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撫順琥珀”,滿滿的都是回憶,也只能回憶,因為,曾經(jīng)聞名世界的它,已經(jīng)漸漸消失了,沒落了,枯竭了……
繁華易逝,煙花易冷,“撫順琥珀”的浮沉也不過如此,可是,早些年間,“撫順琥珀”是沒有幾個人知道的,那時,它的名字叫“煤黃”。
1、“煤黃”是怎么來的?
“撫順琥珀”為什么會叫“煤黃”呢?如果你見到“撫順琥珀”的沉積環(huán)境,就會一點也不奇怪了。
“撫順琥珀”與煤伴生,剛開采的原石外面往往黑乎乎的一層都是煤,去掉外表的煤,里面則是橘黃色的琥珀,非常美麗,所以,“煤黃”就是這么來的。
2、“煤黃”是砸出來的
早些年,家里只要有煤礦工人的,誰家的抽屜里都有那么幾塊“煤黃”,都是挖煤的時候撿的,而在煤礦中,生存著一群專門以采琥珀為生的人,稱作“砸煤黃”的。
“煤黃”主要產(chǎn)自撫順西南的西露天礦,這是亞洲最大的人工礦坑,400米深的露天礦脈一層層地展現(xiàn)你的眼前,非常震撼,而“砸煤黃”的手提一個鶴嘴鋤、一條布袋,防塵帽只露出眼睛,順著礦坑一步一步踩著只容得下腳的地方徒步下去,找到琥珀,再從煤層中一點一點砸出來。
3、“砸煤黃”是一個高危產(chǎn)業(yè)
光從“砸煤黃”徒步下幾百米的礦坑,去尋找小小的琥珀,就可見“砸煤黃”的不容易,想想都滲得慌,人的命在“煤黃”面前顯得那么不值一提,這“煤黃”純粹是靠命、靠血、靠汗砸出來的。
大家可能有點奇怪,為什么開采“撫順琥珀”會采用如此的方式,其實很簡單,上個世紀(jì),“撫順琥珀”并沒有被重視開采,在煤礦里“砸煤黃”是非法行為,一旦被礦保衛(wèi)人員逮住了,罰款、下崗、甚至判刑!那叫“投機(jī)倒把”,你懂的,不過想想,換做現(xiàn)在,這種行為也是違法,那叫盜挖,烏克蘭人民對此是最深有感觸的…….
4、一起“砸煤黃”的那些日子
“砸煤黃”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砸”的過程就很講究技巧,當(dāng)時好多塊大質(zhì)優(yōu)的“煤黃”,都是從礦上選煤廠的跳汰機(jī)上來的,有經(jīng)驗的工人,一眼就可以分辨出“煤黃”,趁人不注意,一把抓在手里,不過這樣風(fēng)險太大,一旦抓住,就得罰款下崗,不值當(dāng)。
當(dāng)時的“煤黃”并沒有多珍貴,好的料也就18塊錢一公斤,職業(yè)“砸煤黃”的一個月也就砸個一百多元,糊口而已,苦營生,偶爾有的人找到了“煤黃”窩子,砸到了大“煤黃”,發(fā)筆小財,還得被大家津津樂道,因為概率太低。
不過有一件事倒是奇聞,聽說,當(dāng)時在礦上,很多碎料都被工人大鐵鍬鏟著生火了,因為不值錢,燃燒倒是很旺,這個,這個,此時,我不禁仰面向天,嘴唇顫抖,“煤黃”、“煤黃”、我們的“煤黃”啊,你們這群敗家玩意兒!
- END -每天堅持閱讀5分鐘,3個月成為琥珀蜜蠟鑒定高手
鴻哥蜜蠟編輯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鴻哥蜜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