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無不通,只有想不通!愿力大于業(yè)力,愿我今年能用總收入的百分之六十,用于修助覺悟生命的道場,和推動中醫(yī)生活化的進程。愿我生生世世得遇明師,能夠領(lǐng)悟生命真諦,不迷知見和物欲。音頻為實時對話,與文字出入較大,愿意了解詳情者,請聽音頻。
一陰一陽之謂道。事物的兩面性,比如人有生就有死,天有晝就有夜,一天有開始就有結(jié)束。人生有舒服、就有痛苦,有愛就有恨,顧此就會失彼,在這里用心多了,其他地方就會不足。這是生命中的正?,F(xiàn)象,能理解到這一點,并且能順應(yīng)這種事物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擺平自己的心態(tài),這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相的人。能做到以這種狀態(tài)活著,來打心眼里,認同生命就是這樣子,事情就是樣子。這叫“繼之者善”。
達到這種生命狀態(tài),是因為看透了,實證到了人雖能做一些主,但當下只能做一件事,一旦發(fā)生即成定局。所謂的選擇,只不過是頭腦里的概念,計劃還是針對未來的概念。事實上,當下你沒得選,迎面而來的一切,在你那個當下反應(yīng)時,就成了唯一。真正完成這些事物發(fā)展的,是宇宙萬物因緣推動而成,非人力所能力。這叫“成之者性”。當下或因緣規(guī)律,不屬于人能控制或造作的部分,只能臣服或利用。比如,你只能活百八十歲,這段時間你只能利用,但你不能無限延長;你可以利用任何物質(zhì)的特性,但你不能改變他的特性,就如同化學反應(yīng)的特征你不能改變一樣。名與身孰親?名,是與人相處中方便區(qū)分的稱謂,可以延伸為道理,名譽,名份,是非善惡。即,諸多概念上的意義。愛人,父母,孩子,朋友,上司,貴人……這些都還是概念,概念只是為了方便思考和交流,并非等同于事實。我們很多時候,會被概念上的事情激怒,生氣上火、勞神傷身。這時候,老子問我們:為了爭個是非對錯,為了要個好,為了別人罵了一聲“你真是個豬”,我們會氣的發(fā)抖,憤怒,甚至大大出手。為了爭個名,把命都能搭上,名和身命那個重要?身與貨孰多?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貨物寶貝,只是人類認識里,對生存很重要的概念。財貨是人們?yōu)榱松?,而給未來做的準備,只要你努力,隨時都能得到生存資源。身命只有一次,可是人們?yōu)榱怂^的事業(yè),從來不顧忌身命,不惜把自己搞死。得與亡孰?。克械母拍罾碚?,所有的財貨資源,所有的事業(yè),都是為人服務(wù)的。那么無論你有什么樣的人生價值觀,你都要靜下來算一算,你為了得到某些名利,卻損害了生命,這樣的決策是不是有問題。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偏愛于某些嗜好,大把時間就會破費在那些事情上;對某個人過于喜愛,就會因為想討其歡心,而大費錢財心思;或?qū)δ呈聵I(yè)投入的心思過多,必然會把心神也都耗費在這個事業(yè)上。這些潛在的價值觀,以及人生目標,都是藏起來的,別人不知道。然而,凡是你越在乎的人事物,你寄的希望越大,最終受的傷害越大——愛之深、痛之切。前面說了這么多,只是想表達一種思想:“凡事要適度,不要把心思全放在一個方面時間過久,不然會有發(fā)生你難以接受,不能想到的后果”。比如,無論是你太在乎事業(yè),還是太在乎感情;無論是你太在乎兒女,還是太在乎父母;無論是你太在乎名譽,還是太在乎財富;無論是你太在乎某個宗教,還是太在乎某種主義。總歸,你會因為那些人事物的消失、敗落,或被人迫害、詆毀而痛苦、憤怒,甚至想為此去拼命。所謂的知足,更多是指對生命的自知。即,知道自己是誰,知道目前這樣的狀態(tài),應(yīng)當心存感恩。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會知足自律有分寸,才不會隨便挑釁他人。無論是在愛情面前,還是親情面前;無論是在事業(yè)方面,還是在名譽方面;無論是在信仰上,還是在是非的辯論上,凡事都要有個度。如果不知道適可而止,無論在你看來是多么合理的事情,都可能對你的身心健康造成傷害。