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淫片aa毛片_日韩高清在线亚洲专区vr_日韩大片免费观看视频播放_亚洲欧美国产精品完整版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閱讀主題 - 豆腐寶典 - 貝太廚房 - 菜譜搜索, 家常菜譜, 美食論壇, 營養(yǎng)健康, 居家廚房
●燜制
把切成塊的豆腐放進(jìn)180度高溫的食用油煎至表皮稍硬、色澤金黃,然后炒香蒜茸、姜絲、菇絲、肉絲,加進(jìn)湯水和調(diào)料,放進(jìn)炸過的豆腐略燜成菜,即為芳香味濃的紅燒豆腐豆腐改炸為煎或飛水亦可。
●蒸制
將切成扁長方塊的豆腐、薄火腿片、冬菇片在碟上排上二三行,用中火蒸八分鐘,伴以熟青菜,撒上蔥花、胡椒粉,燒上熱油,淋上生抽等調(diào)味料,便是造型美觀、味道鮮美的“麒麟豆腐”。
●炸制
豆腐切成方塊或菱形塊,裹上干淀粉,放進(jìn)180度的熱油中炸至表皮酥脆,就可以制成各式脆皮豆腐菜式。把炸好的豆腐按長方形或方陣形、葵花形、山形等排在碟上,然后澆上芡或帶副料的芡,芡要稠些,便可烹制出各種味道的脆皮豆腐。
●煲制
經(jīng)過初步熟處理(炸、煎或飛水)的豆腐放在砂鍋內(nèi),加入蝦米、冬菇、鮮魷、帶子、蝦球、湯水、調(diào)料,制成海鮮豆腐煲。
●燴制
蒸熟的魚,拆肉去骨,與豆腐燴成“豆腐魚茸羹”,此羹香滑清鮮,四季皆宜。燴制時要配以菇絲、姜絲、韭黃等副料。
●滾制
豆腐魚頭湯”是家喻戶曉的傳統(tǒng)菜。它以氣味清香,滋味鮮甜,湯色奶白為特色。制作時注意:魚頭要煎透,用滾水,火要猛。

以上所說只是豆腐菜的基本制法,由此可演變出五花八門的美味菜式。另外,去除豆腐豆腥味有兩法:飛水,水溫約為90度,水溫過高豆腐成蜂巢不滑;也可用油炸。

豆腐焯水要訣
豆腐是豆?jié){用石膏煮成;北豆腐用鹽鹵煮成,經(jīng)壓榨成型。
豆腐和北豆腐都有豆腥味,北豆腐并有輕微的苦澀味。為除去異味,許多豆腐菜制作中的要決就是在烹調(diào)前都將豆腐放水里焯一下,這焯水大有講究,常見許多焯制的豆腐不是散碎就是中心出現(xiàn)空洞,不符合烹調(diào)的要求,這是沒有掌握豆腐焯水的訣竅。正確的方法是,將豆腐劃成大小一致的小塊,然后放在水鍋中,與冷水同時加熱,待水溫上升到90℃左右時,應(yīng)轉(zhuǎn)用微火恒溫,慢慢見豆腐上浮,手捏似有一定牢度時撈出,浸冷水中。焯豆腐的水一開、火一旺,就易使豆腐中心出現(xiàn)孔洞。

1、番茄豆腐
原料: 番茄500克,豆腐一塊, 蔥2根,油、糖、味精、鹽、 生粉、茄汁適量。
制作: 豆腐切小塊,蔥洗凈切段, 番茄去蒂切件。豆腐入滾水中略滾 后撈起瀝干水分。起油鍋,下蔥爆香,加入番茄爆炒片刻后放入豆腐煮8分鐘,調(diào)好味,加入茄汁, 埋芡加入蔥即可。

2、毛豆煎臭豆腐
原料:毛豆150克,臭豆腐兩塊。
制作: (1).臭豆腐洗凈,切成小塊,瀝干水分。毛豆剝殼去衣。油鍋燒熱,將臭豆腐下鍋炸至金黃撈起。(2).鍋內(nèi)留少量油,燒至八成熱,下毛豆翻炒至熟,再將臭豆腐倒入加少許水,加鹽、味精,待湯汁收干后裝盤即可。

3、蝦米拌豆腐
原料: 嫩豆腐500克,蝦米50克,醬油10克,蔥姜末5克,精鹽2.5克,味精2克,芝麻油20克,紅油5克。
制作 : (1).嫩豆腐切成1.2厘米見方的丁,開水浸燙數(shù)次,瀝干水分,晾涼裝盤。
(2).蝦米用沸水燙一下,放入碗中,加入醬油、精鹽、味精、紅油、芝麻油、蔥姜末拌勻,澆在豆腐丁上即可。

