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為清朝倒數(shù)第二位皇帝。光緒時期出產(chǎn)的瓷器,多姿多彩。如龍的形象,清中期以后,龍即不斷出現(xiàn)在瓷器上,至光緒年間,則大量出現(xiàn)。這時期的龍,一改往日神圣不可侵犯,少了些威嚴(yán)、呆板,使龍仿佛從深宮走進(jìn)平常生活,似乎還有些可愛。 對現(xiàn)在的瓷器收藏者來說,所藏之物可能都是些不甚值錢的民窯器“大路貨”,多為近現(xiàn)代的仿品,能收藏幾件光緒瓷器也算不錯了。閑暇之余,把玩這些瓷器,也能自得其樂了,這里談的是光緒瓷器的一些特點。 青花飛蝠紋筆筒,高16.5厘米,口徑12.1厘米,足徑12.1厘米。 青花纏枝蓮紋賞瓶,高38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13厘米。 黃地開光粉彩三陽開泰紋碗,口徑15.2厘米,故宮舊藏。 青花嬰戲圖碗,清光緒,高7.4厘米,口徑15.5厘米,足徑5.8厘米。 粉彩江山萬代紋碗,清光緒,高6.5厘米,口徑12.2厘米,足徑4.9厘米。【青花飛蝠紋筆筒】
筆筒呈圓筒狀,口底徑相若,底心微凹,青花藍(lán)中泛灰。筆筒外壁繪桃樹一株,樹枝上結(jié)有9個大壽桃,樹下繪山石、翠竹紋,近底處繪江崖海水紋,空間繪5只蝙蝠,天上飄有流云。此種吉祥紋飾寓意“壽山福?!?,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底中央青花雙方欄內(nèi)楷書“長春宮制”四字款。
此器的紋飾畫法具有典型的晚清風(fēng)格。【青花纏枝蓮紋賞瓶】
瓶撇口,長頸,肩凸起弦紋,圓腹,圈足略高微向外撇。主體圖案青花繪纏枝蓮,輔以海水、如意云頭、蕉葉、回紋、變形蓮瓣和忍冬紋等邊飾。足內(nèi)有青花楷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款。
清代皇帝特制賞瓶用于賞賜有功的大臣,始于雍正,終于宣統(tǒng),其器型有一定之規(guī)。此件賞瓶十分精致,是一件標(biāo)準(zhǔn)的官窯器。【黃地開光粉彩三陽開泰紋碗】
此碗內(nèi)壁以青花為飾,繪松、竹、梅、靈芝等圖樣。內(nèi)底心于青花雙圈內(nèi)繪山水背景,以三只神態(tài)各異的羊為圖案中心,寓意“三陽開泰”。碗外壁施黃釉,上飾折枝桃花,并以開光留白的方式,在三個圓形空間內(nèi)分繪三羊,與碗內(nèi)心的三羊相呼應(yīng)。
碗底以青花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楷書款,字體楷中帶行,表現(xiàn)出光緒朝御窯瓷器款識的特征。【青花嬰戲圖碗】
碗撇口,弧腹,圈足。外壁以青花裝飾,發(fā)色灰藍(lán),口沿和足墻各有青花雙環(huán)線一周。外壁繪兩組嬰戲圖,嬰孩或穿肚兜,或穿寬衣肥褲,嬉戲玩耍,天真可愛。兩組圖間以樹木、山石、花卉相隔。外底有青花“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以兒童游戲為裝飾題材稱為嬰戲圖,是瓷器裝飾的典型紋樣之一。嬰戲圖最早見于唐代長沙窯瓷器。清代瓷器上出現(xiàn)嬰戲圖,緣于康熙朝社會生活穩(wěn)定、人口增長較快。在那種大背景下,嬰戲圖成為習(xí)見的藝術(shù)畫面,并使宮廷藝術(shù)品受到影響。同治、光緒時期嬰戲圖也多見。【粉彩江山萬代紋碗】
碗直口,弧腹,圈足。碗內(nèi)光素。外壁以粉彩為飾,口沿描金及紅線各一周,腹部主題圖案繪海水江崖,以江水、山石表示江山,其上為六組不同色彩的飄帶,每組飄帶的中心都有描金“卍”字,寓意“江山萬代”,此為光緒時期瓷器上常見的裝飾題材。外底署青花“大清光緒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此碗分別用金彩、礬紅、藍(lán)、綠、深粉設(shè)色,色彩華美富麗。
粉彩龍鳳紋碗,清光緒,高6厘米,口徑13.9厘米,足徑5.4厘米。
碗口微撇,弧腹,圈足。碗內(nèi)光素。外壁以粉彩裝飾,有紅、粉、藍(lán)、黃、翠綠和金彩等多種色彩,繽紛艷麗。近口沿處的黃釉地上繪蝙蝠、桃和“卍”字,外腹飾龍鳳戲珠紋,間以祥云紋,龍鳳圖案的筆觸較為呆板,近底處飾變形蓮瓣一周。外底署紅彩“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此碗為典型的清宮用瓷器。
