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潘幸知(ID:sharpshow)
文字整理/幸知在線 Ally
夫妻之間沒有愛了,婚姻還要繼續(xù)嗎?很多姐妹都曾發(fā)出過這樣的疑問。
在幸知書香女神C1班,這個話題變成了一場辯論賽的題目。
正方觀點:婚姻中沒有愛了,要離婚。
反方觀點:婚姻中沒有愛了,不要離婚。
你怎么看?
正方
比孤獨終老更讓人難受的,是和一個讓你感到孤獨的人終老。
不相愛的父母努力維系著的完整家庭,不過是讓孩子背負一幅沉重而冰冷的殼。
婚姻中四種愛的表現(xiàn):精神、經(jīng)濟、時間、性。
長期在無愛的婚姻中消耗,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愛是人類的基本需求,兩個人走進婚姻殿堂,彼此都希望在婚姻中得到愛的滋養(yǎng),一起度過美好的人生。可偏偏事與愿違,很多婚姻走著走著就與當初的期許背道而馳。
在一段婚姻中,兩個人要是沒有愛了會怎樣?很多人描述說:生不如死、心如死灰、煎熬、連呼吸都是錯的、厭惡、冰冷、不想回家……這些冷冰冰的毫無溫度的詞讓人想起一句話:
“比孤獨終老更讓人難受的,是和一個讓你感到孤獨的人終老?!?div style="height:15px;">
沒有愛卻繼續(xù)維系的婚姻,為什么會讓人痛苦?
夫妻之前沒有愛,會有身體抗拒。你碰一下我的手,我的覺得惡心;兩個人的眼神一不小心撞到一起,彼此都會不自在。更別提其他身體接觸和溝通對話。
沒有愛的婚姻,會對孩子帶來傷害。孩子生性敏感,他們可以感受到爸爸媽媽感情的細微變化。兩個已經(jīng)不再相愛的人,不管在孩子面前假裝多么親密和諧,孩子的眼里看到,不過是兩個貌合神離的演員。而這種“表演式”的夫妻關系本身,對孩子也是一重傷害。
更多的父母,因為管控不了自己的情緒,會當著孩子的面互相指責,甚至破口大罵、暴力相向,然后跟孩子哭訴,“都是為了你,我才一直忍耐著不離婚”。
不相愛的父母,努力維系著的完整家庭,最后不過是孩子背負的一幅沉重而冰冷的殼。孩子成年以后,甚至會因為早年體會過無愛家庭帶來的痛苦,而很難走進親密關系。婚姻中沒有愛了,卻不愿離婚,要把這種傷害繼續(xù)延續(xù)到什么時候?
一項最新研究表明:相對單親家庭的撫養(yǎng),父母感情失和才是對孩子心理傷害最大的元兇之一。與其在無愛的婚姻中互相煎熬,不如離婚給各自空間給各自機會,重新拾取對婚姻甚至生活的期望,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父母互相傷害的關系中脫離出來,獲得更加健康的愛。
總之,愛是走入婚姻的重要前提,沒有愛,婚姻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橐鲋袗鄣谋憩F(xiàn)有四條:
第一條:精神上的關愛和關注
第二條:經(jīng)濟上的共享
第三條:時間上的陪伴
第四條:性生活和諧
如果在這四條上都沒有感受到愛,就可以認為沒有愛了。愛本來就是一個看不見的東西,只能通過感受來確定你是愛我的。
內心沒有愛的人,無時不刻在“內耗”?;橐鰶]有愛的時候,也是無時不刻在消費彼此的能量。長期在無愛婚姻中消耗,就是在消耗自己的生命。
請珍愛生命,遠離無愛的婚姻。如果婚姻中確實已經(jīng)沒有了愛,早日離婚是最好的選擇。
反方
多少夫妻,因為渴望愛而提“離婚”,最后卻把離婚理由歸結為“不愛了”。
愛是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