4、三鮮豆腐
原料: 豆腐500克,熟火腿50克,蘑菇25克,冬筍25克,蔥花10克,胡椒面1克,精鹽6克,味精1克,鮮湯250克,芝麻油10克,清豬油50克。
制作: (1).豆腐切成2.5*2.0*0.7厘米的片,放入沸水中燙一下?lián)破?,同時加精鹽1克,然后將豆腐漂入清水中;熟火腿、蘑菇、冬筍均切成小薄片。
(2).炒鍋置中火上,下豬油燒至八成熱,放入瀝干水分的豆腐片、熟火腿、蘑菇、冬筍、鮮湯、精鹽、胡椒面、味精,燒沸后用濕淀粉勾芡,加蔥花,淋入芝麻油,推勻起鍋即可。

5、熗豆腐
原料: 豆腐4塊,嫩豆角50克,西紅柿50克,木耳少許,蔥末、姜末、精鹽、味精、花椒油、香油各少許。
制作: (1).豆腐、嫩豆角、西紅柿、木耳切成?。?strong style="COLOR: #ffa34f">豆腐和豆角用開水焯透,撈出,瀝干水分,裝盤備用。 (2).將蔥、姜末、精鹽、味精、西紅柿、香油、花椒油、木耳都和在一起,倒在焯好的豆腐、豆角盤里,拌勻即可。

6、蘑菇燉豆腐
原料: 嫩豆腐4塊,鮮蘑菇50克,筍片25克,醬油、精鹽、料酒、味精、清湯、香油各適量。
制作: (1).豆腐切成小塊,放入冷水鍋內(nèi),加少許料酒,用旺火煮至豆腐周圍有小洞時,把煮豆腐的水去掉。(2).豆腐內(nèi)加入筍片、鮮蘑菇、醬油、精鹽和清湯(以沒過豆腐為準(zhǔn)),用小火燒20分鐘,撒入味精,淋入香油即可。

7、雪花豆腐
原料: 嫩豆腐200克,雞里脊肉25克,雞蛋清5只,熟火腿10克,紹酒5克,精鹽4克,味精1克,干淀粉15克,濕淀粉15克,雞清湯300克,熟豬油150克。
制作: (1).嫩豆腐去皮切小塊,在開水鍋中焯一下,撈出;熟火腿切成細(xì)末;雞里脊肉去筋,剁成茸,放入碗中,用清水(3克)攪散,加入紹酒、精鹽(2克)、味精(半克)、干淀粉攪勻;雞蛋清放入盆內(nèi),用筷子用力向一個方向快速攪打成雪白的蛋泡糊,倒入盛雞茸的碗里攪拌均勻成雞茸糊。
(2).炒鍋里放雞清湯、豆腐,旺火上燒開,加入精鹽、味精,燒到豆腐入味,用漏勺撈出,放入碗里;原鍋湯汁再煮開,用濕淀粉勾成薄芡,慢慢下入雞肉茸糊,同時不斷用勺推拌并加入豬油(以免燒糊),待雞茸糊熟后,即下豆腐拌和,出鍋裝盆,撒上火腿末即可。

8、炒豆腐松:
原料: 老豆腐500克,醬瓜40克,醬姜35克,蝦米15克,蔥花10克,醬油5克,白糖1克,精鹽3克,味精2克,芝麻油5克,花生油70克。
制作: (1).老豆腐切成大塊,放入開水鍋中,加入1克鹽,加蓋,在中火上將豆腐燒到起孔,撈出,放入盆里,劃上幾刀,瀝干水分,片去表面老皮;醬瓜、醬姜用冷水浸泡,漂去咸味切成細(xì)絲;蝦米切成細(xì)末。
(2).炒鍋置中火上,放入50克花生油,燒熱,下豆腐,用鐵勺不斷煸炒,到豆腐干燥呈金黃色時,下入醬瓜絲、醬姜絲、蝦米末、蔥花,煸炒出香味后,再加入花生油、醬油、精鹽、白糖、味精煸透入味,淋上芝麻油即可。

9、麻醬拌豆腐
原料: 嫩豆腐150克,芝麻醬50克,榨菜末50克,白糖5克,精鹽4克,味精3克,芝麻油25克。
制作: (1).豆腐切成一厘米半見方的丁,投入沸水鍋內(nèi)略燙,撈起,濾去水分。
(2).芝麻醬用芝麻油化開,放入精鹽、榨菜末、白糖、味精拌勻,澆在豆腐丁上即可。

10、家常做法
材料:豆腐、半肥瘦豬肉、青菜(按各個喜好,我通常選小白菜)油、鹽、醬油適量。
做法:將青菜鋪底,然后是豆腐(切薄),最上面是剁成肉碎的豬肉,撒上一點鹽和油。放進(jìn)鍋里蒸,好的時候再淋一些醬油就可以吃了。

