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習(xí)慣于用“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者)般顏色做將來”來形容汝窯神秘的天青釉色。只是,在明代的記錄中,這句詩起初是用來描述傳說中的五代名窯——柴窯。
可以推想,汝窯的釉色一定與柴窯極為接近。
這只碎拼而成的汝窯大碗,并非人們更熟悉的寶豐清涼寺汝窯,而是出自張公巷窯,相較清涼寺汝窯不那么透明的半乳濁光感,張公巷汝窯的釉面明顯玻璃質(zhì)感更強。但有一點的相似,這只大碗的釉色依然難以捉摸,以至于我們在拍攝過程中,選擇不同角度,釉色都會出現(xiàn)較為明顯的變化。
而和清涼寺汝窯的稀缺性相比,張公巷汝窯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可謂完整器難尋,多數(shù)學(xué)者更將其認定為北宋官窯。不管怎樣,能近距離接觸此件器物,實屬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