把婚姻中的沖突妖魔化,歸結為不愛,是自我功能閹割。逃避沖突盲目離婚,是自我功能的外包。
離婚,并不是讓你達到理想生活彼岸的工具。
很多夫妻喜歡把離婚掛在嘴邊,一不開心就要“離婚”,
很多時候,這種提“離婚”只是一種要挾,實質是渴望對方更多的關注和愛。假如真的把婚作離了,當別人問起來為什么離婚時,他們往往故作輕描淡寫地說一句話:不愛了唄~
不愛了,真的有那么簡單嗎?如果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那么多人分手、離婚后再復合,稱“分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們之前還有愛”。
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說感覺婚姻沒有愛了,不一定準確。可能只是一時失望而說出的氣話。因此而離婚,自然不合理。
愛是婚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并非全部?;橐鍪加趷?,但隨著家庭時間的延長,婚姻中愛的衍生品——親情、友情等也會隨之產(chǎn)出,夫妻雙方的角色和責任隨著家庭成員的增減而變化。
婚姻中,僅僅依靠夫妻之間的純愛支撐維系的比例,也會相對減少。
婚姻中不可避免出現(xiàn)一些傷害、吵架和沖突,這些是婚姻矛盾的表現(xiàn)形式,不能將其簡單妖魔化,歸結為不愛而產(chǎn)生的痛苦,也不能當成是對方的錯而自己無能為力,那就是自我功能閹割,離婚是自我功能的外包。書香女神都是有能力的女神,不要忘了自己本來就可以拒絕,也可以做一些主動的事情去解決。
離婚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這段婚姻中我獲得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為了我下一段的婚姻,我需要做出什么樣的準備?這段婚姻我有沒有需要存留的東西?這才是現(xiàn)代女性需要思考的問題。
愛是發(fā)生的微小瞬間,即便是很美好的一段關系,我們也不可能無時無刻地感受到愛。感受不到愛了就要離婚嗎?不能告訴對方感受嗎?現(xiàn)代社會我們是有離婚權利,但并不代表可以濫用。即使真的偶爾感受不到愛了,也可以通過二次吸引,重新愛上彼此。
不愛了就離婚,離婚就能找到愛嗎?就能找到幸福嗎?答案是否定的,離婚本身不是達到理想生活彼岸的工具。在婚姻中,不能僅僅因為感覺不到愛而離婚,應該考慮其他因素后再做最終決定。
導師點評
三種類型的人,不一樣的注意力焦點,追求不一樣的婚姻健康狀態(tài)。
簡單來說,從注意力的焦點,我們人可以分成有三種:
第一類,自我保存型
我就是這種類型。可能穿的相對比較低調樸素,不打扮。關注是否在飯點吃飯,晚上超過十一點沒睡會不會對身體不好,家人錢夠不夠花,這些是對我們本身自我保存的一個焦點。
對我們而言:婚姻一方面是情感需求,一方面是經(jīng)濟共同體,我們是用它來養(yǎng)小孩,用它來贍養(yǎng)老人,用它來抵御失業(yè)、疾病的風險。這是我們的焦點。我們在離婚中很容易達成協(xié)議。就是你給我多少錢,我們覺得是可以的,就愿意離。
第二類,性本能
并不單單指性生活,主要指對情感的滿足?;橐鰧λ麄兪切撵`港灣、靈魂歸宿,如果我找不到跟我匹配的人,就覺得人生白活了,靈魂不圓滿。對這類人來說,有愛了,不一定需要結婚,在一起就行。沒有愛了,就一定會離婚。
第三類,社交型
他們的焦點在于給團體賦予的影響力、自己能調動的資源。對他們來說,家庭是一個自己進入組織的通行證,就像一個身份標簽,在婚姻中的愛,不是他們的重點。他們投入的比例跟其他事情相比就少很多。
