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的稱號往往或反映詩人的性格,或反映他們作品的風(fēng)格。
本期的學(xué)而時習(xí),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唐代詩人的那些著名稱號。
王勃——詩杰
王勃(約650—約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學(xué)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并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杰”。其詩流利婉暢,宏放渾厚,獨具一格,人稱“詩杰”。
陳子昂——詩骨
陳子昂(659—702年),字伯玉,唐代詩人,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因其詩風(fēng)骨崢嶸,寓意深遠,蒼勁有力,被譽為“詩骨”。
賀知章——詩狂
賀知章(約659—約744年),唐代詩人、書法家。字季真,晚年自號“四明狂客”、“秘書外監(jiān)”,越州永興(今浙江杭州蕭山區(qū))人。因其詩豪放曠達,人稱“詩狂”。
王維——詩佛
王維(701—761年),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王維參禪悟理,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于開元、天寶間,尤長五言,多詠山水田園,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有“詩佛”之稱。
李白——詩仙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杜甫并稱為“李杜”。其詩作想象豐富奇特,風(fēng)格雄奇奔放,語言清新自然,被譽為“詩仙”。
杜甫——詩圣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漢族,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杜甫中年因其詩風(fēng)沉郁頓挫,憂國憂民,其詩作被稱為“詩史”。
孟郊——詩囚
孟郊(751—814年),唐代詩人,字東野,他作詩的態(tài)度極為嚴謹,往往苦思力錘,入深履險,甚至含著澀味,如《游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劉禹錫——詩豪
劉禹錫(772—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占洛陽”,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
白居易——詩魔、詩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唐代著名現(xiàn)實主義詩人,其詩早年與元稹齊名,稱“元白”;晚年又與劉禹錫齊名,稱“劉白”。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
賈島——詩奴
賈島(779—843年),唐代詩人,字閬仙,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
李賀——詩鬼
李賀(約791—約817年),字長吉,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后裔。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jīng)常應(yīng)用神話傳說來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創(chuàng)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
王昌齡——七絕圣手、詩家夫子
王昌齡(698—757年),字少伯,漢族,盛唐著名邊塞詩人。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又被后人譽為“七絕圣手”。
劉長卿——五言長城
劉長卿(約726—約786年),中國唐代詩人。字文房,宣城(今屬安徽)人,后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玄宗天寶進士。劉長卿工于詩,長于五言,自稱“五言長城”。
杜牧——杜紫薇、杜樊川
杜牧(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孫,杜從郁之子。因?qū)戇^《紫薇花》詠物抒情,借花自喻,人稱“杜紫薇”,又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后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溫庭筠——溫八叉
溫庭筠(約812—約866年),本名岐,藝名庭筠,字飛卿,晚唐時期詩人、詞人。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后裔。出生于沒落貴族家庭,富有天賦,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有“溫八叉”之稱。精通音律、工詩,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其詞藝術(shù)成就在晚唐諸詞人之上,為“花間派”首要詞人,對詞的發(fā)展影響較大。在詞史上,與韋莊齊名,并稱“溫韋”。
鄭谷——鄭都官、鄭鷓鴣
鄭谷(約851—910年),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
看完本期的學(xué)而時習(xí),各位詩友是否有想補充的稱號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期待與你的交流!
欄目策劃:劍雪;圖文編輯:亦竹
學(xué)而時習(xí) · 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