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曲拔萃』
組稿:黃梅桃 王淑梅 制圖:蘇穎
長相思·瑞午寄情
作者/劉曉東(中國江:蘇)
粽葉香,艾葉香,端午龍舟競楫飏。千帆舞碧江。
九章?lián)P,九歌揚,一曲悲歌千古殤。問天何薄涼。
浣溪沙·端午戀鄉(xiāng)(步明葉小鸞《初夏》韻)
作者/黃葉樹
初五端陽已去涼,熏風身上背心裳。夏初過后白天長。
懷友了無新意味,戀鄉(xiāng)難改舊衷腸。攜孫重返鎮(zhèn)山梁。
采桑子·端午抒懷
作者/劉純斌
其一
端陽雨霽江天闊,競渡龍舟,閑駕游舟。千古離騷誰唱酬?
潮驚澤畔歡欣客,富也隨流,窮也隨流。爾輩誰懷社稷憂?
其二
龍舟競渡騰清浪,棹舞煙波,旗舞煙波。誰解懷沙沉悴多?
如今猶憶三閭恨,淚雨滂沱,詩雨滂沱。且誦離騷唱九歌。
珠簾卷·壬寅端午節(jié)抒懷二首
作者/黃保權
(一)
青陽逝,正陽謳。詩人興會棠樓。低唱篇章珠玉,心潮澎湃遒。
魂斷汩江傷別,歸來閬苑神游。多少浴蘭宵寐,絲裊裊、縷悠悠。
(二)
江湖遠,蕙葙謀。龍?zhí)盾粼宸藉?。低誦離騷天問,心忺家國憂。
香草美人清唱,陽春白雪閑愁。心遠地偏明志,云水渺、草廬幽。
萬里春·詩人節(jié)
作者/劉志廣
驅瘟去蠱,艾蒲懸門戶。彩葫飄、角粽投江,重槌舟競渡。
美政懷沙處,兩千夏、用情詩祖。祭靈均、傲骨忠魂,后昆風騷步。
珠簾卷·端午吟懷
作者/王曰敏
斟蒲酒,賽龍舟。荷包糯粽香酬。懸掛葫蘆祈福,雄黃甘潤喉。
詩賦九章天問,賢臣愛國歌謳。哀祭汨羅長水,云杳杳,恨悠悠。
西江月·端午
作者/陳江
箬葉飄香萬里,龍舟競渡千重。旌旗招展鼓聲隆,一片歡歌慶頌。
懷古江邊憑吊,撫今潮水歸東。九洲賢士輩相同,砥礪前行筑夢。
西江月·端午感吟
作者/劉激揚(河北)
泰斗長歌天問,晚生小祭英豪。汨羅江水涌波濤。屈子英靈環(huán)繞。
作賦吟詩言志,賽舟品粽登高。嫗翁相伴任逍遙。不屑功名同笑。
燕歸梁·端陽節(jié)游蓮花湖
作者/鄭樂群(黑龍江)
瀲滟波光浪影翻,綠湖蕩蘭船。嬉戲魚鴨素鷺懸。玉蝶舞,戀紅蓮。
垂鉤釣月,游人醉眼。添興夜鶯喧。塵寰幽雅靚姿顏。逢端午,賦詩篇。
燕歸梁·端午祭屈原
作者/李亞君
風雨端陽吊屈原,菖蒲插庭前。忠魂一去殞身冤,憐民苦,解愁難。
丹心不泯,雄風尚在,宿志撰名篇。離騷意恉寄人間,留千古,笑高天。
鷓鴣天·端午憑吊
作者/董永海
又到端陽日復長,家家插艾掛蒲忙。纏絲角粽溢清香,龍舟飛渡號激揚。
吃香粽,飲雄黃,跳江離世嘆悲傷。千年忠義日星光,離騷傳世萬年芳。
鷓鴣天·端午
作者/李建強
楚水風來浪疊潮,沉冤深處有離騷。但憐忠骨江投粽,為避瘟神門插蒿。
明善惡,去腥臊。是非成敗看前朝。興亡天下傖夫責,安敢聽笙醉舞腰。
鷓鴣天·端陽節(jié)祭
作者/大石(山西)
一片荷湖柳岸涼,清風吹過滿園香。推平敲仄吟詩雅,瀲滟銀波映曙光。
端陽酒,訴衷腸,九章天問詠心傷。群舟投粽離騷祭,鷓曲填詞向汨江。
鷓鴣天·端午節(jié)吊屈原
作者/文永龍(荊州)