婚姻如果沒愛了,他們也傾向不離婚。因為要考慮社會上的人怎么看。他們遵循的是社會標準,追求的是團體的認同。而并不考慮社會標準是否合理。
什么樣的情況我們才要離婚,是不愛了,還是有其他的路徑?我們的婚姻要追求健康狀態(tài),不同類型的人,注意力焦點不一樣,健康的狀態(tài)不同。
對于自我保存的人,健康的婚姻是我們互相有界限,我知道哪些事兒是他的事兒,即便我覺得他干得再不合理,只要這個賬是分開的,就不影響我們家庭共同賬戶,那我也不干涉。我也是擁有同樣的自由。共同做的事情比如撫養(yǎng)孩子需要有一個協(xié)商。
對于性本能或者情感居中的人,在婚姻中如何能夠完全一致地表達自己的內心非常重要。因為情感本能的人內在情緒是非常微妙非常多,需要被人理解。務必要培育一種能力就是原原本本說出來。
對于情感類的人,會把事情纏成一團。比如第一次,我有一點不開心,我忍了。第二次,不開心我也忍。然后我自己都搞不清楚我到底是不是要跟他在一起。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向對方清晰的說明自己的情緒狀態(tài),同時培養(yǎng)一點能力陪自己,不要老粘著對方,那么婚姻是否分開,都是健康的。
對于社交型的人,就是要找到自己、對方的位置。他們常常容易忽略跟自己最相關的是什么,比如身體的健康、時間的分配、對方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因為他的注意力很多是在社會上的。
對他們來說去學習關注學習體諒別人,尤其是關注自己的情緒情感需求,這個很重要。不然常常會把社交當成回避,我們出去喝酒,家里的矛盾也暫時不管。如果我們能去關注這一點,社交型的婚姻不論離還是不離也都是健康的。
每個人不是絕對的自保或是社交,只是比例分配不痛,但整體而言,焦點如果是重在其中一個的,就要去做跟自己相關的成長來平衡我們理解的愛。
最后有一個額外驚喜給大家,我中午一邊吃飯一邊聽大家的辯論,我先生在旁邊也是積極參與,他也有想說的話跟大家說——
驚喜嘉賓:咨詢師家屬
我的態(tài)度是:不離。
婚姻更像是符號、圖騰,或者說是責任,不簡簡單單是愛。
我會問她:你覺得什么是愛的事,我做。這樣會少一些驚喜,但婚姻還可以維持下去。
大家好,我原來是辯論隊隊長,現(xiàn)在很想?yún)⑴c進來。我的態(tài)度就是不離。
我屬于剛才提到的社交型人,我的婚姻事實上不僅有愛,更多的是在一個社會形象上比較重要的像定義一樣的東西,在中國社會做一個男生,你要獲得一個有形象有能力的、穩(wěn)重成熟的形象、負責任的形象。家庭應該是完整穩(wěn)定健康的。
所以對于社交型的人來說,婚姻更像是符號或者說是圖騰或者說是責任,不簡簡單單是愛。
婚姻是一個制度,是人類衍生出來的。愛是什么呢?每個人解釋不一樣,每個人表達愛的方式不同。對方接收度也不同,并不是你認為愛就是愛,你認為不愛就不愛了。愛與不愛,很難去理解和界定。
我是一個社群屬性比較重的人,但我認為負責任的形式就是讓她能夠感覺到我愛她,我會問她:你覺得什么是愛的事,我做。這樣會少一些驚喜,但婚姻還可以維持下去。
還有吵架,并不是吵架就是不愛,就一定要離婚。當然暴力傾向還是要分手,作為男性我們很善于為自己找借口,女性也很善于給自己找借口,雖然方式不一樣,但我們都很會合理化。
婚姻里感覺不到愛了,該怎么辦?最真實的答案,最終在每個人自己的內心深處。當你在婚姻里感受不到愛,正是該尋求專業(yè)幫助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