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普通話有而長沙方言沒有:[?]“[y?55]約”、[?]“[?214]耳”、[ou]“[thou55]”偷、[a?]“[pa?55]幫”、[??]“[p??55]崩”、[u?]“[khu?55]空”、[iou]“[liou55]溜”、[ia?]“[?ia?55]湘”、[i?]“[t?i?55]京”、[uo]“[kuo55]郭”、[uɑ?]“[t?uɑ?55]莊”、[u??]“[ueng55]翁”。
3.[n]在普通話中既可以作聲母存在,如“[nan35]南”,又可以作韻母中的韻尾存在,如“[x?n214]很”。但是在長沙方言中,[n]就不同于普通話中既可作聲母又可作韻尾的用法。[n]不作聲母,除韻尾外,也可以自成音節(jié),單獨作韻母。[6]例如,[n41]你。
(二)長沙方言韻母辨正
1.[n]和[?]的不分
在普通話中,前鼻音和后鼻音是有區(qū)別的,例如“[in55]陰”和“[i?55]鷹”。但是在長沙方言中,韻母為[-ng]大多讀成[-n]。例如,長沙方言中“[in]”和“[i?]”是不分的,把“[li?214]令”讀為“[lin55]”。
2.長沙方言把普通話中有念合口呼的字丟掉韻頭[u]讀成開口呼
普通話中合口呼和開口呼是有區(qū)別的。然而在長沙方言中,有的合口呼的韻頭[u]往往被丟掉,讀為開口呼。例如長沙人把[uo]念成[o],“[tsuo51]坐”念成“[tso21]”, “[tsuo51]坐月子”讀成“[tso21]坐月子”。普通話中,合口呼韻母能與[t]、[th]、[n]、[l]、[ts]、[tsh]、[s]舌尖聲母相拼,但是在長沙方言中,有的合口呼韻母與這些聲母相拼,韻頭往往會丟掉,合口呼韻母轉而讀成開口呼韻母。
四、聲調的比較
(一)普通話與長沙方言聲調的差異
聲調是現代漢語音節(jié)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人們研究漢語語音,如果拋開聲調,只研究聲母、韻母,這種做法是不現實的。因為聲調不僅具有區(qū)別意義的作用,而且還具有增強語言韻律的作用,例如,在相同的語音環(huán)境“[pA]”中,聲調分別取陰平、陽平、上聲、去聲,那么這就形成了不同的漢字,例如“[pA55]八”和“[pA51]爸”。之所以能夠知道它們是有差別的,靠的就是聲調的不同從而所指的含義也就不同了。聲調對于增強語言韻律的作用主要體現在近體詩的押韻之中,即平仄的運用。聲調自古以來經歷了不斷的發(fā)展變化。中古聲調有平上去入,經過漢語不斷發(fā)展變化,到了現代,聲調已經產生了顯著的改變。這種變化結合我國的地理位置分布,可分為北方方言聲調系統(tǒng)和南方方言聲調系統(tǒng)。邵敬敏主編的《現代漢語通論》(第二版)認為:“兩大類型方言聲調存在著明顯的對應和差別,各方言內部在調類上大體一致,但調值并不相同?!?[7]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作為標準音的,而北京話是典型的北方方言,所以普通話的聲調屬于北方聲調系統(tǒng)。現代漢語普通話總共有四個聲調,這四個聲調分別是陰平、陽平、上聲、去聲,簡稱四聲。四聲的調值分別為:55、35、214、51。見下表:
表5現代漢語聲調簡表
調類 調值 例字
陰平 55 媽、非
陽平 35 學、常
上聲 214 有、好
去聲 51 用、記
長沙方言是比較典型的南方方言,屬于南方方言系統(tǒng)。長沙方言存在著六個調類即陰平、陽平、上聲、陰去、陽去、入聲。長沙方言聲調對應的調值分別為: 33、13、41、45、21、24。見下表:
湘方言與普通話語音差異探析(6):
http://www.lwfree.cn/wenxue/20161227/1583.html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