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位于夏威夷的三名天文學家在望遠鏡里發(fā)現(xiàn)了一顆侵入太陽系的彗星。奇怪的是,這顆彗星并不是圍繞著太陽公轉(zhuǎn),而是不知道什么時候被木星的引力所捕獲,圍繞著木星公轉(zhuǎn)。三名天文學家依據(jù)國際規(guī)則,用自己的姓氏將這顆衛(wèi)星命名為蘇梅克-列維9號彗星,簡稱SL9。
通過軌道推算,人們發(fā)現(xiàn)這顆彗星距離木星最近的時候距離僅有40000公里,已經(jīng)遠遠低于木星的洛希極限70000公里。所以人們推測,在人類發(fā)現(xiàn)它以前,這顆彗星可能就已經(jīng)被木星的潮汐力撕碎了。到1994年7月,人們發(fā)現(xiàn)這顆彗星已經(jīng)被撕碎成21塊,并且極有可能會在經(jīng)過木星表面45000公里處時撞向木星大氣層。
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太陽系內(nèi)觀測到這么大規(guī)模的相撞事件,所以全球的天文學家都很興奮,紛紛將望遠鏡對準了這顆彗星,包括各大空間望遠鏡、地面望遠鏡、伽利略號飛船,甚至是遠行在外的旅行者2號也都收到了觀測指令。
果不其然,1994年7月16日20時15分,并排總長超過16萬千米的“宇宙中的長項鏈”,開始以每小時21萬公里的速度,陸續(xù)撞向木星大氣層,直至22日下午4時6分,最后一塊碎片落木,整個過程持續(xù)六天才結(jié)束。
這次的彗星撞擊事件,對于人類科學家來說毫無疑問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科學盛宴,但是撞擊事件結(jié)束以后,從興奮中回過神來的人類,才紛紛感到后怕:假如撞的不是木星,而是地球,那么人類的命運將會如何?
碎片撞擊速度達到了每小時21萬公里,第一塊碎片就釋放了相當于2000億噸TNT炸藥的能量,撞擊中心溫度上升了一萬度,火球綿延了一千公里,高溫塵埃氣體直沖一千米高空,電磁波強度瞬間提升九倍。
第七塊也是最大的一塊碎片直徑達到了3.2公里,釋放了相當于2.5萬億噸TNT炸藥的能量;大小相近的第八塊碎片以每秒六十公里的速度撞向木星,釋放了超過6萬億噸的TNT炸藥能量(已經(jīng)超過了人類核武庫數(shù)量總和的600倍),中心溫度被提高了三萬度;第九塊碎片撞在木星南半球東北部,產(chǎn)生了直徑三萬公里的暗斑,釋放的能量相當于2.5億顆廣島原子彈,產(chǎn)生的火球有三個地球那么大。
21日,14、15、16三塊碎片,似乎像是裝了精確制導,連續(xù)撞在同一個區(qū)域,產(chǎn)生了高達2000千米的火球和地球三倍直徑的塵云,以及持續(xù)十五分鐘的爆炸。
縱觀整個撞擊事件,釋放了總能量為40萬億噸“TNT”烈性炸藥爆炸時的能量,伴隨著不停產(chǎn)生的火球、塵云和爆炸,在木星表面產(chǎn)生了數(shù)個上萬公里的黑斑,這些黑斑消散需要數(shù)百萬地球年。
這個數(shù)據(jù),相當于20億顆原子彈連續(xù)爆炸,是二戰(zhàn)時美軍投放在廣島的原子彈能量的20億倍。人類目前制造過的最大的核彈“沙皇”的當量也不過才5500萬噸,而最小的一塊碎片產(chǎn)生的能量就超過十億噸,不可謂不恐怖。
事實上,即便是沒有木星的存在,這顆彗星其實也不會撞向地球。
這顆彗星之所以被木星所捕獲,主要是因為木星的引力太大。想要飛出木星,逃逸速度必須要達到60公里每秒,這顆彗星也正是低于這個速度才被木星捕獲,而地球的逃逸速度僅僅為11.2公里每秒,在太空中,很少存在速度這么低的天體,所以它們根本就不可能被地球捕獲。
地月距離足夠放下其他行星
更何況,地球周邊的空間實在是太過空曠,僅僅是地月距離就有38萬公里,遠超普通小天體,所以撞上的概率就更小了。
所以這顆彗星唯一撞向地球的可能性就是它的軌道和地球重合了無法避讓,但是根據(jù)計算實際并不重合,所以無礙。
不過這并不影響木星在這次事件之后身影變得偉岸起來,畢竟在過去的千百萬年內(nèi),木星不知道用自己龐大的身軀幫助地球擋住了多少可能撞向地球的天體。
大約1.6億年前,小行星298被另一顆小行星撞擊粉碎,大約6500萬年前,小行星298分離出來的一塊直徑10公里的碎片,闖入了地球軌道,并且撞上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了著名的??颂K魯伯隕石坑。
這次著名的隕石撞擊事件,釋放了相當于九十多萬億噸TNT炸藥當量的能量,引發(fā)了大海嘯、地震和火山爆發(fā),將大量煙塵沖入大氣層中,遮蔽了陽光數(shù)年之久,地球進入寒冬。核子冬天導致了植物和浮游生物的大量死亡,進而影響到了上層的食草動物和食肉動物,直接導致了當時的地球霸主恐龍的滅絕。
兩次撞擊事件相比較你會發(fā)現(xiàn),無論是體積還是產(chǎn)生的能量,木彗相撞都遠遠比不上恐龍滅絕的那次。之所以木彗相撞會產(chǎn)生那么恐怖的景象,火球、疤痕動不動就上千上萬公里,和木星是一顆氣態(tài)行星有著很大的關系。
讓恐龍滅絕的那次撞擊事件,尚且沒有讓地球生物完全滅絕,沒過多久地球上的生物又再一次繁衍興旺,那么木彗相撞的這顆,就更加不可能讓地球生命重啟了。
至于對于人類的影響,我認為太多人夸大其詞,危言聳聽。
毫無疑問,這顆彗星如果撞在地球上,會讓人類進入很長一段的艱難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口急劇銳減,文明停滯不前,但是絕不至于滅絕。
人類不是恐龍,人類今天的能力能夠提前預測到這次撞擊,從而開始為文明延續(xù)做準備,疏散城市、儲存食物、保留技術、建立地下堡壘、發(fā)射太空飛船等。
人類獲取能量的方式要豐富得多,即便是陽光被遮擋,化石能源和水能等供能方式栽培的植物,足夠讓部分人類度過幾年暗無天日的時間,而保留下來的技術會讓人類在重見天日后再次快速崛起。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撞擊事件也讓人類警惕了起來。人類科學家建立了一套系統(tǒng),將所有可能會撞上地球的天體都納入了重點防范名單,隨時觀察它們的動向,一旦發(fā)現(xiàn)不對,要么進行摧毀,要么開始著手準備文明延續(xù)。
這是真正的“天塌下來了有人頂著”,普通人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