11、巧蒸香辣豆腐
主料:豆腐
輔料:泡椒、香菜、蔥、姜、蒜
調(diào)料:鹽、雞精、白糖、醋、蠔油、香油、桂皮、香葉
烹制方法:
(1)、將桂皮和香葉用水泡一會備用,粉碎機中加入泡椒、蔥、姜、蒜、白糖、醋、雞精、蠔油以及泡香葉和桂皮的水打成汁待用,切一些香菜、蔥、泡椒;
(2)、將豆腐切成大塊放入盤中,倒入打好的汁,淋少許油香入蒸鍋蒸15-20分鐘,取出后撒上香菜、蔥花和泡椒圈,燒少許熱油澆在上面即可。
特點:香辣味厚,豆腐滑嫩。

12、麻婆豆腐
原料:黃豆嫩豆腐,黃牛肉,菜油,蒜苗,辣椒面,花椒面,豆豉,醬油,濕淀粉,精鹽,鮮湯。  
制法:將豆腐切成 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入溫開水中略焯,取出瀝水;牛肉剁成末,蒜苗切成 1厘米長的小段;炒鍋加油燒熱,下牛肉末炒散,至顏色黃時,加豆豉,精鹽,醬油同炒,再放辣椒面炒勻,加鮮湯,下豆腐塊同燒一會兒,最后放入蒜鹽;用濕淀粉勾芡,澆少許熟油,出鍋裝盤,撒上花椒面即可。  
特點:汁色紅亮,豆腐嫩燙,麻辣味厚,肉末酥香。

13、金銀豆腐
原料:豆腐150克,油豆腐100克,草菇(罐頭裝)20只,蔥2根,水100克,湯料(粉狀)15克,醬油15克,砂糖4克,蔥油4克,淀粉少許調(diào)成漿狀。
制法:豆腐與油豆腐均切為2厘米見方的小塊,鍋中加水,待沸后加入湯料、豆腐、草菇、醬油、砂糖等,共煮10分鐘左右,加淀粉漿勾芡盛入碗中,周圍倒入蔥油,表面撒上蔥段。

14、核桃豆腐
原料:豆腐250克,雞蛋2個,面粉50克,色拉油500克,高湯500克,鹽、淀粉、胡椒粉、味精、核桃仁各適量。
制法:將豆腐用勺子擠碎,打入雞蛋,加鹽、淀粉、豆粉、胡椒粉、味精拌勻,作20個丸子,每個丸子中間夾一個核桃仁,色拉油上旺火燒至五六成熱下丸子炸熟即成。

15、琵琶豆腐
原料:南豆腐150克,瘦豬肉末100克,雞蛋2個,淀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蔥、姜各適量,火腿絲、水發(fā)冬菇絲少許,紅葡萄酒100克,高湯500克。
制法:將豆腐在沸水中焯后搗成泥,與肉末、蛋汁、淀粉、鹽水、料酒、胡椒粉、味精攪打至粘稠,放入蔥、姜、水?dāng)噭?,再放入少許香油拌勻,用10個羹匙,每個抹少許油分別盛入豆腐糊,上放火腿絲、冬菇絲,上鍋蒸透,取出后去羹匙,將制好的豆腐丸擺在盤中。高湯燒沸,放入紅葡萄酒,再沸時澆在琵琶豆腐上即成。

16、雪菜豆腐
原料:豆腐200克,雪里蕻100克,精鹽、蔥花、味精適量,色拉油50克。
制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后切為1厘米見方的小丁,雪里蕻洗凈切丁。鍋上旺火燒熱,放入蔥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后放適量水,待水沸后放入雪里蕻、豆腐丁,改小火燉一刻鐘,加精鹽、味精即可食之。

17、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對,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醬35克,味精3.5克,骨頭湯10克,紅油15克,花椒粉0.5克,濕淀粉30克,蔥2根,姜10克,蒜頭2瓣。
制法: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丁,裝入容器內(nèi),倒入1000克開水,浸泡10分鐘左右,倒入漏勺瀝水。蔥,姜,蒜頭洗凈,切成細(xì)末。鍋置旺火上燒熱,加素油50克燒熱,下肉末炒散至轉(zhuǎn)色,加入蔥姜蒜末,炒出香氣,放入豆瓣辣醬,炒出紅油。豆腐丁下鍋,加入骨頭湯,味精,燒開后用濕淀粉勾芡,淋入50克素油,轉(zhuǎn)動鍋子,用湯勺輕輕推幾下,淋入紅油,撒上花椒粉,出鍋裝深湯盆上席。
特點:色澤金紅,麻辣味濃,鮮香可口。
關(guān)鍵:燙豆腐丁的水要開,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裝盤后不會出水。

