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哥釉瓷,是指明清兩代仿制“傳世哥窯”的釉色、胎質和開片紋而產(chǎn)生的一類瓷器。
南宋 哥窯直頸貫耳瓶
“傳世哥窯”是指過去收藏清宮之中的瓷器,現(xiàn)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等。明代仿哥窯瓷,由最早宣德官窯仿制,工藝水平已經(jīng)很高了。有的仿官窯瓷仿得特別像,釉面全部都有“金絲鐵線”和“紫口鐵足”的特征,器型也差不太多。
現(xiàn)在小編就給大家說說宣德、成化仿哥窯瓷的基本特征
釉色特征
釉色有淡青、灰白兩種,與宋、哥窯釉色相仿。
釉面特征
釉面光潔度不高,略有油光感。釉面上有開片紋,但是僅僅只有一層,不太像典型器的哥窯的大小雙重開片紋,很想“金絲鐵線”,但是“金絲鐵線”的特征并不是很明顯;“紫口鐵足”的特征也不是特別像,釉面有橘皮紋。
與宋哥窯相比,宣德仿哥窯瓷,釉面有暗淡油光,有橘皮紋。成化仿哥窯瓷,釉面光澤極強。嘉靖、萬歷仿哥釉瓷,釉面光亮,紋片大小都有,器型做工會比較差。
清代仿哥窯,僅僅釉色、開片紋相似,其余均為本朝瓷的工藝特征。鑒定的時候一定要對比,要特別注意,不要放過任何一個疑點。
器型特征
有雞心碗、菊瓣碗、盤、碟、葵花洗、旋紋筒爐和執(zhí)壺等。
款識特征
底部有署名“大明宣德年制”青花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