綠地粉彩花鳥紋蓋碗,清光緒,通高8.8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4.4厘米。
碗圓蓋,抓鈕,口微撇,弧腹,圈足。以粉彩為飾,蓋口沿涂金線一周,碗內(nèi)壁施白釉,蓋面及碗外壁施綠釉,其上繪飛鳥和花卉紋。蓋鈕里及碗外底以紅彩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楷書款。
此碗是在翠綠色地上用紫、黃、草綠、深綠色描繪花紋,十分別致。圖案與光緒元年(1875年)和二年(1876年)生產(chǎn)的大雅齋款瓷器圖案風(fēng)格相近,或為同一時期的產(chǎn)品。
蓋碗的器形有撇口式與直口折沿式兩種,腹部下收,圈足,蓋多扣于碗的內(nèi)口。
黃地紫綠龍葡萄紋碟,清光緒,高2.3厘米,口徑13厘米,足徑8厘米。
碟撇口,弧腹,圈足。通體黃地施彩。碟內(nèi)飾雙環(huán)線,里心為二龍戲珠紋,二龍一紫一綠。外壁飾四組折枝葡萄紋。外底墨書“大清光緒年制”雙行六字楷書款。
此為瓷器釉上彩產(chǎn)品。其燒制過程是先在素胎上刻以紋飾,覆透明釉入窯燒造,然后在刻好的紋飾上按需要繪彩,其余部分施黃釉,再入窯低溫?zé)伞?/span>
青花松鼠葡萄紋碗,清光緒,高11.2厘米,口徑22.3厘米,足徑8.8厘米。
碗口微撇,圈足。外壁通景以青花繪松鼠葡萄紋,葡萄枝葉繁茂,松鼠穿躍其間。外底署青花楷書“大清光緒年制”雙行六字款。
此器青花青翠艷麗,紋飾飽滿生動,為光緒官窯仿清初康熙官窯的佳作。
黃地粉彩芭蕉花卉紋圓花盆、盆托,清光緒,花盆高11.1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1.7厘米;盆托高3.4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3.1厘米。
花盆圓形,折沿,深腹,圈足,底有兩個滲水圓孔。內(nèi)壁施白釉,外壁淡黃釉地上繪粉彩芭蕉、牡丹、松樹紋。外底施白釉,署礬紅彩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
盆托圓形,敞口,折沿,圈足。外壁淡黃釉地上繪粉彩牡丹,折沿邊飾青花回紋一周。外底施白釉,署礬紅彩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
“大雅齋”款綠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盤,清光緒,高11.3厘米,口徑24.7厘米,足徑9.7厘米。
盤敞口,淺弧腹,下承以中空外撇高足。通體內(nèi)外松石綠釉地粉彩裝飾。外壁繪藤蘿花。高足上凸起金彩單箍,單箍以下繪海水江崖紋。盤內(nèi)繪藤蘿花和月季花,一只雀鳥棲于藤蘿枝上,口沿下空白處自右向左署礬紅彩楷書“大雅齋”三字,旁鈐礬紅彩篆書“天地一家春”圖章式款。
“天地一家春”是圓明園內(nèi)一處建筑所掛的匾名,傳說這是慈禧(當(dāng)時是蘭貴人)在咸豐四年春天被皇帝寵幸發(fā)跡的地方,1860年被英法聯(lián)軍焚毀。“大雅齋”則是慈禧太后為自己的畫室所起的名字。署有這兩種款的瓷器是光緒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燒造的專用器。
窯變釉杏元瓶,清光緒,高29.5厘米,口徑10.7×9厘米,足徑11.8×9.2厘米。
瓶長方形,直口,溜肩,鼓腹,方圈足。頸側(cè)對稱置貫耳??谙轮良甾D(zhuǎn)折處呈委角狀。通體施窯變釉。足內(nèi)露白胎。外底陰刻楷書“大清光緒年制”六字雙行款。
窯變釉到了晚清多以紅色為主色,交相輝映著黑色斑塊。這種定式,為現(xiàn)代景德鎮(zhèn)“三陽開泰”釉奠定了工藝基礎(chǔ)。
“體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紋花盆盆托,清光緒,高3.6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3.4厘米。
盆托折沿,淺壁,圈足。外壁青花繪折枝牡丹。外底署青花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
體和殿是慈禧太后住儲秀宮時的用膳之處,署“體和殿制”款的瓷器是慈禧太后的專用器。這件器物的紋飾寓意“福壽雙全”。