18、一品豆腐
材料:嫩豆腐(250克)、綠葉菜(少許)、雞肉(60克)、味精(少許)、雞蛋(3只)、精鹽(少許)、水發(fā)竹蓀(40克)、胡椒粉(少許)、雞湯(1碗)
做法:
(1)、將豆腐攪爛成茸,用細(xì)篩濾過;雞肉用刀背捶成雞茸,放少許水使之化開,撈去雞筋,并入豆腐內(nèi);將雞蛋除去蛋白打散 。
(2)、將以上用料拌和,加鹽,味精,胡椒粉,倒入盆內(nèi)鋪平(盆上先抹些油,以免豆腐與雞茸粘住),面上用些有色彩的葷素用料(可自行酌定),做些花草,樹木或其他圖案加以點綴.然后在食用前七分鐘上籠蒸。
(3)、在熱的雞湯內(nèi)加上竹蓀,綠葉菜,再將蒸好的豆腐倒入其中即好。

19、泰式炸豆腐
原料:豆腐1塊,炒脆花生80克,油600克。酸甜汁料:水14杯,糖1湯匙,青檸汁2茶匙,紅椒粒1茶匙。
做法:
(1)、酸甜汁煮法:水煮滾后放入糖,慢火煮成漿狀,加入青檸汁、紅 椒粒即成。
(2)、炒脆花生用刀壓至細(xì)碎。
(3)、豆腐用鹽抹勻,壓去水分,切條,放入滾油中,大火炸至金黃色撈出,去油。
(4)、炸豆腐上碟,灑上花生,拌或蘸酸甜汁進(jìn)食。
心得:青檸汁可用檸檬汁代替,花生放鍋中慢火炒香,除去花生衣即成炒脆花生。

20、口袋豆腐
原料:豆腐750克,冬筍50克,菜心50克,食用堿10克,熟菜油500克,肉湯500克、奶湯500克,胡椒粉2克,料酒10克,川鹽3克,味精1克。
做法:將豆腐去皮,切成6厘米長、2厘米見方的條,共30條。冬筍切成骨牌片。菜心洗凈。用炒鍋兩口,分置于兩個火爐上,其中上鍋放入沸水500克、加食用堿保持微沸。另一鍋放熟菜油燒至七成熱(約175℃),將豆腐條分次放入,炸呈金黃色撈出,放入堿水鍋內(nèi)泡約4分鐘,撈起放入清水中退堿,然后再第二次放入堿水鍋中泡約5分鐘后,用清水再漂。將炸泡好的豆腐再在沸水中過一次,并用肉湯氽2次。將奶湯入鍋中燒沸,加冬筍、胡椒粉、料酒、川鹽燒沸后,下豆腐條、菜心、味精,起鍋盛入湯碗即成卜。

21、雪花豆腐
原料: 嫩豆腐200克。 水香蕈15克、蘑菇25克、松子仁5克、瓜子仁5克、熟火腿15克、熟雞脯肉50克、蝦仁5克。雞清湯200克、紹酒20克、克鹽10克。味精2克、淀粉15克、熟豬油75克。
做法 : 豆腐片去老皮、批成薄片、再切碎放入碗中,用熱水燙去黃腥味,將水香蕈與蘑菇等配料均切成屑,蝦仁用調(diào)料拌和上漿。炒鍋上火,舀入雞清湯,投入各種配料屑,再把豆腐瀝水后倒入,加入精鹽、紹酒、味精、燒沸后用水淀粉勾芡,淋入熟豬油燒沸、起鍋盛入碗中。炒鍋上火燒熱,放油燒至四成熱(約88℃),投入蝦仁拉油,至乳白色時倒出,撒入豆腐中即成。
特點: 形似雪花,鮮香獨特,營養(yǎng)豐富,堪稱豆腐菜中珍品。

22、拔絲奶豆腐
原料:奶豆腐改刀成小塊,糖(炒糖用),面粉、蛋清(掛糊用),油
做法:
(1)、奶豆腐在下鍋炸時,一定要用蛋清和面粉掛糊,將原料奶豆腐裹住,術(shù)語叫掛糊吧。
(2)、在油燒到七成熟時,將已掛好糊的奶豆腐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
(3)、炒糖汁,這是最重要的一步,決定你的拔絲品是否能拔出長長的、持久的絲來。鍋內(nèi)要放干凈底油,中火加熱,加入白糖,用勺不斷攪動,使糖受熱均勻,炒至糖呈淺黃色,泡沫變大時,將鍋端離火口,使泡沫變小,顏色加深。用勺舀起糖汁往下倒,能成一條線狀。這時迅速將已炸好的奶豆腐下鍋翻動,使糖汁裹勻奶豆腐。注:糖量與原料的體積比例為1/3。
注意:糖汁炒好后,倒入的原料一定要熱,如果原料不熱,會使糖汁變涼,就拔不出絲來。因此,做拔絲菜時,應(yīng)用兩個炒鍋,一個用來炒糖汁,一個用來炒主料。這樣易保存主料溫度,以掛勻糖漿。
做拔絲奶豆腐的小竅門:做拔絲菜不可用急火,以免糖漿過火,碳化,這樣做出來的拔絲食物口味是發(fā)苦的。如在糖漿中加少許蜂蜜,風(fēng)味尤佳,呵呵~~好甜哦~~

