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 義】
俗話說“會買的徒弟,會賣的是師傅”,足見在股票的交易中賣出的意義遠大于買入。只要有錢隨時都可以買,盈虧也屬于常事。在人性貪婪的一面,面對金錢誘惑、美好憧憬時,總是讓人舍不得賣出賺錢的股票;在人性恐慌脆弱的一面,面對暴跌重挫、充滿幻想時,總是不愿認錯、優(yōu)柔果斷的死扛到底。
在量化交易模型中,賣出是選擇買入任一只股票思考的前提。在股市的交易中,沒有賣出的利潤永遠是一堆數(shù)字,只不過養(yǎng)眼罷了。只有當賣出這一步操作后,才算完成本次交易,才能稱得上賺錢。
好的賣出點,是決定一個投資者真正賺錢的根本!
【短線賣點】
短線,以時間計在半個月內(nèi),即在10個交易日以內(nèi)做出買與賣的選擇。特別是散戶交易者,則希望通過短線交易讓利潤最大化
【常用的短線賣點】
1、初次遇突破性缺口與歷史性重要平臺壓力區(qū)(缺口、大周期均線、天量陰線、水平線等)
2、易拉尾盤所形成的捕撈季節(jié)光頭彩(四色彩柱)
3、巨量拉升后滯漲,量能快速回歸縮小(股性不活的品種)
4、漲停股的次日高開后,開盤量比遠超過30倍后的沖高回落(一字板漲停股除外)
【趨勢終結(jié)】
趨勢,是技術(shù)分析的基礎(chǔ)。一旦上升趨勢終結(jié),賺錢效應(yīng)將日益衰減,這也要求投資者認清趨勢的重要性
【常用的趨勢】
1、大盤行情趨勢的終結(jié),如股指的破位,大盤S點的出現(xiàn)
2、頭肩底/頂,或雙底的形態(tài)中頸線的失守;
3、MACD頂背離趨勢已確認
4、標志性的頂部K線形態(tài)
【止 損】
止損,當股票虧損一定程度或趨勢破壞時,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而選擇斬倉出局的行為。這也是主動認錯的表現(xiàn),是投資者必須面對的殘酷事實
【止損的標準】
1、短線,一般設(shè)置7%為止損點,當日收盤前作出判斷
2、30日均線作為中期趨勢的最后防線,一旦失守則應(yīng)果斷選擇清結(jié)了解。配合常用的K線組合,如斷頭鍘刀、突破性缺口、天量陰線等;
3、強勢股失守重要的突破性平臺,果斷止損(在數(shù)學中稱為切線原則)
4、大盤系統(tǒng)性風險的出現(xiàn),遵循主次原則
注意:在剛止損完后,若下一次出擊的自我算勝不高,則應(yīng)果斷放棄,應(yīng)吸收教訓,等待下一次確認性機遇的出現(xiàn)
【止 盈】
止盈,當所獲利潤達到既然預(yù)期后選擇賺錢了結(jié)的操作,所謂知足常樂。在實際操作上,投資者很難控制住自己欲望,特別是容易改變初心,以致于從盈利演變成虧損。
【止盈的標準】
1、短線差價,主要用于股價振幅較大時的不確定性交易機遇,一般選擇3%~7%選擇底+浮倉差價
2、四日原則,主要用于震蕩趨勢中短線交易機遇,與大盤同步的節(jié)奏
3、中線持股,參考50%止盈法,以重要平臺起點作為計算點
【目 的】
投資者之所有不舍得賣出股票,原因無非有三:1、怕賣了不知道買什么股;2、怕賣了還會漲;3、怕割肉后面對虧錢的事實。但是,每個人必須明白一個事實,只在存在著交易就有不確定性。希望每一個投資者都有自己的原則,而不是隨心所欲,知足才能常樂,有原則才能生存。
在實戰(zhàn)操作上,不可能賣絕對的高點,能夠把握相對的高點足以在股市中生存。追求過于完美的操作,往往容易讓人誤入歧途,這也是需要了解趨勢的主要原因。正因為殘缺與不確定性,才有了股市的魅力。
先保住本金才有談賺錢的資格,賣出制定買入計劃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