“體和殿制”款青花花卉紋花盆、盆托,清光緒,花盆高11.4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1.7厘米;盆托高3.6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3.4厘米。
花盆折沿,深腹,圈足,底有兩個對稱圓孔。通體青花裝飾。折沿上篆書一周“壽”字,間繪蝙蝠,口沿邊繪朵花。盆腹繪松樹、牡丹、芭蕉。外底署青花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盆托折沿,淺壁,圈足。外壁青花繪折枝牡丹。外底署青花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
體和殿是慈禧太后住儲秀宮時的用膳之處,署“體和殿制”款的瓷器是慈禧太后的專用器。這件器物的紋飾寓意“福壽雙全”。
黃地粉彩芭蕉花卉紋圓花盆盆托,清光緒,高3.4厘米,口徑17厘米,足徑13.1厘米。
盆托圓形,敞口,折沿,圈足。外壁淡黃釉地上繪粉彩牡丹,折沿邊飾青花回紋一周。外底施白釉,署礬紅彩篆書“體和殿制”雙行四字款。
粉彩花蝶撇口瓶,清光緒。
白里紅五蝠外黃地粉彩盤,清光緒,高3.1厘米,口徑16.6厘米,足徑9.5厘米。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里白釉,盤心礬紅彩繪5只蝙蝠。外黃地粉彩繪各式纏枝花卉。底白釉書礬紅彩“大清光緒年制”6字楷書款。
黃地粉彩花卉盤,清光緒,高4.3厘米,口徑19.5厘米,足徑11.6厘米。
盤敞口,淺弧壁,圈足。內(nèi)黃地粉彩繪各式纏枝花卉,中心繪一折枝花。外壁白地繪3組粉彩花卉紋。底白釉書紅彩“大清光緒年制”6字楷書款。
淡黃地粉彩荷蓮花方花盆,清光緒,高18.5厘米,口邊長28.8厘米,足距26.3厘米。
花盆呈方形,平口,直壁,平底,底部開有兩個滲水圓孔,4角各置一“∟”形足。盆內(nèi)及外底均施白釉,外壁為淡黃地粉彩裝飾??谘厣弦跃G彩描繪“卍”字錦紋,口邊以粉彩描繪折枝蓮紋,腹部4面以粉彩描繪通景荷塘紋,水塘中荷葉青翠,紅、白兩色蓮朵或含苞、或怒放,水面點綴浮萍。外底白釉泛波浪紋,有16個支釘痕,底中心以礬紅彩署篆體“體和殿制”4字雙行款。
此花盆上所屬“體和殿制”款表明它系光緒年間景德鎮(zhèn)御窯廠為光緒十年(1884年)慈禧太后50壽辰專門燒造的祝壽用瓷。
粉彩花卉團(tuán)龍紋蓋盒,清光緒,通高7.5厘米,口徑16.5厘米,足徑9.3厘米。
盒呈饅頭形,上下子母口套合,圈足。盒內(nèi)施白釉,光素?zé)o紋飾。盒外壁通體青花加粉彩裝飾。盒蓋和盒腹部均描繪4組花卉紋,分別是水仙、桃花、藤蘿、牡丹。盒頂中心以青花描繪團(tuán)狀云龍紋,外圍礬紅彩單線圓圈??谘丶叭ψ阃鈮郧嗷ê偷\紅彩描繪相間排列的雙回紋。盒內(nèi)釉面泛波浪紋,外壁及圈足內(nèi)釉面光潤平整。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乾隆年制”6字3行仿款,款字筆畫漂浮于釉面。
此盒大小適中,青花發(fā)色純正,圖案布局疏密有致,堪稱光緒粉彩瓷器中的精品。
黃地墨彩花蝶紋盤,清光緒,高6厘米,口徑28厘米,足徑17厘米。
盤口微撇,弧腹,圈足,盤內(nèi)黃釉地上墨彩繪牡丹花,口沿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盤外壁白地上粉彩繪纏枝花。
黃地墨彩花蝶紋奓斗,清光緒,高7.8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5.6厘米。
奓斗撇口,粗頸,鼓腹,圈足,外底白釉內(nèi)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器里施青綠釉,外腹口沿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器腹用墨彩繪花蝶紋。
黃地墨彩花蝶紋羹匙,清光緒,長16厘米。
羹匙長柄,橢圓匙,外底紅彩橢圓圈內(nèi)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內(nèi)施黃釉,其上墨彩繪花蝶紋,并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外壁白釉地上粉彩繪纏枝花。
黃地墨彩花蝶紋蓋盒,清光緒,高12.5厘米,口徑16.2厘米,足徑10.5厘米。