汨水悲吟屈子篇,龍舟角黍祭詩賢。千年楚韻傳風雅,九域江河動地天。
張正氣,對讒言。忠魂赤膽撼山綿。懷王誤國靈均憤,恨以殘軀抱石捐。
漁歌子·端午
作者/李順
千載端陽舉世殊,先賢拜祭自心出。薰艾草,掛葫蘆。龍船競渡入民俗。
漁歌子·濃情端午
作者/詠禪
萬世楚騷悲去國,千葉龍舟吊別魂。解香粽,祀香檳。一水空江屬圣神。
【雙調·雁兒落帶清江引】端午懷屈子
作者/胡旭光
懷王武斷行,屈子忠言敬。離騷熱血傾,天問丹心映。(帶)真誠赤膽民愿請,舍命求勤政。同懷愛國情,共奉親民令,廉潔秉公常自省。
臨江仙·五月端午悼屈原
作者/張萬利
江河天問離騷賦,詩人宋玉燈紅。野青枝翠悼仙公。浪洪蓮影淚腮融。
云雀聚空香粽祭,圣賢高潔英雄。凝神俯視雨長虹。蕊芳華夏滿園紅。
臨江仙·端午祭屈原
作者/倪建生
廬檐門眉垂艾草,紙鳶五彩高懸。龍舟競賽鼓喧天。粽香酒美,萬眾共欣歡。
大雅楚辭文曲浩,離騷浪漫宏篇。靈均正氣為荊川。汨羅魂落,美譽古今傳。
臨江仙·端午節(jié)情思
作者/金夜(蘭州)
對景憑欄懷亙古,萬千思緒綿綿。汩羅江畔憶華顏。文臣屈子憤,投水涌波瀾。
慷慨軒昂彰正義,前朝舊事如煙。龍舟米粽繼相傳。高風民眾頌,詩作耀人寰。
臨江仙·端午遣懷
作者/荀有清
(一)
常憶舊游思遠黛,青山綠水飛舟。田園陌上數(shù)清秋。盛衰明大野,寵辱刻心頭。
尋夢里程曾歷練,何曾拓展宏遒?賦閑月下釣王侯。古今多少事,都作信天游。
(二)
踏破水天尋凈土,殘英數(shù)點空留。云邊曉月影如鉤。余情憑遠寄,釣取武陵候。
佇立灞橋思往事,漢城楊柳蒙羞??v觀歷史撰風流。筆耕新世紀,詞賦話春秋!
喝火令·壬寅端午前夕登杜甫江閣填詞三闕
作者/老龔
一
俯瞰湘流瀉,抬頭麓雨奔。又臨端午念靈均。曾憶水天相隔,無力轉乾坤。
秉政何貪腐,當朝盡聵昏。小人搬弄伺強秦。浩嘆人非,浩嘆國沉淪,浩嘆史評煙海,怎得挽忠魂?
二
目覽瀟湘水,神通屈子心。矢忠披發(fā)獨行吟。丹悃諍言君怒,無處覓知音。
一躍沉千尺,千秋屹萬尋。古祠遙望氣蕭森。世代馨香,世代德操欽,世代頌揚無懈,愛國感人深。
三
汨水觀瀾急,瀏河競渡喧。彩旗招展映山川。鑼鼓震云舟射,難負艷陽天。
角黍香包裹,菖蒲艾葉懸。不分貧富與愚賢。節(jié)也歡騰,節(jié)也盼團圓,節(jié)也奠忠良魄,國祚繼紅船。
唐多令·端陽
作者/徐榮峰
艾草掛軒窗。菖蒲似劍長。角黍包、醉飲雄黃。情寄靈均文字覓,添惆悵、念忠良。
今日又端陽。案頭讀九章。泣血篇、偏入愁腸。天問離騷千古秀,吾吟唱、史流芳。
江城子·汨羅五月水悠悠
作者/程君玉
汨羅五月水悠悠。競龍舟,望江流,一部《離騷》,千載繞心頭。拄杖凌波融日月,曾天問,賦凝愁。
清香粽子味綿柔。遠方眸,濁煙浮,馬漢魂牽,何必似公牛。太極功夫知曉否?菖艾掛,信天游。
祝英臺近·憑吊先賢
作者/小橋流水(新疆伊犁)
楚靈均,千古頌,數(shù)第一人物。報國無門,含恨汨羅歇。唱傳那部《離騷》,行間字里,盡都是、錚錚傲骨。
競舟切,香粽投向煙波,擂鼓端陽節(jié)。憑吊先賢,江上忠魂謁。意牽高士情懷,年年五月,有誰不、緬懷英烈?
