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筆記是從維克多·弗蘭克《追尋生命的意義》中了解到意義治療的概念后,僅對百科中的信息進行的梳理,使用提問的方式應該可以讓理解更深刻。而更多關于意義治療的內容,以后買相關書籍閱讀后再進行補充。
1、什么是意義治療法?
意義療法(Logotherapy)是一種在治療策略上著重于引導就診者尋找和發(fā)現生命的意義,樹立明確的生活目標,以積極向上的態(tài)度來面對和駕馭生活的心理治療方法。
該方法由美籍德國心理學家弗蘭克V.E.Frankl(1946)所倡導。
2、意義治療的目的是什么?
意義治療的目的是使求助者挖掘發(fā)現他自己生命的意義,其中至關重要的是使人改變對生活的態(tài)度和方式。保持對生命意義的追求。
3、該療法為了解決什么問題?
主要為了解決缺失意義、缺失目的、缺失目標的生活狀態(tài);
意義療法特別適合于因各種原因而出現抑郁、空虛、迷惘、絕望的就診者。
4、人們什么情況下容易發(fā)生缺失意義?
患重病、絕癥時;
遭受生活挫折;
年老孤獨;
環(huán)境劇變時;
5、缺失意義的表現特征是什么?
常常會感到失去了生活目標,對生活的意義感到迷惆,出現“存在挫折”或“存在空虛”的心理障礙;
表現出對生活的厭倦,悲觀失望或無所適從;
6、與有意義的情況有何不同?
7、為什么有的人會覺得有意義,有的人覺得生命無意義?
8、為什么意義治療是可行的?假設是什么?
(1)人的意志是自由的;
(2)追求意義的意志是主動的、原發(fā)的;
(3)意義具有客觀性(是可以被發(fā)現的),具有主觀性(每個人的意義具有獨特性);
9、應該如何獲得生命意義?
(1)從創(chuàng)造性價值中發(fā)現生命的意義;
工作使人的特殊性在對社會的貢獻中體現出來;
但機械工作是不夠的,必須把握工作背后的意義和動機;
(2)從經驗性價值中發(fā)現生命的意義;(通過體驗某種事物,例如文化、愛)(3)從態(tài)度性價值中發(fā)現生命的意義;(面對不可避免的苦難所采取的態(tài)度)
10、意義治療法的特點?
(1)較少回顧
(2)較少內省
(3)盡量不強調所有惡性循環(huán)的形成及反饋機制(我理解應該是為了避免產生“必然無能無力”的感覺)
(4)將著眼點放在將來
(5)以傾聽和同感為基礎
(6)盡可能讓來訪者認識到當下存在狀態(tài)的意義,或引入對未來生活意義的追尋上
11、治療手段有哪些?如何選擇?
(1)意義分析法
針對癥狀:
精神神經癥以及精神緊張等癥狀;
癥狀原因:
可能是由價值和意識沖突以及發(fā)現生命意義的終極挫折中造成的;
處理方法:
幫助分析其存在的意義,使其精神因素復蘇,從而全面地認識自己和責任;
幫助找到應投入的事業(yè)、應建立的關系和應實現的價值來醫(yī)治;
(2)矛盾意向法
針對癥狀:
主要用于強迫癥、恐懼癥,尤其是潛伏的預期性焦慮癥;
處理方法
當來訪者出現某種心理癥狀時,勸解其不要與癥狀斗爭,相反采取一種讓癥狀繼續(xù)下去的行為和思想,以此解脫癥狀;
(3)非反思法
針對癥狀
用于過于擔心行為表現不盡人意、過度反思、過度注意以及過度自我觀察的治療;
癥狀原因:
過度反思導致阻礙行為正常進行,導致進一步強化過度反思,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處理方法:
有意識抽回集中在癥狀上的注意力,改變注意的焦點
12、注意事項有哪些?
(1)治療者的作用不是告訴來訪者他們生活中的特殊意義應當是什么,而是鼓勵他們自己發(fā)現意義;
(2)當一些來訪者放棄了原來的價值觀, 但并不尋找新的更適應的價值觀來替代, 這時治療者應該鼓勵當事人嘗試用新的價值觀念來重新體驗生活;
(3)因為抱負和承諾有助于來訪者改變原來的生活模式,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要為不斷追求意義和有承諾行為的來訪者提供充分的支持。
13、個人收獲
(1)意義療法的三個假設:
人的意志是自由的;追求意義是種本能;意義可被發(fā)現;每個人的意義都是獨一無二的;
(2)獲得意義的三個途徑:
發(fā)現工作的價值、去體驗文化、體驗愛、選擇面對苦難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