23、家常豆腐
原料:北豆腐4塊,肥瘦豬肉150克,豬肉150克,豆瓣醬50克,青蒜100克,醬油50克,料酒25克,味精5克,淀粉25克,湯150克。
做法:
(1)、豆腐切成1寸半見方,1分半厚的片,青蒜剖開切段;
(2)、燒熱鍋,注入油,油熱后吧豆腐煎成兩面焦黃色取出,下入肉片炒熟,再加豆瓣醬炒酥,加入醬油、湯、料酒、豆腐,小火入味,再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放入青蒜即可。

24、鏡箱豆腐
原料: 小箱豆腐350克。 瘦豬肉150克、大蝦仁50克、冬筍25克、水發(fā)冬菇15克。紹酒25克、蔥15克、姜10克、鹽7.5克、醬油15克、白糖5克、番茄醬10克、豬肉湯100克、淀粉15克、熟豬油15克、芝麻油15克、豆油450克(實耗油75克)。
制法: 將豬肉斬成茸,加紹酒、蔥姜汁、精鹽拌和上勁。豆腐切成長5厘米、寬3厘米、厚3厘米的長方塊,下八成熱(約200℃)的油鍋中,炸至豆腐外表起軟殼、色呈金黃色時,撈出瀝油,侍冷卻后在每塊豆腐中間挖去嫩豆腐,然后裝入肉餡,再在肉餡上面橫嵌一只大蝦仁。炒鍋上火燒熱,舀入豆油,放入蔥末煸香,再放入冬菇、筍片略煸,將鏡箱豆腐肉面朝下排入鍋中,加入紹酒、醬油、白糖、番茄醬、豬肉湯。精鹽,燒沸后加蓋,移小火上燒6分鐘,再置旺火上加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入熟豬油和芝麻油,將蝦仁朝上裝入盤中即成。
特點:色澤桔紅光亮,豆腐細(xì)膩味醇,肉餡鮮嫩,葷素兼優(yōu),老少皆宜。

25、三鮮豆腐火鍋
原料:嫩豆腐1250克,黑魚500克,海米25克,夾心豬頭250克,水發(fā)香菇50克,冬筍150克,塔菜心250克。 調(diào)料選用:黃酒25克,精鹽10克,味精5克,蔥姜末30克,豬油50克,肉湯1250克。
制法:
(1)、用刀將嫩豆腐剖成3厘米見方的塊,放入搪瓷盆內(nèi),加少量清水,放進(jìn)冰箱(-18度)內(nèi)速凍,5小時后即成凍豆腐。取出自然化凍待用。
(2)、塔心菜洗凈,瀝干水分;冬筍削去毛衣,切成3厘米長、1.5厘米寬的薄片;香菇剪去根、蒂洗凈;海米洗凈后放入碗內(nèi),加黃酒(5克)、清水(25克),上蒸籠蒸30分鐘,取出待用。
(3)、將黑魚刮去鱗,開膛挖去內(nèi)臟,去腮洗精斬去魚頭,剔除脊背骨,成精魚肉條。在切成長3厘米、寬1.5厘米的薄片,放入盤中。
(4)、燒熱鍋,放開水和凍豆腐,燒滾后,倒入漏勺,瀝去水分;熱原鍋,去水下入豬油、蔥、姜末熗鍋,烹黃酒,加肉湯、夾心肉塊,煮熟后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1.5厘米的薄片;將黑魚頭、脊背骨放入原湯中,燒滾15分鐘,即用漏篩濾去魚渣,棄之不用,再放香菇、肉片、海米、魚片、凍豆腐塊、冬筍片,燒滾后,撇去浮沫,加鹽、味精、黃酒,倒入火鍋內(nèi),最后放塔菜心,即可上桌,點燃火鍋食用。
成品特色:豆腐鮮香,肉醇不膩。