盒圓形,子母口,圈足,外底白釉地上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通體施黃釉,其上墨彩繪花蝶紋,盒蓋上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紫地粉彩折枝花鳥紋圓盆、奩,清光緒,通高12.5厘米,口徑16.5,足徑10.5厘米。
盆圓口,微撇,深腹,圈足。奩圓盆形。盆和奩的內(nèi)口沿均為青花卷草紋,外壁均為紫色地上繪花鳥紋,用粉、黃、綠、黑設(shè)色,色彩絢麗。器腹壁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粉彩牡丹梅花花鳥紋圓盆、奩,清光緒,盆高12.1厘米,口徑18.2厘米,足徑9.5厘米。奩高3.7厘米,口徑16.7厘米,足徑11厘米。
盆圓口,口沿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深腹,圈足,外壁粉彩繪牡丹、梅花和鵲鳥。內(nèi)口沿青花卷草紋一周。奩圓形,圈足,外壁亦繪黃色梅花,色彩艷麗。
綠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盤,清光緒,高9.6厘米,口徑20厘米,足徑8.1厘米。
盤敞口,淺腹,下承以高足,足外撇。盤壁描繪粉彩花鳥紋,精工細(xì)致。束足處凸起金彩單箍一周。足部近底處繪有一周海水江崖紋。內(nèi)壁口沿下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鈐紅彩篆書“天地一家春”5字印章款。通體以松石綠釉為地,素雅大方。
高足盤為我國古代陶瓷的傳統(tǒng)造型,隋代即有燒制,以后各朝歷代燒制不斷。故宮藏品中以光緒朝數(shù)量為冠。
紫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盤,清光緒,高11.5厘米,口徑24.0厘米,足徑9.6厘米。清宮舊藏。
盤內(nèi)紫地粉彩花鳥紋裝飾,紋飾繪畫筆觸細(xì)致。外壁白地粉彩纏枝花卉紋裝飾,足部近底處繪粉彩海水江崖紋。內(nèi)壁口沿下署礬紅彩楷體“大雅齋”三字款及篆體“天地一家春”印章式款。
藕荷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碗,清光緒,高9厘米,口徑19.7厘米,足徑8.2厘米。
碗敞口,高足中空。口沿及高足凸起處描金一周。外壁施藕荷釉為地色,上粉彩繪花鳥紋,高足繪海水江崖一周??谘叵录t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有橢圓形閑章,內(nèi)紅彩書“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高足碗裝飾畫面采用工筆畫法,畫工精細(xì)嚴(yán)謹(jǐn),色彩鮮艷,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白釉粉彩鶴蓮紋高足碗,清光緒,高8.5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6厘米。
碗敞口,高足中空。里外白釉,口沿及束足處描金。外壁以粉彩繪鶴蓮紋,寓意吉祥。足上繪海水江崖邊飾一周??谘叵录t彩書“大雅齋”3字楷款,旁鈐橢圓形閑章,內(nèi)書“天地一家春”5字紅彩篆款。
此碗造型端莊,制作精細(xì),潔白的底釉將裝飾色彩襯托得清新亮麗,為光緒時期大雅齋瓷器中上乘之作。
黃地墨彩花鳥紋長方小花盆,清光緒,高7.9厘米,口長10.9厘米、寬8.7厘米,足距8.6 厘米、6.5厘米。
花盆直口,平沿,直壁,上寬下窄,平底下承4折足。里白釉,外壁以黃釉為地,四面以墨彩繪花鳥圖:幾只小鳥或飛或棲于盛開的梅花叢中。平沿上藍(lán)料彩繪回紋一周,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款,旁鈐橢圓形“天地一家春”5字紅彩篆款。
此盆造型規(guī)整,繪畫生動,色彩悅目。
青花折枝花紋盆奩,清光緒,高3.5厘米,口徑20.7厘米,足徑16.6厘米。
盆奩折沿,直壁,圈足,足內(nèi)白釉,青花書“體和殿制”4字篆書款。里白釉,口沿青花繪卷草、花卉、方勝紋,外壁對稱繪兩組牡丹紋。
同治、光緒時期,景德鎮(zhèn)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特別燒制了一批粉彩瓷器,造型豐富,制作精細(xì),器物上均書有慈禧曾居住過的殿堂名稱款識。盆奩就是其中之一。
