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展時間:2017年11月24日-28日
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拍賣時間:2017年11月29日上午10:30
拍賣地點:香港灣仔博覽道1號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2701 興隆洼文化晚期至紅山文化早期 約公元前5500-4000年 玉耳飾玦 (一對)
尺寸:寬3.3cm
估價:HKD 40,000-6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0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0號
2702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玉蠶蛹 (一對)
尺寸:寬4.4cm
估價:HKD 50,000-7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號
2703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玉龍
尺寸:長11.3cm
估價:HKD 600,000-8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圖版1號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圖錄圖版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2號
2704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青玉帶齒動物面紋飾
尺寸:寬19.6cm
估價:HKD 300,000-5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帶齒動物面紋玉飾(購玉272),中間部分設計與本飾非常相似,惟兩端造型略不同,著錄于2012年臺北出版《敬天格物- 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圖版3-3-28號。弗利爾?賽克勒博物館藏一件更相似的例子,長17.2公分,其線圖著錄于鄧淑蘋著,199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羣玉別藏續(xù)集》,頁14,插圖5:2。藍田山房亦藏一件相似例,滿布白沁斑,見同上,圖版13號。另可參考一件紋飾相似但齒較短的例子,現藏天津藝術博物館,著錄于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1- 原始社會》,圖版14號。
2705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玉獸面紋杖頂
尺寸:寬6.8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號
2706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玉鳥紋令牌
尺寸:長24.9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4號
2707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玉跽坐人像
尺寸:高6.3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9號
2708 紅山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3500-3000年 青玉鳥形珮
尺寸:長5cm
估價:HKD 300,000-5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5號
2709 良渚文化 約公元前3300-2300年 玉人面紋琮
尺寸:寬8cm
估價:HKD 500,000-7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頁36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頁36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9號
2710 良渚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2600-2300年 玉神人紋九節(jié)琮
尺寸:高23.5cm
估價:HKD 3,000,000-5,0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7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7號
琮玉料深褐綠色,外方內圓柱體,上寬下窄,中心有圓孔,兩端各一四方委角形口。共九節(jié),以凹槽為界,每節(jié)四角雕琢神人紋,兩細圓圈表示眼睛,上面兩道突起弦紋表示羽冠,下面一道凸橫表示鼻子。
此琮體積修長,為良渚玉琮之較大例子,用料不菲,當時應為重要祭器。大型多節(jié)玉琮為數不多,可參考清宮舊藏一件十一節(jié)例子,玉料及神人紋飾的表達手法均與本琮相似,見1995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圖版32號。另可參考一件紋飾相似的六節(jié)琮,江蘇草鞋山出土,現藏南京博物院,著錄于1989年香港出版《良渚文化玉器》,圖版49號。
2711 齊家文化 約公元前2300-1500年 白玉三璜聯璧
尺寸:直徑12.5cm
估價:HKD 60,000-8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4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48號
2712 良渚文化 約公元前3300-2300年 玉璧
尺寸:直徑19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4號
2713 齊家文化晚期 約公元前1900-1500年 玉琮
尺寸:高13.6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5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55號
2714 齊家文化至西周 約公元前2300-771年 白玉璧
尺寸:直徑23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4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49號
2715 龍山文化早中期 約公元前2300-1900年 青黃玉牙璧
尺寸:寬13.3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3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38號
2716 龍山文化中晚期至夏時期 約公元前2100-1600年 玉戚
尺寸:長20.9cm
估價:HKD 180,000-2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4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41號
2717 新石器時代 可能為龍山文化中晚期 約公元前2100-1600年 青玉虎紋鉞
尺寸:高17.1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5號
2718 二里頭文化 約公元前1800-1600年 玉戚
尺寸:長16.2cm
估價:HKD 160,000-24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6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62號
本器中央圓孔甚大,有可能是從玉璧改裝過來。
2719 龍山文化晚期至夏朝 約公元前1800-1600年 玉圭
尺寸:長22.4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7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7號
2720 商 玉戈
尺寸:長34cm
估價:HKD 250,000-4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2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25號
2721 后石家河文化 約公元前2100-1600年 青玉鳥紋笄
尺寸:長10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9號
此鳥紋笄應該與信奉及膜拜玄鳥的石家河先民有關,或用作插于巫覡頭上的法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造型幾乎一樣的玉笄,長11.45公分