26、珍珠豆腐
原料:石膏豆腐2塊(500克),水發(fā)金鉤10克,鮮豌豆25克,水發(fā)蘭片25克,熟火腿50克,水發(fā)香菇25克,鮮菜100克,化雞油25克,化豬油100克,3個雞蛋蛋青。胡椒0.5克,精鹽5克,水淀粉30克,味精1克,奶湯300克。
制法:先把豆腐放入絲籮篩中攪散,過濾去渣不用,將豆腐泥裝入碗中。雞蛋清放入一碗中,用力打成蛋泡,將鹽3克,水淀粉15克,味精0.5克同蛋泡,豆腐泥攪勻,加入豬油75克繼續(xù)攪勻即成豆腐糝?;鹜?,金鉤,蘭片,香菇切成豌豆大的粒,鮮豌豆鮮菜洗干凈,用開水過一下。用火腿,金鉤,蘭片香菇粒各1/3放在豆腐糝內(nèi)攪勻。用干凈的濕紗布鋪在蒸籠上,把豆腐糝做成4個均勻的圓球放在上面,在圓球上面均勻的按上豌豆啊金鉤啊火腿啊蘭片啊蘑菇啊。蒸個10分鐘就可以了。把炒鍋放中火下豬油燒到6成熱,將鮮菜煸炒一下鋪在盤子中。蒸熟的豆腐放在上面。鍋中加奶湯,加剩下的胡椒,精鹽,下水淀粉勾成小二流芡,起鍋的時候加雞油,淋在豆腐上。
這個菜很不錯的哦。色澤美觀,細(xì)嫩鮮香,清淡可口。哈哈。大家可以回家做做

27、豆腐
原料: 黃豆,水,葡萄糖酸內(nèi)酯,國內(nèi)的化工原料商店或香精香料商店都有賣的,白色結(jié)晶,類似粗鹽。分子式:C6H10O6 。
做法:
1)如果你有豆?jié){機,真的就是不難了。
豆?jié){的濃度為:黃豆:水=1:15(不能比這更?。?
豆?jié){煮開后,晾涼。
把內(nèi)酯用一點水溶化后,倒入豆?jié){,趕快攪拌均勻。我的比例是700ml豆?jié){,加1茶匙內(nèi)酯。
豆?jié){隔水加熱,或蒸,豆?jié){溫度達(dá)到80℃左右保持15分鐘即凝固。
2)剩下來的程序就是打鹵了。
原料:水發(fā)的黃花菜、木耳,雞精,雞蛋(一個)
做法:一粒八角大料嗆鍋,加入花菜木耳略炒,放適量水、鹽、一塊雞精。開鍋后,勾欠,撒蛋花,關(guān)火。
豆花盛一大碗內(nèi),澆鹵,另用腐乳汁,麻醬(花生醬)汁調(diào)味。
另外,化工原料商店的人告訴我,用白醋可以替代內(nèi)脂點豆腐。我沒試過。

28、出汁豆腐
原料:豆腐塊、干香菇、茄子、柿子椒、白蘿卜泥20克、面粉100克
做法:1)、干香菇泡熱水,長茄子由尾端開始切十字刀花,柿子椒橫切一半。
2)、把香菇、豆腐、茄子粘面粉在熱油中炸3分鐘起鍋。
3)、裝進(jìn)碗中,淋上調(diào)味料和蘿卜泥即成。
特點:口味素淡適宜,頗具日本素菜的美味。

29、青椒炒豆腐
原料:白玉內(nèi)酯豆腐1盒,青椒50克,胡蘿卜50克。
調(diào)料:花生油50克,豆瓣辣醬10克,甜面醬5克,醬油、糖、味精、蔥花、蒜片、姜絲適量。
制法:(1)、將豆腐洗凈后切成小方片;將青椒、胡蘿卜切片后在沸水中焯燙一下,撈出控干備用。(2)、鍋架火上,放油燒熱后下蔥花、蒜片和姜絲,炒出香味后投入豆腐,反復(fù)煸炒至豆腐水分快干時,加入豆瓣辣醬、甜面醬、醬油、糖和青椒、胡蘿卜片,繼續(xù)煸炒入味,見鹵汁不多時,放上味精拌勻即可出鍋。這種屬于熟炒豆腐的做法一般采用青椒、青蒜菜香辛味濃郁、質(zhì)地脆嫩的蔬菜做配料。配料以切絲為主,也可切成條或小薄片,但絲不宜細(xì),條不宜粗,片不宜薄,否則影響熟炒成品菜的鮮香味、形態(tài)和口感。
熟炒豆腐大都不掛糊,起鍋時勾薄芡,但也有像青椒炒豆腐用豆瓣辣醬和甜面醬等調(diào)料熟制而不勾芡的。熟炒菜的特點是略帶醬汁,口味濃香。

