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的太空中有數(shù)以百萬計的小行星,其中有很多運行軌跡和地球軌道相交,構成對人類文明的巨大威脅,由于天文觀測技術所限,科學家只能跟蹤體積巨大的近地天體,對那些直徑僅有數(shù)十米的小行星往往無能為力。
NASA曾統(tǒng)計過1988年至今墜落地球的近地天體分布圖,密密麻麻的斑點看起來觸目驚心,顏色越深的亮點表示爆炸能量越高。
上周末(2019年3月29日),天文學家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萊蒙山發(fā)現(xiàn)有一顆速度極快的小行星在夜空中一閃而逝。在精確計算它的軌道之后,研究人員驚訝地發(fā)現(xiàn)它在前一天(3月28日)和地球最為接近,距離僅有64,102英里(103,162公里),大約為地月距離的27%!
這顆小行星的代號為2019 FC1,根據(jù)The Watchers網(wǎng)站的報道,2019 FC1是進入2019年在一個地月距離之內飛掠地球的第14顆小行星,也是3個月以來和地球最為接近的一顆小行星。它的直徑大約為98英尺(30米),運行速度相當驚人,達到每小時57,973英里(93,298公里/小時),即每秒25.9公里。
2019 FC1并不在科學家掌握的高威脅近地天體(NEO)名錄之內,包括NASA在內的天文機構都沒有注意到它突然靠近地球,也沒有發(fā)出警報。如果它和地球迎頭相撞,人類將來不及做出任何防備。
類似2019 FC1這種尺寸的小行星在墜入地球大氣層之后會自行解體,但破壞力仍然不可忽視。2013年在俄羅斯上空爆炸的小行星直徑大約為55英尺(17米),體積和2019 FC1相差甚遠,但沖擊波卻導致車里雅賓斯克等6個城市的建筑物玻璃損壞,大約1500人受傷。
宇宙往事-專注科學科普
歡迎小伙伴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