(故玉1082/天-717-1-7-14),著錄于2012年臺北出版《敬天格物-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圖版4-5-11號。院藏另一件相似例,有殘缺(故玉5821/呂-1804-1),見同上,圖版3-3-30號。亦可參考一件較長例子(13.6公分),出土于商代婦好墓,其線圖著錄于鄧淑蘋著,199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羣玉別藏續(xù)集》,頁30,插圖21:1號。
2722 后石家河文化 約公元前2100-1600年 青玉神祖面飾
尺寸:寬9.5cm
估價:HKD 800,000-1,2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8號
華盛頓賽克勒藝術館及芝加哥藝術學院各藏一件雕工繁復的玉神祖面飾,其線圖著錄于鄧淑蘋著,199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羣玉別藏續(xù)集》,頁35,插圖30:1, 2,其中作者推斷為石家河文化的柄形器。另可參考兩件國立故宮博物院藏的玉神祖面飾(購玉820、621),同樣定石家河文化晚期,著錄于2012年臺北出版《敬天格物- 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圖版5-4-1、5-4-2號。
2723 后石家河文化 約公元前2100-1600年 玉虎
尺寸:長9.7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6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6號
2015年湖北天門譚家?guī)X遺址發(fā)掘出一件造形與本件非常接近的玉虎(圖一),可參考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網頁。
2724 西周或更早 玉魚形
尺寸:長11.6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2號
2725 商后期 青玉虎
尺寸:長5.8cm
估價:HKD 300,000-5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7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78號
虎作匍匐狀,部分元素如眼睛及耳朵以寫實方式表達,其他部位如虎斑則以抽象卷云紋表現,為商代中晚期典型風格。嘴角及尾巴均有系孔,可能本用作佩飾。
商婦好墓曾出土四件立雕玉虎,其中一件亦作匍匐狀,雖身體較修長 (14.1公分),但風格與本件相似,故本件定年商后期。上述婦好墓例子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錄于 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 -9- 玉器》,圖版72號(圖一)。另一件與婦好墓例子相近的玉虎出土于洛陽龐家溝,定年西周早期,見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2- 商.西周》,圖版234號。養(yǎng)德堂珍藏另一件定年商代的玉虎,見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22號。
2726 商晚期 青玉雁
尺寸:寬7cm
估價:HKD 18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93號及封面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93號
2727 商晚期 青玉花冠鸮
尺寸:長6.8cm
估價:HKD 240,000-40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鸮圓雕,兩腿與尾成鼎立狀,圓眼,勾喙,身體陰刻雙線卷云紋,頭戴二層花冠,頂托花蕾。商代出現不少玉鸮圓雕,但最近似例子暫只知兩件,而引人入勝的是所有玉鸮的花冠層數都不一樣。第一件例子藏北京故宮博物院,造型及紋飾都與本件相近,惟鸮帶三層冠,體積亦較高(13.1公分)(圖一),見1995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圖版63號。另一件藏震旦文教基金會,見鄧淑蘋著,《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90號。安陽婦好墓亦曾出土一件玉鸮圓雕,雖造型不同,但飾相近的卷云紋,可資參考,見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 -9- 玉器》,圖版70號。
2728 西周早期 玉龍紋玦
尺寸:寬4.3cm
估價:HKD 350,000-60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此玦質厚圓渾,雕工利落明快,龍身卷曲,首尾呼應,形象活靈活現,為西周玉器中難能可貴之精品。河南三門峽虢國公墓曾出土一件非常相似的同類例子,現展于虢國博物館。
2729 西周早中期 青白玉龍紋珮
尺寸:寬4.5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2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22號
2730 西周早中期 青玉龍紋璜 (一對)
尺寸:長9.5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2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24號
2731 西周早中期 青玉象鼻鷹身龍紋璜
尺寸:長13.2cm
估價:HKD 250,000-4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2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28號
2732 西周早期 青玉獸面飾
尺寸:長2.7cm
估價:HKD 50,000-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8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81號
2733 西周早中期 青玉龍紋珮
尺寸:長6.3cm
估價:HKD 180,000-24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2734 西周中期 玉豬
尺寸:長4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8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83號
此豬形雕刻雖刀法素樸,但以簡約線條生動傳神地營造動物溫順的神態(tài),可謂匠心獨運。豬頸底有穿孔,可能用以系帶。陜西張家坡村曾出土一件扁玉豬,風格與本件相近,同樣以兩道弧線表達前腿及后腿中的肌肉,可資參考(圖一)。此例子定年西周,同樣為4公分長,現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著錄于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2- 商.西周》,圖版228號(左)。
2735 西周 玉鳥形珮
尺寸:高5.6cm
估價:HKD 50,000-7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2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29號
2736 西周中期 青玉牛
尺寸:長4.5 cm
估價:HKD 50,000-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8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82號
2737 西周中期 玉鹿形珮
尺寸:高4.6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8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84號
2738 西周中期 玉鳥形珮
尺寸:寬10cm
估價:HKD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9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99號
2739 西周 玉魚形珮 (一對)
尺寸:長11.4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1號
2740 商后期 青白玉龍紋璜
尺寸:寬8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1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18號
