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用的最久的錢幣你知道嗎
今天作者來給大家講講一段比較特殊的歷史時期使用的特殊貨幣,上面很多字很多人不認識,那么這樣的錢幣現(xiàn)在市場上存世量以及價值怎么樣呢?
五銖錢是中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錢銀,也是用分量作為錢銀單位的錢幣,在中國五千年的錢銀發(fā)展史上起到了深遠的影響。漢代五銖錢幣質(zhì)量、鑄造技術等方面的變化中,可以反映出漢代社會的歷史風貌以及國家在經(jīng)濟生活中的駕馭能力。
五銖錢奠定了中國硬通貨鑄幣圓形方孔的傳統(tǒng)。這種小銅錢外圓內(nèi)方,象征著六合天地。在下面用篆字鑄出“五銖”二字。“銖”是古代一種分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為一銖,因此所謂“五銖”實際上很輕。
從漢武帝開始,'五銖錢'一直沿用了700余年,成為中國歷史上最長壽的幣型。此后,東漢、蜀漢、魏晉南北朝和隋歷代都有鑄造,雖重量形制大小不一,但都保留了其基本風格。
至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銖錢'廢止,行用開元通寶錢,但舊五銖繼續(xù)在民間流通。以后各代鑄銅錢無不以五銖為標準,離開這個標準就意味著無法長期流行。
不過現(xiàn)在這個錢幣存世量不多,年代久遠,從貨幣的角度上來說,有一定的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