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開始講今天的白子。新人追捧白子,可能是覺得它很貴。但事實上,白子價格僅算中端,少買三五只普通紅臉就能攢出一只白子崽崽,看各地價格。不過白子確實好看,在不管哪個品種里,純白色的總是受人歡迎。
對于鸚鵡來說,白子變異并不是一個單基因變異,而是雙基因復合變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鸚鵡的原始色是綠色,也就是黃橙色和藍黑色加疊而成。鸚鵡失去黃橙色,只顯出藍黑色的時候,我們稱其為“藍化”;鸚鵡失去藍黑色,只顯出黃橙色的時候,我們稱其為“黃化”。
(注:“黃橙色”其實稱為“鸚鵡色素”或“脂色素”,這一類里包括黃色、橙色、紅色、粉色等?!八{黑色”其實是“黑色素”,這一類根據(jù)結構和位置不同,包括藍色、黑色、棕色、紫色、灰色等。對于哺乳動物來說,失去黑色素就是“白化”,對比前面不難看出,鸚鵡的“黃化”就已經(jīng)相當于哺乳動物的“白化”。具體可以等下一篇文《鸚鵡的顏色》)
玄鳳其實很特殊,身上沒有任何綠色。這其實是因為玄鳳鸚鵡在進化過程中,丟失了“藍色”這一基因片段。這一大段合成極難,但是丟失很容易。這也是為什么說,除非山無棱天地合,再不會有藍色紫色綠色的玄鳳。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钥吹?,玄鳳是有“鸚鵡色素”和“黑色素”的,身上黑臉上黃紅,也就是說它仍然可以進行所有以兩類色素為基礎的變異。
看到這里,你能看出所謂“白化玄鳳”是怎么回事了嗎?試著答一答吧!
“鸚鵡白化”其實是由原始綠為基礎,黃化一遍再藍化一遍,這樣身上既沒有“黑色素”也沒有“鸚鵡色素”,自然就剩下白色羽毛,粉色皮膚,紅色眼睛。這里的粉色和紅色就不是色素造成的了,而是血管透出來的粉嫩的顏色。至于為什么“玄鳳黃化”眼睛會慢慢變黑,這是因為玄鳳的“黃化”并不是100%而是95%以上,所以眼睛慢慢會變黑,身上有時候會有極淡的灰棕色。這些詳細資料,以后有機會在《淺析黃化基因》里講吧!
到這里,我們就算明白何為鸚鵡白化了,一定記住鸚鵡白化就是黃化+藍化,而玄鳳藍化就是白臉。仔細看看,白臉是不是摳掉了身上臉上的黃色和腮紅呢?
接下來是重頭戲。即使你前面什么都沒看懂,那也請好好看看下面的內(nèi)容---------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怎么“做”白子吧!
首先,對玄鳳來說,“黃化”是性聯(lián)基因,也就是爸爸一定要有這個基因;“白臉”是個隱性基因,也就是爸爸媽媽都要求有這個基因。所以為什么說所謂“帶白子基因”的鳥未必能出白子?我們來看看對公鳥的要求:
1.白臉基因、黃化基因原始公(有兩個基因其實勉強可以稱為“帶白子基因”)
2.1白臉基因黃化公
2.2黃化基因(市場上誤稱白子基因)白臉公
3.白子公
再來看看對母鳥的要求:
1.白臉基因的紅臉母
2.1白臉基因的黃化母
2.2白臉母
3.白子母
*編號越高配起來出白子幾率越大,比如白子公+白子母=100%白子。2.1和2.2同屬2號。帶基因是指攜帶不表現(xiàn)的基因,比如一只黃化就是“黃化”,不說“帶黃化基因”;一只白臉就是白臉,不說“帶白臉基因”(因此白臉不會帶白子基因,而是帶黃化基因,因為白子基因=白臉基因+黃化基因,白臉已經(jīng)是白臉而不是攜帶白臉基因)。
這些基因鳥,能買到最好了,實在買不到的話,那就用自己現(xiàn)有的資源做吧!從基礎鳥開始自己做花的時間少說半年,還不是100%出,會有很多廢料,運氣不好兩三窩都出不來,早就超過了那五六百的價值,如果不是打算養(yǎng)好幾年保姆雞的大戶請不要考慮。
開做。首先你要找到一只有白臉基因的鳥和一只有黃化基因的鳥。有些帶基因的情況不予考慮,因為出的小鳥根本分不清它有沒有帶上某個基因。我們做基因鳥,還是能確定就確定,不確定的因素越少越好。
^白臉基因的攜帶方法:
白臉基因紅臉+紅臉=不考慮,分不清后代有沒有帶上白臉基因。
白臉基因紅臉+白臉基因紅臉=僅考慮其中所出白臉后代(25%),紅臉后代不考慮,無法分辨是否帶白臉基因。
白臉+紅臉=100%白臉基因紅臉。
白臉+白臉基因紅臉=50%白臉+50%白臉基因紅臉
^黃化基因攜帶方法:
黃化基因公+非黃化母=25%黃化母
黃化公+非黃化母=50%黃化母
黃化基因公+黃化母=25%黃化公+25%黃化母
黃化公+黃化母=100%黃化
*注:白臉黃化公/母=白子公/母
臉色和體色配法都請好好考慮和選擇,還要選好備用的公母防止近親。下面示例一套開始于黃化公和白臉母的近親(錯誤)白子培育法。僅用于推演培育過程,展示一下基因合成的力量。當然基因合成遠不如派特、大頭等靠“血系”培養(yǎng)那么神奇,但基因合成要比它難理解,而且在于“變異就是一切”的玄里,基因合成更顯重要。上次有好幾位朋友要求我寫派特的改良,我只能說,這個我不會去寫,因為它涉及到兩個大基因群,顛覆所謂的“派特就是一個隱性基因,派配派一定出派”,也指出了牡丹等品種的“無花派”和玄鳳派特表現(xiàn)之間的牽連。絕大部分人是看不懂的。這一手資料來自澳洲玄協(xié)榮譽主席Terry Martin博士,他一直是世界研究鸚鵡基因的首席專家之一,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他的《A Guide to Colour Mutations & Genetics in Parrots》以及他和Diana Anderson還有其它幾位作者聯(lián)合出版的《A Guide to Cockatiels and Their Mutations as Pet & Aviary Birds》。都是澳洲ABK出版。而且現(xiàn)在養(yǎng)派特,手上有好鳥的大戶那么多,他們篤信所謂的“經(jīng)驗”,即使它錯誤且源于無知。我寫了就是找打,還浪費我精力,還沒錢拿。
^初始親鳥P
黃化公x白臉原始母(黑牛母)
^第一代子代F1
白臉基因黃化基因原始公(或白子基因原始公(1))x白臉基因黃化母(2.1)
^第二代子代F2
12.5%白子,37.5%黃化,12.5%黑牛,37.5%原始(不難看出其中白臉25%,紅臉75%,可對照前文)
結束。
關于提問:謝謝大家捧場,也感謝小海洋同學盡心盡力替我為大家答疑解惑,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但也懇請大家問問題之前,先看完文章,多多理解。這不是一個基因問題答疑樓,它的本質(zhì)還是科普和教學,希望大家能學到新知識,在養(yǎng)玄的路上順風順水。
謝謝大家!
這么精辟的文章,這么優(yōu)秀的公眾號,你居然不關注!不轉發(fā)!
你!還!在!等!什么?!
掃一掃啦!轉一轉啦!
本號由海洋群眾大佬贊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