2741 商末至西周早期 玉蜂形珮
尺寸:長5.6cm
估價:HKD 60,000-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0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02號
2742 西周 玉蠶珮
尺寸:長7.3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0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0號
2743 西周 青白玉龍鳳紋柄形器
尺寸:長10.5cm
估價:HKD 500,000-7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版4號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圖版4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3號
本器以雙線雕刻,流暢結合龍鳳紋飾,生動表達兩者盤纏交錯之狀,為西周典型風格。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件紋飾非常相似但形狀略異的例子(購玉611),著錄于2012年臺北出版《敬天格物 - 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圖版5-4-6。另一相似例出土于茹家莊,其線圖著錄于鄧淑蘋著,199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羣玉別藏續(xù)集》,頁35,插圖30:5。亦可參考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長方牌飾,上雕相似龍鳳紋,見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2- 商.西周》,圖版242號。
2744 西周中期 青白玉鳳紋兩節(jié)柄形器
尺寸:長11.5cm
估價:HKD 180,000-24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1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15號
2745 西周中期 高冠玉人
尺寸:高11cm
估價:HKD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7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72號
2746 西周 白玉雙人面紋璜
尺寸:長11.1cm
估價:HKD 600,000-8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版5號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圖版5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4號
本器兩端雕相向的側面人頭,身體則呈龍狀,互相交纏,紋飾獨特罕見。類似紋飾可見于少數西周玉器,最接近例子為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一件龍紋璜,見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2-商.西周》,圖版292號。院方另藏一件柄形玉器,上雕一人頭龍身圖案,見同上,圖版280號。養(yǎng)德堂另藏一件紋飾相似的帶白沁璜,著錄于鄧淑蘋著,1999年國立故宮博物院出版《羣玉別藏續(xù)集》,圖版129號。亦可參考山東滕縣出土的人面紋璜,定年西周早期,上雕雙龍交錯紋飾,龍首毛發(fā)的表現手法與本器相近,著錄于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9-玉器》,圖版83號。
2747 西周晚期 玉人龍紋珮
尺寸:高6.5cm
估價:HKD 50,000-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7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74號
2748 西周 玉符節(jié) (一對)
尺寸:長21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3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38號
2749 春秋晚期 白玉龍紋管
尺寸:長15.5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6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68號
2750 西周 白玉龍紋管
尺寸:長7.5cm
估價:HKD 18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1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12號
2751 春秋 玉龍紋梳
尺寸:高5.5cm
估價:HKD 50,000-7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4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41號
2752 春秋晚期 玉獸面紋梳
尺寸:高5.7cm
估價:HKD 60,000-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2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28號
2753 西漢中期 青黃玉鳳首發(fā)筓
尺寸:長21.4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2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29號
2754 春秋晚期 玉人像
尺寸:高3.8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14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141號
2755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玉人
尺寸:高5.6cm
估價:HKD 240,000-3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7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72號
2756 春秋 玉龍形珮 (一對)
尺寸:長16.9cm
估價:HKD 260,000-4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47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47號
2757 戰(zhàn)國早期 玉龍形珮 (一對)
尺寸:長10.7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7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73號
2758 春秋 玉虎形珮 (一對)
尺寸:長9.1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4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44號
2759 春秋晚期 青白玉秦式鏤空雙龍珮
尺寸:寬5cm
估價:HKD 80,000-12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6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63號
2760 戰(zhàn)國中期 玉龍紋璧
尺寸:寬7.5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0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03號
2761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玉雙鳳谷紋璧
尺寸:寬6.5cm
估價:HKD 150,000-2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70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70號
2762 戰(zhàn)國早中期 玉鏤空龍鳳紋珮
尺寸:寬15.5cm
