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中醫(yī)理論簡述
? 小兒“雛陰雛陽,臟腑嬌嫩,形氣未成”
寶寶特別幼小,臟腑幼小嬌嫩,沒有形成像成年人一般的“大氣”。
? “三歲以內(nèi),呼為純陽,無煩異火,最宜清涼,飲食自倍,脾胃乃傷”
三歲以內(nèi)的小寶寶是純陽之體,不需要頻繁的益補,最適宜涼爽,飲食清淡。寶寶自己能夠知道自己吃多少,家長喂的太多會傷害脾胃。
? “小兒若能四季脾旺則不受邪也”
如果小孩子一年四季脾胃功能都很強,寶寶是不會得病的。
? “胃喜暖而惡寒濕,脾喜聲聞而樂磨食”
胃腸喜歡溫暖,害怕寒冷,對于脾來說,脾更喜歡音樂。
? “胃不和則臥不安”
胃不和,小寶寶坐臥不寧,休息不好。
星媽們一定要記得寶寶脾胃喂養(yǎng)原則哦:若要小兒安,三分饑和暖。
小兒脾胃的特點
小兒脾胃常有三不足。
脾常不足
脾胃為后天之本,主運營養(yǎng)物質(zhì),是氣血生化的根源。小兒發(fā)育迅速,生長旺盛,對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需求極高。但小寶寶脾胃薄弱,消化能力較差,極易引起的運化功能失常。
腎常不足
腎氣腎精不充沛,需要后天營養(yǎng)補充才能正常發(fā)育。
肺常不足
小兒肺腑嬌嫩,易為外邪侵襲。肺之氣有賴于脾,脾胃好了肺自然就好了。脾胃不足,肺氣自然也就弱了。
小兒脾胃調(diào)養(yǎng)的原則
不傷脾胃的8個法則
? 食貴有節(jié),八分見飽。寶寶吃八分飽,不要過度喂養(yǎng)。
? 食宜清淡,不可偏食。不吃過于刺激性(甜、酸、辣等)的食物,不能挑食偏食。
? 食宜溫暖,少食寒涼。不要給孩子吃過于寒、涼的食物。
? 食宜細緩,不可粗速。食物要細軟,不能吃太快,要細嚼慢咽。
? 食前忌動,食后忌靜。吃飯之前避免寶寶過分激動,不要吃完就睡。
? 胃好恬愉,脾好音聲。胃喜歡愉快,脾喜歡美好的音樂。
? 時貴有時,定時定量。吃飯要定時定量。
? 遵醫(yī)用藥,慎食補品。寶寶用藥一定要遵從醫(yī)囑,不可以自行用藥。醫(yī)生沒有提出“食補”建議,就不要自己找補品給孩子擅自亂補。
中醫(yī)育兒歌謠
若要小兒安須受三分饑與寒;
一把蔬菜一把豆,一個雞蛋一點肉;
魚生火,肉生痰,蘿卜白菜保平安;
少喝飲料多喝水,煎炸熏烤傷脾胃;
缺鋅缺鐵兒常見,調(diào)理脾胃是優(yōu)先;
食宜清淡食速緩,食后稍動保健康。
天然藥,副效少,抗生素,勿濫用;
有病沒病吃小藥,正當病時失療效。
春捂秋凍應變化,穿衣五法要記牢;
背暖肚暖足要暖,頭和心胸卻須涼。
飲食習性要符合生物習性
要吃應季水果,不要吃反季水果
要吃大小適中,不要吃超大的
要吃新鮮的,不要吃防腐劑的
要吃當?shù)禺a(chǎn)的,少吃空運來的
要喝白開水,不要喝瓶裝果汁
要吃水果,不要什么都榨汁
要易消化飲食,少吃油膩燒烤油煎食物
要采用湯、粥、羹、糕等烹調(diào)方法
常見小兒脾胃失調(diào)因素
反復喂哺
常見的表現(xiàn)為總覺得寶寶沒有吃飽,媽媽各種各樣的想法或判斷導致反復喂奶,喂快了或喂多了會導致寶寶吐奶、脾胃失調(diào)。
異性蛋白
最好是母乳喂養(yǎng)寶寶,一些寶寶享受不了牛奶或羊奶大分子蛋白,可能導致過敏。
喂養(yǎng)過量
奶粉配比不當,濃度大了會導致孩子腸胃吸收不好,導致上火。
生理性不耐受
