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頭溝對聯(lián)集成》--38
九、永定鎮(zhèn)對聯(lián)
馮村
董朝明
永定馮村名氣大;
人民幸福故園新。
呂 仁
改地換天新面貌;
人和業(yè)旺好家園。
史天銀
三面山頭騰紫氣;
八方俊杰染紅霞。
劉占一
一村古邑馮家里;
三面環(huán)山聚寶盆。
閆慶源
悠久輝煌,風水獨鐘地;
繁榮昌盛,改革致富村。
石達麗
俯瞰馮村,花香鳥語青山繞;
凝眸勝跡,斷壁殘垣古廟悲。
萬佛堂村
呂 仁
寒冬滑雪強身地;
麗景宜人度假村。
閆慶源
萬佛堂里多祥瑞;
千載古村奔富康。
史天銀
釋迦造像輝雕刻;
萬佛慈顏佑北京。
【注】該村的釋迦牟尼造像,豐滿端莊,神態(tài)自然,對研究佛教文化和雕刻藝術(shù)有一定的價值。
劉占一
弄玉擇夫夫婦戀;
梧桐引鳳鳳凰山。
【注】村域有鳳凰山,流傳的故事與弄玉吹簫何其相似。
石達麗
四山三景流詩韻;
三石四溝展畫圖。
【注】四溝,指棋盤石溝、棺石溝、兔兒溝、水盆溝。四山,指萬佛山、三龍山、定都峰、鳳凰山。三石,指摞摞皮箱石、蛤蟆石、駿馬石。三景,指青翠連綿、白海飄香、滿山紅葉。
趙希平
百姓聚居,兄弟不分爨;
萬佛成寺,殿堂遺舊蹤。
【注】該村有門額“誓永不分爨”。
呂 仁
齊心建設萬佛堂,山村似畫;
合力經(jīng)營滑雪場,事業(yè)如歌。
何各莊村
史天銀
靠山照水魚龍動;
騎馬坐車鸞鳳鳴。
劉占一
達生大殿大清觀;
禾谷何哥何各莊。
石達麗
石塘石料京城建;
古地古名百姓福。
呂 仁
口頭文學,贊頌匠人品德;
故事傳奇,表達百姓心聲。
除奸組社,何振帶頭功不沒;
救死扶傷,瑞芝看病事長存。
【注】村民何振曾獲“鋤奸模范”、“勞動模范”稱號;村民楊瑞芝是中醫(yī)。
石廠村
呂 仁
石廠產(chǎn)石石產(chǎn)寶;
水池澆水水澆田。
史天銀
低碳生活成近景;
鄉(xiāng)村副業(yè)唱新歌。
劉占一
皇家石廠開發(fā)地;
千米山村文化街。
【注】石廠成村于明代,以皇家采石場得村名。
石達麗
宮廷建筑青石料;
勝地旅游文化街。
苛蘿坨村
董朝明
進香必走苛蘿路;
拜廟需經(jīng)娼妓橋。
【注】西廟前面有一座橋,是明代全國娼妓捐資所建,故名“娼妓橋”。
劉占一
戒臺古寺進香道;
會聚玉泉拴馬莊。
【注】村西北部有古剎西峰寺,創(chuàng)建于唐,初名“會聚寺”,元稱“玉泉寺”;潭柘寺建成以后,騎馬進香的人便將馬拴在此地步行上山,人們稱此村為“拴馬莊”。
呂 仁
采煤業(yè)帶頭,當年日子曾紅火;
農(nóng)夢園開路,度假觀光可稱心。
趙希平
尋靜苛蘿,賞花觀景風光秀;
聞名遠近,美食佳肴農(nóng)戶鮮。
石達麗
橫跨南河娼妓橋,尚留故事;
貫穿古道苛蘿坨,恰似桃源。
秋坡村
董朝明
說法禮佛集釋侶;
踏青賞景趕秋坡。
呂 仁
百載秋坡開畫卷;
昔時勝地涌春潮。
劉占一
坡上建村秋樹壯;
洞中躍虎乳石奇。
【注】村后馬鞍山上,天然古洞密集,像獅坐、魚游、虎躍、龍騰,千奇百怪,巧奪天工。
石達麗
名松千載通靈韻;
古洞萬年藏秀奇。
呂 仁
欣觀今日,個體戶他鄉(xiāng)致富;
回想當年,趕秋坡游客如云。
石佛村
呂 仁
去無禪意來無影;
先有石佛后有村。
【注】石佛村西路北的山崖上有 16 龕 18 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崖下還有3 尊 , 為門頭溝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趙希平
盧潭古道皇家輦;
慈善石佛信士心。
劉占一
戒壇塔院觀音洞;
峽谷農(nóng)家石佛村。
石達麗
古樸村莊玉璧夾,無風也爽;
鏨雕佛像山崖上,有廟則靈。
—————未完待續(xù)
謝 謝 關 注 ?。。?nbsp;
別 忘 了 點 個 贊 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