只有凡事知止的人,才能不在這些凡塵俗事中受傷害,才能相對長久的與這個世界的各種關(guān)系保持和諧。看清自己想要什么,看清什么對自己最重要,不要想當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你可以不知道、不了解,但你是否能承受得了因此而產(chǎn)生的一切后果。沒有人可以給你保證什么,因為,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沒有兩個人是一模一樣的”,你想讓自己變成誰?你又想讓你身邊的人變成誰?你在和誰比?你有沒有意識到,你在拿你概念里所謂的完美,要求自己,要求別人。你不要以為你是為了誰好,就可以通過你的努力改變他人,“一個人不能改變另一個人”,每個人只能自己推動自己,他不想改變,誰也改變不了他。“每個人都活在自己感觀經(jīng)驗所塑造出來的世界里”,對于自己不想關(guān)注的,沒有興趣的事情,我們基本都會選擇“看不見”。你對某些事物的感受沒有人能完全理解,你也不可能完全理解他人對同樣事物的感受,因為每個人都是主觀的。你走在大街上,對川流不息的人群熟視無睹,只有遇見你親近的人時,或遇見你感興趣的場景時,你這時候才能“看見”那些你想看見的。你的關(guān)注點在那里,你就活在什么樣的世界里,你關(guān)注什么,就會感召什么。抖音里的推送,和這個世界的呈現(xiàn),都是根據(jù)你的關(guān)注而來,你的內(nèi)在關(guān)注變了,你的生命狀態(tài),你的朋友圈子才會變。古人說:有志于功名者必得功名;有志于富貴者必得富貴。人之有志,好比樹之有根。這個志,就是打心眼里整天關(guān)注的事情,不用他人督促,都會整天尋思“怎么才能達成”。你想有個好命,卻整天想的是“這個不對,那個不好”!不是認為自己倒霉,就是懷疑有人和你對著干,你看看你心里整天在想啥?你每時每刻的所思所想,都是一種關(guān)注,也是一種感召。你可以說:我也不想啊,可是這由不了人?。∵@就對了,這就叫“業(yè)力”,你的習慣性思想和行為就是你的“事業(yè)”。你能感召到與你思想行為相同的人事物,這是你每天關(guān)注點所呈現(xiàn)的“力量”。所以古人講:“世間享千金之產(chǎn)者,必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產(chǎn)者,必是百金人物;應(yīng)餓死者必是餓死人物。天不過材而篤,幾曾加纖毫意思”。每個人的現(xiàn)狀,都是曾經(jīng)所做所為、所思所想的結(jié)果,天,不過只是幫每個人如實呈現(xiàn)出來而已。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來到這個世間走一遭,只是為了享受一下美好的生活,卻在爭名奪利、貪高要好中逐漸迷失本心。一切事業(yè)都是為人服務(wù)的,幾曾何時卻變成了人的負累?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你謀的事情符合天時嗎?你有沒有意識到,人生一世很多事情只能做得一半主,其它的還得看有沒有那個命。無怨無悔做自己想做的,只要給機會有得做,就要心懷感恩,哪里還用為結(jié)果擔心?愛成不成,就當是過把癮。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為這讓我經(jīng)歷人生的世間做點啥,這是我的本分。天地無心以人心為心,年過半百,回首往事,天地間的萬物眾生誠心誠意的陪我護我。以后會怎么樣,不用考慮,只想著怎么能自在的利益到大眾。把覺悟生命之道,健康身心之道,以中醫(yī)生活化的方式推廣開來,結(jié)一個善緣算一個善緣。
允許是宇宙、人心的特質(zhì),放下你的習慣性認識,要看到心,對你的允許。允許你善,也允許惡,每個人都必須因果自負。給予和接納都是生命溫馨的綻放~歡迎大家轉(zhuǎn)發(fā),讓更多人受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wù),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quán)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