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前推十年,臺劇仍是內(nèi)陸最受歡迎的劇種之一。
陳喬恩和明道主演的《王子變青蛙》;
鄭元暢和林依晨主演的《惡作劇之吻》;
楊丞琳和賀軍翔主演的《惡魔在身邊》…
都是那個時候最流行的電視劇。
往前推五年,魚叔的印象里只剩下《我可能不會愛你》。
那之后,臺劇就陷入了低迷。
可是!
最近魚叔的胖圈竟然被這部極其罕見的最新臺劇刷屏了!
《荼蘼》
沒有看錯,主演是楊丞琳。這個年紀了仍然像個小姑娘。
據(jù)說,楊丞琳為了出演這部劇,推掉了2400萬的高薪邀約。
憑演技目測可以直接預訂明年的金鐘獎。
豆瓣評分炸天高達8.7。
在一眾臺劇里,這評分可不多見。
和評分相比,這部劇的來頭更驚人。
這部劇的編劇「徐譽庭」,是臺灣編劇界一把好手。
她的作品《我可能不會愛你》,在2011年掀起了收視狂潮。
狂攬當年的臺灣電視金鐘獎,成為「金鐘獎史上獲得獎項最多」的劇。
2014年,臺灣導演王小棣領銜發(fā)起了一項電視劇計劃。
王小棣、蔡明亮、陳玉勛、瞿友寧、王明臺、許杰輝、徐輔軍、安哲毅8位大導演開辟表演教室,密訓24位新人;
同時邀請楊丞琳在內(nèi)的演員和明星編劇加入,聯(lián)手打造以愛情成長、驚悚推理、靈異恐怖和原著改編為主題的八部電視劇。
表面看來女主很普通,在一家泡面公司當業(yè)務員。
負責「專門四處打雜、專門收拾殘局、專門挨罵」。
但她卻有一項讓人夢寐以求的——
「神技能」。
面對人生的岔路,她能在planA和planB之間任意切換。
也就是說,對之前的選擇不滿意了,「能改」。
太爽!
這個后悔藥魚叔想了快20年了,哪有賣的?
來十盒!
女主的男友,是一名剛出道的設計師。
沒日沒夜的工作,換來的是客戶的不滿意和老板的斥責。
雖然沒什么出息,但兩人還是過著幸福平淡的小日子。
一起吃飯,一起逛街,一起看電影。
他們對未來有著一套自己的計劃:
「35歲結(jié)婚,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工作室」。
然而有一天,他們沒有波瀾的生活發(fā)生了改變——
女主得到了去上海發(fā)展的機會。
但是生活從來不會讓每件事都如愿。
就在他們準備出發(fā)的前一個星期,男主的父親出了車禍,癱瘓在床。
男主成了家里唯一的依靠,無法前往上海。
對于女主來說,抓住去上海的機會,她就有可能變得稍微不平凡一點。
但這也意味著,她將開始一段漫長的「異地戀」。
女主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愛情和事業(yè),她都不想放棄。
最終,她選擇了去上海。
本以為能闖出一番大事業(yè)。
但來到上海后,她一如既往的被使喚,一如既往的沒出息。
剛來上海沒多久,公司就出現(xiàn)了危機。
面對有可能丟工作的困境,女主連軸轉(zhuǎn)了好幾天,終于頂不住了。
她給男友發(fā)信息,想要得到安慰,然而得到的只有冷冰冰的「加油」二字。
這個時候的她,多希望聽到一句:
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快回來吧!
絕望的是。
男朋友出軌,提出了分手。
孤獨的她在異鄉(xiāng)承受著分手之痛,無處發(fā)泄。
給父母打電話時,一邊說著自己很好,一邊偷偷抹去眼淚。
夜深人靜之時,悔恨自己當初的選擇。
如果一開始自己就選擇留在臺灣,按部就班的生活,就一定會過的很好嗎?
這部劇告訴你,不一定。
在另一個平行空間內(nèi),女主選擇了Plan B,留在臺灣。
但她得罪了上司,沒辦法在公司繼續(xù)待下去。
只能選擇留在家里,照顧男友的父親。
沒過多久,他們「奉子成婚」。
她犧牲了前途,犧牲了自我,換來的是什么?
是婆婆把她當傭人使喚,在她懷孕時只給她一份醬瓜。
連買個喜歡的菠蘿包,都要被丈夫數(shù)落。
讓魚叔印象最深的一場戲——
女主即將臨盆,這個時候丈夫的妹妹忽然跳出來自殺。
丈夫在第一時間選擇了送妹妹去醫(yī)院,將女主放置不管。
事后,還理直氣壯。
就像女主所說:
“所以我就沒有委屈的權(quán)力?”
她被家庭困住日漸憔悴,成了「黃臉婆」。
丈夫也不是當年那個花心思追求她的男人,開始對其他女人動心。
換隔壁馬香玉也會委屈。
雖然微不足道,但她很滿足。
整部劇Plan A和Plan B交織發(fā)展,切入點很常見,但創(chuàng)意滿分。
徐譽庭寫這個劇本的初衷,很簡單:
這段話,讓魚叔感同身受。
有時候我們都會幻想,另一個生活在平行空間的我們,會不會過著截然不同的人生?會不會過得很好?
所以,我們自然對女主牽腸掛肚。
徐譽庭的本子好,王小棣的導演功力也相當扎實。
比如這部劇的剪輯點,都抓的很準。
每當我們在替女主的某個選擇懊悔時,就開始切換時空。
Plan A中,女主在結(jié)束工作后一個人吃飯,望見隔壁桌膩歪的情侶。
下一秒,就切到了Plan B。
她去給丈夫送飯,丈夫一臉不耐煩的坐在對面。
正是在兩種不同人生的切換中,我們才意識到,沒有一種選擇是完美的。
即使你有再多的計劃,也總會有意外來打亂。
在Plan A中。
當我們以為她失戀后一蹶不振時,她身邊出現(xiàn)了另一個男人。
他是女主的上司,冷靜成熟。
他教會她成長,教會她獨立。
當我們以為她的生活即將步入正軌時。
這個男人攜公款逃跑,丟下了她一人。
當我們再次以為她很慘時,她升職加薪了。
陌生的服務員小哥在餐廳打烊后,還給她煮了一碗她最喜歡的面。
每個觀眾的心情,都隨著女主的人生起伏不定。
我們在Plan A中,看到了她的脆弱,卻也見證了她的成熟。
同時,我們在Plan B中,為她的委屈憤憤不平,卻也見到了她和丈夫同甘共苦時的幸福。
「因禍得福」,「因福得禍」。
這兩條規(guī)律是生活最好的總結(jié)。
選擇之所以這么困難,是因為我們無法預知未來。
我們總想著要選一條對的路,但其實我們走的路,并沒有對錯之分。
選擇成為女強人,在異鄉(xiāng)漂泊找不到歸屬。
即使日后再風光,心里還是渴望一個穩(wěn)定的家。
選擇為愛犧牲,卻止不住懷念那個野心勃勃的自己。
在人生的分岔路口,生活不允許我們魚和熊掌兼得。
我們都想如故事的女主角一樣,想要知道答案以后再選擇。
可事實上,我們只能匆忙的寫下答案,交上這份人生答卷。
借用劇中的一句話來說。
既然選擇了,就不要回頭想東想西。
認清生活的真相,然后努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