黃地粉彩花蝶紋花盆,清光緒,口徑11.5厘米,足徑6.2厘米,高8厘米。
花盆撇口,深腹,腹下漸豐,底承3足。里白釉無紋,口沿藍(lán)彩繪回紋一周,口沿下自右向左書紅彩“大雅齋”3字楷書款,右鈐橢圓形閑章,內(nèi)書“天地一家春”5字紅彩篆書款。外壁通體以黃釉為地,粉彩繪花蝶圖,花紋細(xì)膩,色彩濃艷。
“天地一家春”為圓明園中一組建筑的名稱,曾為慈禧居所。此款識與“大雅齋”款共同裝飾的器物為慈禧專用。
粉彩鷺蓮盤,清光緒,高6厘米,口徑27.8厘米,足徑17厘米。
盤敞口,淺腹,圈足。通體施白釉,盤內(nèi)粉彩裝飾荷花、荷葉、鷺鷥。近內(nèi)側(cè)口沿處由右至左署紅彩“大雅齋”3字楷書款,其右側(cè)有一橢圓形款,內(nèi)署“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外壁滿繪粉彩花卉,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底中心署礬紅彩楷體“永慶長春”4字雙行款。
粉彩荷花鷺鷥紋碗,清光緒,高5.7厘米,口徑10.6厘米,足徑4.2厘米。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里施白釉,外壁口沿和底邊各飾描金弦紋邊飾,腹白地粉彩繪白鷺穿飛于荷蓮之間。紋飾色彩嬌艷,畫面生機(jī)盎然。外口下書紅彩書“大雅齋”3字橫排楷書款,旁落橢圓形紅彩“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印章款。底施白釉,書紅彩“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
藕荷地粉彩花鳥紋高足碗,清光緒,高9厘米,口徑19.7厘米,足徑8.2厘米。
碗口微撇,弧腹,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高圈足,碗里白釉,外壁藕荷地上繪花鳥紋,高足上飾金彩弦紋,近底繪海水江崖紋。
藕荷地粉彩花鳥紋圓盒,清光緒,通高21厘米,口徑29厘米,足徑20厘米。
盒圓形,子母口,圈足。外底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通體藕荷地,上繪梅花、牡丹等。蓋面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繪畫生動,色彩絢爛。
藕荷地繡球芍藥花紋奓斗,清光緒,高8.8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5.8厘米。
奓斗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精致小巧。內(nèi)施松石綠釉,外通體藕荷釉色地,上彩繪各種花鳥紋。釉色濃重、艷麗。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谘叵录t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nèi)雙龍環(huán)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
白地墨彩花卉紋帶奩花盆,清光緒,盆高12厘米,口徑18.4厘米,足徑9.5厘米;奩高4厘米,口徑16.6厘米,足徑11.4厘米。
花盆撇口,深腹,下承3足。盆奩折沿,直壁,圈足。器里光素?zé)o紋,口沿藍(lán)彩飾回紋一周,外壁墨彩繪花卉圖??谘叵录t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鈐紅彩橢圓形閑章款,內(nèi)書“天地一家春”5字紅彩篆書款。
故宮傳世品中寫有大雅齋款識的器物造型豐富,其中以花盆居多,造型有方形、圓形、扇形、雙聯(lián)形、四方委角形等多種形式,許多花盆與盆奩相配使用,盆奩既可作盆托,又可單獨作為水仙花盆之用。
黃地墨彩花蝶紋羹匙,清光緒,長16.8厘米,寬5.3厘米。
羹匙里施黃地墨彩花蝶紋,中心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nèi)雙龍環(huán)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外白地粉彩繪勾蓮紋。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
