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讀137]常言道,“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說明了我國的國典文化的作用及意義,它不但能提升我們生活的樂趣,還能摒棄生活中的幼稚的浮躁,帶給我們更多的理性和高雅,來豐富我們的內(nèi)涵和人生的審美
春宿左省
唐代:杜甫
花隱掖垣暮,啾啾棲鳥過。
星臨萬戶動,月傍九霄多。
不寢聽金鑰,因風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數(shù)回夜如何。
[譯詩]暮色映照著門下省的墻垣,花草朦朦,隱約聽見。鳥兒啾啾叫著飛回巢。夜空群星閃耀,千門萬戶在皎潔月光中搖曳生姿。宮殿高聳云霄,在這皓月清光中顯得格外明亮。夜不成眠,似乎聽見有鑰匙開啟宮門的聲音。風吹檐間鈴鐸,好像百官上朝的馬鈴響。明早要上朝向天子進呈密封的奏疏。宿省時睡臥不寧,屢次詢問:“是什么時辰了?”
摘自于唐詩三百首,崇文國學經(jīng)典,謝謝作者為我們所作的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