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近點、再近點
清楚點、再清楚點
對焦、再對焦
哎呀,看不清楚啦
那就…難得“糊”圖吧~
買手機時,我們最關(guān)心的指標之一是,像素。選照片時,我們最先篩選的指標,往往是相片的清晰度。今天,小桃的這篇文章,要反其道而行,帶大家看看“模糊攝影”之美,并教大家給如何用手機拍出一張好看的“糊”圖。
首先,我們先來欣賞一組模糊攝影人像組圖。在“朦朧美”中初識這些“只可遠觀”的人像藝術(shù)。
以上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怎樣?是否別有一番韻味呢?
攝影,一定要越清晰越好嗎?
相信看到這里的你,心中一定已有了答案。
如果說,盡量清晰的去還原一個景象,是copy,那么模糊的拍攝手法,就是一種imagine,是拍攝者臆想的一種表現(xiàn)。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手法,拍出來的風(fēng)格、效果、以及給人的感受,也是不可相提并論的,可以說是各有千秋。
小桃個人比較偏愛后者——模糊的攝影手法。至于原因,概括下來可歸結(jié)為一段話的感受:
你是迷茫的詩,吟誦憂郁
你是走失的海,茫茫無盡
我不知世界原本的樣子
卻看出你眼中,它氤氳的眸
朦朧、憂郁、美麗
昏黃的街燈下,撐傘夜行的人,將去往何處
歲月如歌,不及你帶給我的溫暖
前路漫漫,一生、一世、一雙人
天旋地轉(zhuǎn),心不知所向何處
其實,我只是在飛舞,如秋日一只枯葉蝶
夜下燈將燼
念君何時歸
不安、不安
且安、且安
燈火初上,這城
不溫、不冷
前路崎崎,這心
不悲、不喜
好了,文藝抑郁范兒到此先告一段落,小桃想表達的是:正所謂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張攝影作品,其實都是由兩顆心構(gòu)成的。一是,拍攝者的內(nèi)心;二是,觀看者的內(nèi)心。也唯有這兩顆心產(chǎn)生共鳴與碰撞,這副作品才算是遇到了知音人,也就有了不同的心賦予它的獨特含義。
如果有和小桃一樣喜歡模糊攝影的朋友,接下來就可以繼續(xù)讀下去,跟隨小桃,一起了解模糊手機拍攝的小技巧~
1. 活用 “窗、水、霧、紗”
文章開頭的組圖,如果換成半透明的玻璃、模糊帶有水汽的窗戶、或者輕紗,都會有另一種模糊的視覺效果。窗戶和水珠,可以說是我們?nèi)粘I钪羞M行模糊拍攝最常用的道具了,也是模糊攝影的絕佳拍檔哦。
有些人調(diào)侃近視,說是“只要摘下眼鏡,整個世界都美好了?!蹦敲唇裉?,我們就要給照片戴上一層“眼鏡”,讓“糊”圖具有朦朧美。
這是張主體在玻璃里面的例子,霧霾天,窗外的高樓透過玻璃去看一片灰蒙蒙,而室內(nèi)紅色清晰的福春窗花則更為鮮明。
那么,主體在外面,又是一種什么情況呢?最好,在玻璃上撒上一層水珠吧~天然的降雨,亦最是自然。
原本普通的人、景、物,透過窗戶和水珠去看,朦朧的效果立馬顯現(xiàn),普通的場景也有了不一樣的意味。
而本身就簡單、干凈的背景,在窗、水的朦朧效果下,再加上一層冷色系濾鏡,立馬起feel!
當然,除了窗戶玻璃上的水珠,雨后地面形成的水洼,也是能營造出模糊的效果。模糊朦朧的背影,似夢中人,搭配上適合照片主題顏色的濾鏡及文字,這種style的“糊”圖,你喜歡嗎?
2. 模糊背景,巧拍“微距”
如果說我們最常接觸的“模糊攝影”是哪一種,恐怕就是微距拍攝了。與第一種借助水、玻璃等元素不同,這類圖片的拍攝重在模糊背景,極為細致、清晰的突出主題的細節(ji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距拍攝”。
微距拍攝需注意構(gòu)圖、光線、角度、對焦等要素,再加上一個手機外置“微距鏡頭”,效果立竿見影。
但當背景過雜時,為了避免主體被“搶鏡”,模糊背景則非常重要了。如下圖的花,雖然背景有一片這樣品種的花,但你的目光還是第一眼就聚焦到了它上面,這功勞,非模糊的背景莫屬。
一虛一實,一朦朧,一清晰。昆蟲世界的樂趣盡在圖中,畫面干凈了許多,也柔和了許多。
3. 虛實參半景,亦真亦幻
如果說,文章開頭的組圖是全虛,那這里就要講講“半遮半掩”的模糊虛化效果了。當一張照片全部模糊會因太過“近視”而表述不清,全部清晰又太過索然無趣時,半遮面的畫面模糊,可以讓你的作品別具一格。
光滑的地面、反光的地板,亦可制造出“水面倒影”的錯覺,再加上一定的后期,半虛半實亦真亦幻的效果還是非常棒的。
與“微距”拍攝反著來,近虛遠實,未嘗不是一種好的表現(xiàn)手法。
巧妙靈活的使用你手機相機里的“手動對焦”功能吧,通過讓焦點對焦不實,從而達到一種“故意”的模糊。
技巧操作方法: 手機設(shè)置—高級界面—手動模式—手動對焦—手動調(diào)節(jié)焦距—實現(xiàn)想要的畫面模糊效果。
4. 光線也可以很朦朧
昏黃的光線、霓虹燈,往往都是朦朧派的高手,有時,恰到好處的光線,一個不經(jīng)意的抓拍,畫面的模糊感就出來了~柔和的光線和朦朧的畫面感,往往讓人內(nèi)心安寧、平靜。
以上圖片均為自玩轉(zhuǎn)手機攝影比賽作品
5. 后期很重要,人為朦朧亦假亦真。
除了小桃說的以上4種類型的模糊手機攝影小技巧,最后一點,當然就是強大的后期了~很多手機拍照APP都帶有“虛化”效果,當然PS里的濾鏡也是可以的。對想要處理成“糊”圖的照片進行一定的后期處理,也可以達到模糊、朦朧的效果。
現(xiàn)在,我們來試驗一張吧~
用美圖秀秀的“背景虛化”功能對作圖背景進行了虛化,形成了模糊的背景效果,而距離鏡頭較近的一株杏花則未被虛化?;ㄖ筮叺囊寥吮秤?,仿若出現(xiàn)在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