估價:HKD 300,000-5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版10號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7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圖版10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71號
2763 戰(zhàn)國早中期 白玉鏤雕龍鳳紋珮
尺寸:長9cm
估價:HKD 180,000-24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08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08號
2764 戰(zhàn)國中期 青白玉鏤空龍鳳珮
尺寸:長4.2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2765 戰(zhàn)國 玉獸面云紋八方式琮
尺寸:寬5.2cm
估價:HKD 150,000-20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圖版9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4月25日,圖錄圖版9號
2766 戰(zhàn)國 玉獸面飾
尺寸:長3.5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封面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封面
此飾的風格與戰(zhàn)國時期的獸面紋帶鉤相近,可資比較,如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一例(故玉4133/呂-1847-17-31),著錄于2012年臺北出版《敬天格物- 中國歷代玉器導讀》,圖版5-5-25。山東曲阜魯國故城五十八號墓曾出土一件玉帶鉤,上雕較抽象的獸面紋,著錄于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3- 春秋.戰(zhàn)國》,圖版206號。亦可參考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一件玉獸面飾,定年戰(zhàn)國,見同上,圖版303號。
2767 戰(zhàn)國晚期 青白玉螺紋韘
尺寸:長5.7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2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21號
2768 戰(zhàn)國晚期 玉勾云紋「王子逿」方印
尺寸:寬2.2cm
估價:HKD 180,000-2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31號
印文:王子逿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31號
璽印之應用在中國擁有悠長的歷史,自戰(zhàn)國時期漸趨蓬勃,秦漢一統后璽印始分流,璽成為帝王御用之物,印則有官印及私印之分。此印印面陰刻篆書「王子逿」三字,「王子」為商周時代復姓,「逿」應該是人名,應為東周時代公卿所用之玉印。
2769 戰(zhàn)國 玉龍首帶鉤
尺寸:長13.5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60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60號
2770 戰(zhàn)國 玉勾連云紋雙龍帶鉤
尺寸:長12.5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6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61號
清宮舊藏一件造型相似的玉帶鉤,同樣首尾雕龍頭,見1995年香港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玉器(上)》,圖版164號。
2771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白玉雙鳳紋珮及白玉龍紋觿 (一對)
尺寸:長7.5cm;長11cm
估價:HKD 300,000-5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1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13號
2772 戰(zhàn)國晚期至西漢早期 玉龍紋觿 (一對)
尺寸:高13.5cm
估價:HKD 120,000-18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版11號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71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圖版11號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71號
2773 西漢 玉鏤空螭龍靈猴紋劍珌
尺寸:長7.5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2774 西漢 玉三靈紋劍璏
尺寸:長10cm
估價:HKD 200,000-300,000
說明來源:
1999年以前購自臺北云中居
此劍璏以高浮雕技法,雕劃四靈中之青龍、白虎、朱雀,生動活潑,雕工細膩,為漢代玉雕之精品。山東巨野縣紅土山墓出土一件非常相似、定年西漢早期的劍璏(圖一),雖只雕兩只螭虎,但無論構圖、形態(tài)或細部均與本劍璏有異曲同工之妙,其中兩者紋飾尾巴上均以弧形凹槽表達扭曲狀,及以陰刻線條表達身體肌理,應為同期作品。此例子著錄于1986年北京出版《中國美術全集 -9- 玉器》,圖版176號。亦可參考廣州南越王墓出土一組劍首、劍格及劍珌,上飾類似的高浮雕蟠螭,著錄于1993年石家莊出版《中國玉器全集 -4- 秦?漢-南北朝》,圖版78-82號。
2775 戰(zhàn)國 玉鳳紋飾
尺寸:長12.8cm
估價:HKD 350,000-5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6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65號
2776 戰(zhàn)國早中期 青黃玉楚式谷紋大璜
尺寸:長26.4cm
估價:HKD 120,000-1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60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60號
2777 戰(zhàn)國早中期 青玉楚式谷紋璧
尺寸:直徑21.7cm
估價:HKD 160,000-20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19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192號
2778 西漢 玉獸面紋璧
尺寸:直徑21.7cm
估價:HKD150,000-250,000
著錄
《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版12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3年以前
展覽
鴻禧美術館,《養(yǎng)德堂古玉特展》,臺北,1993年1月27日-4月25日,圖錄圖版12號
2779 春秋晚期 玉龍紋羽觴杯
尺寸:長8cm
估價:HKD 100,000-1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版215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9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續(xù)集》,臺北,1999年,圖錄圖版215號
2780 東漢 玉握豬
尺寸:長11.8cm
估價:HKD 180,000-2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87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87號
2781 西漢 玉握豬 (一對)
尺寸:長8.9cm
估價:HKD 150,000-25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83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83號
2782 東漢 玉握豬 (一對)
尺寸:長11.7cm
估價:HKD 180,000-280,000
著錄
鄧淑蘋,《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版84號
說明來源:
養(yǎng)德堂珍藏,臺北,入藏于1995年以前
展覽
國立故宮博物院,《羣玉別藏》,臺北,1995年,圖錄圖版84號
典藏拍訊 .guwan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