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前半生寄人籬下,后半生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占領荊州、益州和漢中,總算有了地盤,自己也登基稱帝??傮w來說,三國時期蜀國國力最弱,既沒有曹操廣袤的土地、眾多的人口,也沒有東吳長期經(jīng)營、人心團結(jié)的局面,只是占了地利的優(yōu)勢。但是劉備的野心可不小,從他給四個兒子所取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來,其野心不亞于秦始皇。
人們總喜歡拿三個國家相互比較,從國君到大臣,從將軍到士兵,而曹操、孫權(quán)、劉備三個人的兒子也是人們比較的對象。曹孫劉三個人比較起來難分勝負,但是他們的后代卻實力懸殊,曹操的后代完勝,曹丕的統(tǒng)治能力遠遠超過孫權(quán)和劉備的后代,尤其是劉備的兒子劉禪,昏庸無能,葬送蜀漢江山,留下“樂不思蜀”的笑話。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材,劉備作為一代梟雄更不例外,他對自己的兒子寄予厚望,從他的第一個兒子開始,劉備便寄托了他對江山的渴望和追求。
我們都以為劉禪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其實劉封才是劉備的第一個兒子,只不過這個兒子是養(yǎng)子。劉備在投奔劉表的時候,雖然年紀不小了,可是還沒有兒子,于是便收養(yǎng)了羅侯寇氏的兒子劉封為養(yǎng)子,劉封這個名字也是劉備給起的。
不過這個劉封不太給力,在樊城之戰(zhàn)的時候,面對叔叔關(guān)羽的多次求救,劉封卻聽從孟達的建議,按兵不動,眼睜睜地看著關(guān)羽戰(zhàn)敗被殺,從此劉備也失去了一塊至關(guān)重要的地盤荊州,給蜀國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劉備震怒之下也賜死劉封。
劉備的第二個兒子是劉禪,在劉備年齡比較大的時候才生的這個兒子?!袄蟻淼米印钡膭浜軐檺圻@個兒子,從小名“阿斗”就可以看出來劉備對兒子的疼愛。這個兒子是親生的,自然被封為太子,劉備死后也繼承王位。這個劉禪大概是在長坂坡的時候被曹兵嚇傻了,或者被劉備摔傻了,腦子不大好使,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在諸葛亮北伐的時候還從中作梗,召回諸葛亮,導致諸葛亮又一次北伐失敗。但是劉禪心態(tài)很好,即使被俘虜了依然每天活得開開心心的,活到六十四歲才去世,這在古代已經(jīng)是長壽了。
劉備還有兩個兒子大家不太熟悉,他們一個叫劉永,一個叫劉理。這兩個兒子能力太平庸了,比起曹操的幾個兒子如曹昂、曹彰、曹丕、曹植、曹沖等幾個人來說,簡直不值一提,所以史書上很少有關(guān)于他們的記載,尤其是劉理,還不到三十歲就去世了,自然更少有人知道。
這四個兒子雖然名氣不大,但是劉備卻在他們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追求,我們把劉備這幾個兒子的名字連在一起讀,便能發(fā)現(xiàn)劉備的心機:封禪永理。
當年嬴政給自己取名“始皇帝”,就是想著自己是第一個皇帝,子孫后代能繼續(xù)繼承他的皇位,秦朝江山能夠永遠傳承下去,可是劉備更狠,“封禪永理”這幾個字就能說明情況。
“封”這個字在古代有祭拜蒼天的意思,皇子自名為天子,老天的兒子,所以要祭天?!岸U”是祭拜大地的意思,皇帝是九五之尊,除了天和地,便是皇帝最大。于是皇帝經(jīng)常舉辦“封禪大典”,現(xiàn)在泰山經(jīng)常舉辦這樣的活動,以重現(xiàn)當年祭拜活動的盛況??梢姡谏鷦⒍U的時候,劉備雖然被曹操追得惶惶如喪家之犬,可是稱帝的野心已經(jīng)暴露無遺,只是當時條件還不成熟,所以劉備只能在兩個兒子的名字上面寄托自己的心思。
“永”是永久的意思,長長久久。“理”字是治理天下或者安定平定的意思。古語有云,“圣人之所在,則天下理焉”。劉備在生后面兩個兒子的時候已經(jīng)是皇帝了,自然不用再遮遮掩掩,于是便希望“封禪”之后國家能夠長治久安即“永理”,永遠太平,劉家江山也能夠世代相傳。
筆者認為,在中國,名字自古以來就是一件大事,一個好的名字能夠讓人印象深刻,改變命運,同時也寄托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在古代,尤其是帝王將相,對于孩子的名字更是慎重。劉備這幾個兒子的名字,也是經(jīng)過他的一番深思熟慮并且寄托了自己對于劉家江山的希望。只是這幾個兒子實在是不爭氣,不僅沒有保住蜀漢天下,反倒是平平庸庸,結(jié)果蜀漢只有兩代皇帝便被曹魏滅國了。
讀者朋友們,不知道你們是怎么看待這件事情的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賜教。
參考文獻:《三國志》、《三國演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