30、家常豆腐的做法:
做法一:
(1)、切好一斤水豆腐,一定不要切爛呀!
(2)、豆腐切好以后最好拿開水焯一下,去掉豆腐的豆腥味呵!
(3)、油燒熱,先放入花椒,稍微炸炸。
(4)、小心的順鍋放入豆腐,進(jìn)行油炸。
(5)、放鹽,鹽要放早一點,不然沒味。
(6)、要時刻注意火的大小,千萬別把豆腐燒焦了。
(7)、當(dāng)感覺到豆腐一面已經(jīng)變黑時,翻邊,繼續(xù)燒。
(8)、加入醬油和味精。
做法二:較復(fù)雜
原料:
豆腐200克,水發(fā)黑木耳10克,冬筍片15克,青、紅菜椒各一個,豬肉片(肥瘦均要)35克,植物油75克,陴縣豆瓣醬20克,味精1克,鹽1克,醬油12毫升,料酒6毫升,胡椒粉0.2克,蛋清5克,淀粉5克,蔥段8克,姜片5克,蒜片10克,雞蛋一個,白糖少許。
做法:
準(zhǔn)備階段:
(1)、 將冬筍切成薄片狀;木耳、菜椒切成三角狀。
(2)、 溝芡:將味精、鹽、胡椒粉、白糖、淀粉溝對成芡汁。
(3)、 豬肉切片加鹽、料酒、淀粉、蛋清攪拌。
下鍋:
(4)、 南豆腐切成三角塊,放入8成熱油中炸至金黃色取出待用(一般不宜做好了放置冰箱里待用,最好現(xiàn)做)。后將肉片放入先前的油里炸片刻即撈出。
(5)、 鍋上火入油,待油熱時下肉片炒熟,加豆瓣醬、姜片、蒜片、木耳、冬筍、菜椒等炒出香味再加入老湯(家庭一般用清水)攪拌,下入豆腐及肉片及蔥段,燒片刻入味后用水淀粉勾芡翻抄起鍋。
色澤:略帶紅色,青紅交替。
特點:口感嫩滑,香氣四溢,略帶辣味,葷素兼優(yōu),老少皆宜。

31、川菜:麻婆豆腐
這是一道著名的四川特色菜。相傳清朝同治年間,四川成都北門外萬福橋邊有一家小飯店,女店主陳婆善于烹制菜肴,她做的豆腐麻辣鮮香、味美可口,十分受歡迎。因陳婆臉上有麻子,所以人們便稱它為麻婆豆腐
材料:黃豆嫩豆腐300克,黃牛肉、菜油、蒜苗各100克,辣椒面、花椒面各15克,豆豉、醬油、濕淀粉各20克,精鹽10克,鮮湯200克。
制法:(1)、將豆腐切成1厘米見方的小丁,放入溫開水鍋中略焯,取出濾水。牛肉剁成末,蒜苗切成1厘米長的小段。
(2)、炒鍋加油燒熱,下牛肉末炒散,至顏色發(fā)黃時,加豆豉、味精、醬油同炒,再放辣椒面炒勻,加鮮湯,下豆腐塊同燒一會兒,最后放入蒜苗,用濕淀粉勾芡,澆少許熟油,出鍋裝盤,撒上花椒面即成。
本菜特點:麻、辣、酸、嫩。

32、徽菜:瓤豆腐
豆腐是安徽鳳陽地區(qū)的一款名菜。據(jù)說此菜為鳳陽某集鎮(zhèn)黃家小飯店的廚師所創(chuàng)。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家貧,特別喜歡吃瓤豆腐,久吃不厭。待他當(dāng)了皇帝之后,這道菜也就成為宮廷宴席上的一款名菜,從此身價百倍,名揚江南。
材料:潔白嫩豆腐500克,精腿肉100克,蝦仁、紹酒、白糖各50克,姜末5克,味精1.5克,精鹽4克,醋15克,豆油1000克,麻油少許,鮮湯150克,濕淀粉15克,雞蛋3個,綠豆粉10克。
制法:(1)、將精腿肉斬成肉末,加鹽、味精、姜末、蝦仁拌勻成餡料。將豆腐切成5厘米見方的12小塊,入開水鍋焯一下使豆腐硬結(jié),撈出后在每塊豆腐中間挖一個凹陷,塞入肉餡成坯。
(2)、取雞蛋清打成泡末狀,加綠豆粉拌成飛糊。
(3)、炒鍋上旺火,下油燒至四五成熟,將豆腐夾肉生坯分別滾上飛糊,下油鍋炸至豆腐外表起軟殼,呈金黃色,撈出裝盤。
(4)、炒鍋內(nèi)留油少許,加糖、醋、紹酒、鮮湯燒開,用濕淀粉勾薄芡,淋麻油,澆在豆腐上即成。
本菜特點:制法別致,色澤金黃,外脆內(nèi)嫩,酸甜可口。