對于乳糖不耐受的寶寶,把奶粉適當調(diào)稀一點,等寶寶適應了再調(diào)回原來濃度?;蛘甙涯虩_,消滅一部分寶寶不適應的元素,通過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讓寶寶慢慢適應后再正常喂奶。
腸胃發(fā)育弱
過度喂養(yǎng)或脾胃失調(diào)會導致腸絞痛。
另外,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不利于孩子營養(yǎng)全面。果汁不能代替水果,糖分太高損傷脾胃,大量高能量果汁引起孩子虛胖。不能用飲料代替白開水,也不能加輔食太快,都會引起寶寶脾胃受損。
家庭小兒脾胃調(diào)養(yǎng)實用技巧
小兒脾胃調(diào)養(yǎng)原則:
“藥補不如食補”,藥補是暫時的,食補是長期的。
巧食山藥
功效:
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潤精(唾液等分泌)
食用方法:
山藥去皮加水蒸,取汁加白糖即食。
2
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直接炒菜吃。糖醋山藥片。
3
直接上鍋蒸熟或碾泥蘸糖。
糯米
不要做年糕,可以做粥時放一些糯米,對寶寶脾胃特別好。
小米
功效:
小米被譽為“五谷之首”,和胃溫中,補虛開腸胃、補脾益胃的功效最強。
食用方法:
新鮮小米適量,清水淘洗。
2
大火煮開5分鐘。
3
轉小火熬至粘稠即可。
小米粥上粘稠的一層“米油”營養(yǎng)極為豐富,恢復腸胃消化功能效果更佳。小米炒熟了放置待用,當孩子腹瀉時沖食也特別養(yǎng)胃。
黃米
功效:
唐代醫(yī)學家孫思邈說:“糯米(黃米屬糯米種類),脾病益食,益氣止泄”。黃米具有滋補腎陰、補中益氣、健脾和胃、安神助眠的作用。
食用方法:
可以放鍋內(nèi)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微微帶點焦斑待用。
2
家常煮粥至粘稠,小嬰兒喝米油、大嬰兒喝粥。(不宜過食)
不打針不吃藥,綠色按摩效果好
左手拇指指腹:順時針按揉10分鐘,每天兩三次,沒事時就多給孩子揉。
捏脊:先按摩放松一下背部,然后雙手捏起脊背兩邊的皮肉。從下往上,每捏三下往上提一下,直到大椎穴。反復4遍,具有健脾和胃、通經(jīng)活絡、益氣養(yǎng)血作用。
摩腹:搓熱掌心在腹部順時針或逆時針摩腹,頻率一秒鐘一圈,具有健脾和胃、理氣消食的作用。
其他注意事項
中醫(yī)孩子穿衣:凉上暖下溫中央。
頭不容易收到外界氣候的影響,過度保暖容易導致排汗困難。暖下即暖腳,養(yǎng)陽氣。護住肚臍和腰,不要著涼,孩子就不容易得病。
運動:對于脾胃健康特別特別重要,情緒的愉悅對孩子脾胃也是非常有益的。
培養(yǎng)寶寶吃的興趣:對于不愛吃飯的寶寶,星媽們可以辛苦一點,給孩子做的豐富多彩一點,引誘寶寶吃飯的興趣。
常見營養(yǎng)食品食用注意事項
山藥:如果便秘,山藥帶皮吃。
核桃:核桃?guī)こ?,雖然有一點苦澀,嚼到感到苦澀再咽下去才能發(fā)揮它的營養(yǎng)。
棗:蒸到發(fā)黑,每天吃兩三顆,補氣補血。新鮮棗只可以補VC,干棗糖分較多。
粗糧:粗糧雖好,但不宜多吃。粗糧細做。
牛奶:讓孩子養(yǎng)成喝牛奶補鈣的好習慣,大人也要喝。
食物原屬性:食物越不搭,屬性越遠,搭在一起吃營養(yǎng)互補,效果更好。
堅果:補充微量元素的最好來源,但不能多吃,吃多了油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