相接,總投資1.4億元,2009年底竣工。建成通車后,北面連接松衛(wèi)、北松公路可直達上海市區(qū),南連松衛(wèi)南路和滬甬公路可通江蘇、浙江等地,是松江區(qū)和金山區(qū)的重要交通樞紐,將為改善地區(qū)交通環(huán)境與投資環(huán)境、促進地區(qū)經濟發(fā)展發(fā)揮其重要作用。
( 以上照片均由網(wǎng)上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