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的意思是性情剛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橫遭物議;品行高潔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損。
出自《后漢書.黃瓊傳》。
峣峣(yáo):高而尖的樣子,皎皎(jiǎo):潔白,高而尖的東西容易折斷,潔白的東西容易污染。
黃瓊(qióng),東漢江夏安陸(今湖北安陸)人,當時享有聲望。東漢朝廷要征聘他當官。黃瓊離鄉(xiāng)走到當時的京都洛陽附近的河南登封時,托病不進城,以抬高身價。李固寫信勸他迅速進京赴任,并希望他不要像某些“名士”那樣徒有虛名,而要有所建樹,為“名士”爭氣。
信中有這樣的話:“常聞語曰:峣峣者易缺,皎皎者易污。陽春之曲,和者蓋寡;盛名之下,其實難副?!?/div>
釋義:常常有這樣的說法,性情剛直卓而不群的人,往往容易橫遭物議;品行高潔如玉石之白者,最容易受到污損;高雅、放浪不羈之人往往得不到世人的認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