水調歌頭·端午節(jié)悼屈原
作者/劉紹華
淚灑汨羅畔,碧水吊忠魂。千年絕唱承續(xù),端午祭靈均。屬意推行美政,怎抵懷王愚昧,難有墨繩遵。月冷凍魂魄,日晦暗乾坤。
群小惡,降幡舉,嘆君昏。黎民涂炭,遺恨心血負韶春。豈忍都城淪陷,無奈山河破碎,怒向舍身尋。蘭芷芳流遠,德厚共天存。
高陽臺·端午祭屈子
作者/劉志廣
變法圖強,推行美政,反壅蔽庶黎親。獎賞耕兵,禁朋黨杜奸臣,移風易俗頒嚴律,舉賢能、富國安民。小人讒,姬毒王昏,罷黜殃身。
屢遭流放心牽國,九章離騷賦,報國無門。國破君亡,聞訊殉葬忠魂。汨羅抱石沉江日,眾飛舟,投粽紛紛。兩千年,求索詩宗,光照來昆。
聲聲慢·端午
作者/楊紅旗(山西)
榴花涕血,水燭明燈,情知令近午節(jié)。楚澤波濤洶涌,彩舟風發(fā)。家家裹粽競擲,怎敵他、鱷魚兇桀。這次第,枉教人、獨自悵懷飛越。
抱志懷沙湮沒,憔悴鬢、而今有誰聞說。惜誦離騷,裊裊芷香未歇。哀哀九歌激楚,痛招魂、戚戚切切。趁月夜,把酒慰詩祖義烈。
瑤華·端午憶屈原
作者/劉瑞麟(江西)
端陽將到。萬里中華,將屈原憑吊。江河處處,敲戰(zhàn)鼓、大賽龍舟歡鬧。千家萬戶,煮米粽、甜香繚繞。敬忠良、精氣長存,永是國人驕傲。
追思屈子當年,捧赤膽忠心,報國情浩。君王信佞,官被貶,立即驅離京廟。國何報效,眼見得、山河難保。赴汩羅、殉國忠天,萬古流芳人悼。
暗香·端陽時節(jié)
作者/談笑鴻儒
端陽時節(jié)。憶精魂屈子,古今人杰。沐雨櫛風,一片丹心似明月。幾處飄零吶喊,都為了、解民饑渴。覓美政、上下追尋,求索未停歇。
情切,滿腔血。嘆壯志未酬,斷腸愁絕。楚江決決,光復九州未能滅。砥礪前行奮進,今日是、雄姿英發(fā)。路漫漫,何懼遠,踏歌激越。
望海潮·端午抒懷
作者/戴顯龍(東南大學)
歲經重午,榴花繁盛,雄黃酒入愁腸。遙念故家,門前艾葉,悠悠香滿廳堂。春碎若殘妝,夏臨荷葉喜,燕舞農忙。玉粽金盤,難解心系舊時光。
昔年屈子沉江,嘆存冤數(shù)載,身殞忠亡。船鼓若雷,濤聲震耳,龍舟爭渡求祥。新月隱書窗,剪燭吟天問,淚滿羅裳。來日人生漫漫,求索志前方。
澡蘭香·浴蘭節(jié)
作者/冀林(杭州)
研磨藥草,汲引膏泉,望祭擁持朗旭。馨芬禱祉,澈水驅邪,禮祀道衷誠篤。澡蘭香、純潔軀身,真將神弦浸毓。期泰運、乘風蹈舞,行波謳曲。
撲浣塵寰朽穢,霓氣嬌紅,岳光嘉綠。菖花釀酒,艾葉蒸糕,永代積心承續(xù)。念騷魂、信敬先猷,諄摯留傳美俗。寄世瑞、鵲唱圓靈,魔離方局。
圖片源于網(wǎng)絡,格律自行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