33、蘇菜: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淮揚地區(qū)的一款傳統(tǒng)名菜。傳說在乾隆年間,揚州梅花嶺右側(cè)天寧寺有一位名叫文思的和尚,善制各式豆腐菜肴。據(jù)說當(dāng)年乾隆皇帝品嘗過此菜后大為贊賞,這菜還一度成為清宮名菜。因該菜為文思和尚所創(chuàng),人們便稱它為文思豆腐。
材料:嫩豆腐300克,熟火腿絲40克,冬菇絲25克,冬筍絲、綠葉菜絲各50克,雞湯600克,清湯200克,精鹽5 克,味精1.5克,雞油少許。
制法:(1)、將豆腐切成4厘米長、1厘米寬的豆腐絲,入開水鍋中略焯,去除豆腥味,使豆腐絲不易弄碎。
(2)、炒鍋上火,加入雞湯和清湯,下豆腐絲、筍絲、冬菇絲,燒沸后撇去浮末,加鹽、味精,放火腿絲和菜絲稍燴一下,即可出鍋倒入湯碗內(nèi),淋入雞油即成。
本菜特點:色澤美觀,豆腐白嫩,湯味鮮美
此外,還有魯菜的泰安三美豆腐、浙菜的沙鍋魚頭豆腐等風(fēng)味各異的豆腐做法。它們在給人們提供營養(yǎng)的同時,也給人們以美味的享受。

34、西瓜汁豆腐
材料:西瓜1塊,內(nèi)脂豆腐1/8塊
做法:用榨汁機或用勺子擠,將西瓜榨出汁,將內(nèi)脂豆腐在水中煮沸,撈出后放入西瓜汁中。
35、奶汁豆腐
材料:牛奶、豆腐、糖少許
做法:將豆腐切成小塊,牛奶煮沸,再把豆腐塊放入牛奶中煮沸,加適量的糖或鹽即可。
36、酸奶豆腐
材料:豆腐、酸奶、草莓醬
做法:將豆腐切成均勻的片,放入開水中煮沸后冷卻,撈出擺盤,再淋上酸奶和草莓醬。(色澤鮮艷,品味香甜)
37、水果豆腐
材料:豆腐、香蕉、草莓
做法:豆腐煮沸后撈出擺盤,將香蕉草莓分別切碎,放在豆腐上。
38、翡翠豆腐
材料:豆腐、黃瓜或其它蔬菜、鹽、芝麻醬
做法:將黃瓜榨汁放入碗里,豆腐碾碎加黃瓜汁、少許淀粉、芝麻醬攪拌,入鍋蒸5-10分鐘。
39、三鮮豆腐(或魚泥豆腐
材料:豆腐、蝦仁、鮮蘑菇(煮爛了的)、雞肉泥
做法:將所有材料切碎,加鹽攪拌均勻,入鍋蒸10分鐘左右,熟后淋點香油,撒點蔥末。
40、兩色豆腐
材料:血豆腐、豆腐、雞湯、淀粉、蔥末
做法:將豆腐切成小塊,放入開水中煮沸,撈出入盤。在鍋中放雞肉湯、淀粉、蔥末邊煮邊攪,煮到粘稠狀后加鹽淋在豆腐上。
41、太陽豆腐
材料:豆腐、鵪鶉蛋、胡蘿卜泥、淀粉、蔥末
做法:把豆腐切成圓柱體,在中間挖一個圓洞,鵪鶉蛋打入小圓洞中,將胡蘿卜泥圍在豆腐旁,放入蒸鍋蒸10分鐘取出。油加熱后,將蔥末炒香,加鹽水淀粉攪成細(xì)稠狀,淋在盤中。如果加一點李錦記的鹵水汁,味道更鮮。
42、豆腐軟飯
材料:豆腐、米飯、肉湯、紫菜、胡蘿卜、香蔥
做法:豆腐切塊,胡蘿卜切碎,將所有材料放入鍋中煮熟即可。
43、豆腐丸子
材料:豆豆廚雞蛋豆腐一小塊,豬肉里脊,茡(zì)薺(qí),小香蔥、姜末
做法:1、將所有材料都切碎,混合均勻,加一點鹽,一點雞味鮮,再加一點點一點點水,用手團(tuán)成丸子,放入盤中,放入蒸鍋蒸8分鐘。千萬不能用水煮,容易煮散。
2、把煮好的丸子放到小碗里,再到鍋里放入一點水和蒸熟之后剩出來的湯,開鍋后放入一點水淀粉,攪動。起鍋前撒上小香蔥或者香菜,把湯淋在豆腐丸子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40種超好吃的豆腐做法??!
豆腐做法大全
美味豆腐大會
50道幼兒食譜制作方法(味道好極了)
34種家常豆腐的做法!??!
¤.教你做80道豆腐宴.做出美味吃出健康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wù)
分享 收藏 導(dǎo)長圖 關(guān)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xù)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quán)!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lián)系客服!

聯(lián)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