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音
樂
美
學(xué)
音樂 | 靜心 | 冥想 | 療愈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鄧偉標(biāo)的《悟》,選自專輯《空》。紅塵中的生命演繹著天堂的寧靜,這般的空靈,這覺悟的契機(jī),皆拜清風(fēng)!
歡迎大家留言,談?wù)勀鷮Υ饲睦斫馀c感悟,我們會隨機(jī)抽出三位粉絲贈送《悟》音樂音頻。
——壹心
初聽此曲,只覺純凈;細(xì)細(xì)品味,忽覺頓悟。鄧偉標(biāo)的曲子總是這般,每一個音符仿佛都被賦予了生命。
曾有人說,鄧偉標(biāo)有一種化平凡為神奇的力量。的確,他總能用生活的積淀,來打造出專屬于心靈的美妙,給人以寧靜和安心。此曲雖無一詞,卻總能讓人感受到其中所要傳達(dá)的情,與悟。
曾有詩云:“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可見蕭聲中所能寄托的情感是充沛的,極富感染力的。簫聲空靈卻不空洞,總是能引人走入另一個心境。
箏聲本行云流水,在此曲中只為輔,卻猶如點(diǎn)睛之筆,聲聲傾訴,裊裊余音,似是在告訴我們,悟是道,也是姿態(tài)。曾寄心事賦簫箏,但愁隨風(fēng)逝。
愿從簫聲中悟得素與簡,愿從箏聲中悟得悲與歡。
人活一世,苦辣酸甜,難棄者,不過是一絲癡念。若清風(fēng)浮動人心,似秋水難起漣漪,浮華過眼,富貴人前,皆不過云卷云舒,于自然中得到安寧,在靜默中融合心境。無論身處鬧市還是隱逸山間,悟出心境,便可求得身心放松與閑適。
悟即參悟,耳邊傳來的這首歌,總是容易走進(jìn)人的心靈,安撫焦躁的內(nèi)心。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能覓得一方禪音,聽禪語,悟禪道,靜守塵世間,如果本無一物,便無須心慮沾惹塵埃。
心是一方硯,不空亦不滿。眼是一片天,不奢亦不貪。人生苦短,多回望感嘆。凡世千萬,皆可訴偶然。那些遇到的風(fēng)景,或艷麗或淡抹,都是生命里最好的姿態(tài)。云淡風(fēng)輕,只恐過猶不及,適度是祈禱,也是虔誠。
大抵煙云消散,悲喜無常,因此身處人間,要學(xué)會參悟,悟出歲月的流逝,悟出生命的輪回,悟出愛恨的淡然,悟出自我的遺世獨(dú)立。
畢竟一念天堂,縱然心如止水,也無法阻止意識的覺醒,同是一片大漠,或荒無人煙或是孤煙長河,不過是心境不同所以感悟偏差而已。世人皆癡,向往的不過是一方自由。大概浮云萬千,只待世俗無妄。無相無為,立地成佛。
去一個遠(yuǎn)離城市喧囂的地方,那里有著青蔥的綠草,有著曼妙的鮮花,更有明媚的陽光。躺在草坪上,聆聽著這首美妙的禪音,感悟出禪韻。
閉上眼睛,仿佛天地與自我早已融為一體,就這樣,靜靜的,聆聽,生命的真諦。
蓮若 | 禪意音樂盒
聆聽 禪樂的清雅與空靈
感受 香道的風(fēng)雅與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