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年過節(jié),大家少不了飲酒助興。推杯換盞之間,相互之間常會試探、調侃彼此的酒量深淺。那究竟是白臉者酒量好,還是紅臉者酒量深?現(xiàn)代研究已證實,飲酒后的臉色并非酒量的表現(xiàn)。如果以臉色來作為酒醉的標準,有可能導致喝過量傷身,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酒后紅臉是酒精代謝的表現(xiàn),并不能與酒量好畫等號。喝酒后,由于體內(nèi)的乙醇脫氫酶多、乙醛脫氫酶少或活性低,使乙醇以非??斓乃俣绒D化成乙醛,而乙醛無法及時代謝,后者積聚導致血管擴張,因而,飲酒者因面部毛細血管擴張,表現(xiàn)為臉紅。臉紅的人通常過一兩個小時之后,就會緩解,這是因為乙醛逐漸在肝臟轉化為乙酸而被代謝。
喝酒后臉發(fā)白,因為酒后人的血液此時需要大量供應肝臟和消化系統(tǒng)繁重的代謝,造成外周血循環(huán)暫時性減少,這時表現(xiàn)為面部血液供應不豐富,因而顯得 “臉白”。酒后臉白者只能靠體液來稀釋酒精濃度,如果多喝了則容易引起酒精中毒。
因此,評價一個人酒量好差,主要看體內(nèi)乙醛脫氫酶的活性。有些人對酒精的代謝能力強,也就顯得“能喝”。實際上,傳說中的“千杯不醉”是不存在的。飲酒過多,加重肝臟代謝負擔,酒精分解不全面,積聚到一定程度則容易發(fā)生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