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藥權威精品知識
喜歡,就為我標星
后溪穴,手太陽小腸經上穴位,輸(木)穴,八脈交會穴(通于督脈)。“腧主體重節(jié)痛”,凡是手太陽小腸經循行部位的經脈經筋病癥皆可選用,效果極佳,手太陽小腸經“是動則病.....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頸頷肩臑肘臂外后廉痛?!狈矊儆诩绾蟛刻弁?,或者項痛連及肩外俞、肩中俞至肩胛一線者,選取后溪,專業(yè)人士入針運針半分鐘,病人即可活動肩關節(jié),如果有醫(yī)生等專業(yè)人士可以配合刮痧,點按或艾灸等手法,效果非常好。
取穴位置
后溪穴位于人體的手掌尺側,微握拳,當?shù)?掌指關節(jié)后的遠側掌橫紋頭赤白肉際處。(即把手握拳,掌指關節(jié)后橫紋的盡頭就是該穴。)
穴位解剖
當小指展肌起點外緣,有指背動、靜脈,手背靜脈網;布有尺神經手背支。
功能主治
強化督脈陽氣,統(tǒng)治頸肩腰椎病;治療頭痛項強、目赤腫痛、落枕、耳聾、耳鳴、鼻衄、癲癇、瘧疾、黃疸、盜汗、腰背腿痛及肘、臂、手指攣急等。
操作: 直刺0.5~1寸。治手指攣痛可透刺合谷穴。
穴位配伍
配天柱主治頸項強直、落枕;配翳風、聽宮主治耳鳴、耳聾;配合谷穴治療手指攣痛;配人中穴治療急性腰扭傷;配列缺穴、懸鐘穴治療項強痛。
臨床應用
現(xiàn)代常用于治療急性腰扭傷、落枕、耳聾、精神分裂癥、癔病、角膜炎等。
防病健身
滾揉后溪穴
對于長期在電腦前工作或學習的朋友,可以把雙手后溪穴的這個部位放在桌子沿上,用腕關節(jié)帶動雙手,輕松地來回滾動,即可達到刺激效果。在滾動當中,它會有一種輕微的酸痛。這個動作不需要有意識地去做,每天只用抽出三五分鐘的時間來,隨手動一下,可以緩解長期伏案以及電腦對人體的不良影響。堅持下來則對頸椎、腰椎確實有著非常好的療效,對保護視力也很好。
掐按后溪,緩解急性腰痛
有時人們突然扭傷腰部,或者不小心閃了腰,或者夜間睡覺腰部受涼,都會引起急性腰痛,疼痛起來翻身困難,直不起腰來,非常痛苦。有一個簡單有效的辦法,可以很快緩解急性腰痛。就是用力掐按后溪穴,并慢慢轉動腰部,你會發(fā)現(xiàn),腰居然能活動了,而且還不怎么疼了。后溪穴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腧穴,又通于督脈,所以可以治療腰痛,是治療急性腰痛的特效穴。
刺激后溪,調節(jié)督脈
后溪穴為手太陽小腸經輸穴,輸主體重節(jié)痛,故有散風寒、祛風濕、通經絡、止痹痛之功;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于督脈,是治療頭項疼的要穴,主治頭項、頸肩部疼痛,肘臂、小指拘急疼痛等。
調節(jié)心經之氣,清心安神
小腸經與心經相表里,本穴歸于小腸經,可調心經之氣,具有清心安神之功,主治癲、狂、癇、臟躁等癥。本穴有疏散風熱、聰耳利咽之功,用于治療耳聾、耳鳴、目眩、咽痛等癥。臨床上,還常用于治療神經系統(tǒng)疾病、五官科疾病、運動系統(tǒng)疾病等。
操作方法:端坐仰掌,手微握拳,用另一手的拇指指尖掐按后溪穴,力度以能耐受為度,酸痛感明顯,注意不要掐破皮膚。早晚各一次,每次掐按1~2分鐘,左右手交替。
好 書 推 薦
《人體經絡穴位使用詳解》
本套彩圖經全國高等中醫(yī)藥院校針灸專家反復論證,更具權威性、專業(yè)性、準確性。為了更好地滿足廣大讀者的不同需求,特制作《人體經絡穴位使用詳解》。
1.總結歸納常見病的針灸和耳針治療取穴,每個穴名后標注該穴圖文所在頁碼,即查即用。
2.本書所標示的經絡循行路線以《黃帝內經》《難經》經典原文為依據,與教材完全一致?! ?/p>
3.在十四張經穴圖上同時標注經脈循行與腧穴定位,更正以經穴連線代替經脈循行的錯誤,使讀者在學習中一目了然。
4.腧穴定位圖文并茂,歸納總結各經主治概要、刺灸注意事項等,便于閱讀、理解、記憶。
5.附贈耳穴圖和足部反射區(qū)圖,便于醫(yī)療、家庭保健之實踐使用。
6.附穴位拼音索引,使查詢更加便捷。
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