黃地粉彩花蝶圓盆、奩,清光緒,盆高12.5厘米,口徑18.3厘米,足徑9.5厘米;奩高3.8厘米,口徑16.6厘米,足徑11.2厘米。
盆圓形,撇口折沿,深腹,腹下漸收,底有一圓孔,下承4足。奩亦圓形,折沿,淺壁,圈足。盆、奩內(nèi)均施白釉,外均通體施黃釉,彩繪各種花蝶紋,折沿處均繪回紋一周。盆外壁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邊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nèi)雙龍環(huán)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底白釉無款識。
綠地粉彩藤蘿月季花紋花盆,清光緒,高16.2厘米,口徑20.4厘米,足徑14.8厘米。
花盆圓形,直口,深腹,底有兩圓孔,下承6足。內(nèi)半截施白釉,外通體施綠釉,釉上以粉彩繪藤蘿花卉,幾朵月季花盛開其間,1只俏麗的喜鵲棲于花枝上。底白釉青花雙圈,無款識。
綠地粉彩藤蘿月季花紋奓斗,清光緒,高8.7厘米,口徑9厘米,足徑5.9厘米。
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秀麗。內(nèi)壁下部施白釉,上部及外壁通體施綠釉,釉上以粉彩繪藤蘿花鳥紋,月季花盛開其間。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底白釉紅彩書“大清光緒年制”6字楷書款。
粉彩荷花鷺鷥紋奓斗,清光緒,高9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5.8厘米。
奓斗敞口,圓腹,圈足。造型端莊小巧。內(nèi)施白釉,外白地粉彩繪荷花鷺鷥裝飾紋。上下以描金弦紋做邊飾??谘叵录t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旁邊鈐橢圓形紅彩印章,印章內(nèi)雙龍環(huán)繞 “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 ,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
此器釉色瑩潤,畫面清新淡雅。為同治時期御窯廠為慈禧太后祝壽所訂燒的瓷器之一,是宮中宴飲時的衛(wèi)生用器。
粉彩荷花鷺鷥紋圓盒,清光緒,口徑29.2厘米,足徑20.2厘米,高20.5厘米。
盒圓形,蓋面凸起,子母口,上下扣合緊密,圈足。內(nèi)施白釉,外壁上下均繪有盛開的紅色荷花、綠色荷葉,一對鷺鷥嬉戲于其中。蓋面紋飾空隙處,紅彩由右至左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款識右側(cè)有一橢圓形閑章款,閑章內(nèi)書“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盒底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
大雅齋瓷器是光緒時期為慶祝慈禧太后訂燒的一種獨特的粉彩瓷器,造型有盤、碗、盆、盒等,紋飾多繪各式花鳥等寓意吉祥的圖案,具有濃郁的宮廷色彩。
紅地粉彩花卉紋腰圓式花盆,清光緒,高4.5厘米,口徑22.5厘米×16.6厘米。
花盆橢圓口,直壁,里施藍(lán)釉,外壁施紅釉,下承4云頭足,外壁粉彩繪梅花紋。
黃釉墨彩花鳥紋長方花盆,清光緒,花盆高15.7厘米,口長17.6厘米,寬13.4厘米。
花盆長方形口,斜壁,四面體,下承4足。外壁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通體施黃地,圖繪綬帶鳥。
藕荷地粉彩花鳥紋四足盆、奩,清光緒,高10厘米,口長8.8厘米、寬10.8厘米,足距8厘米、10.2厘米。
盆方口,斜壁,四面體,奩長方形,下承4足。口沿下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通體施藕荷色釉,其上繪粉彩花鳥紋。用粉、綠、褐、白、紅設(shè)色。
綠地墨彩花鳥紋高足碗,清光緒,高8.7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5.9厘米。
碗敞口,深腹,高足中空。碗內(nèi)白釉無紋,外壁通體施綠釉,釉上以墨彩繪花鳥圖??谘丶案咦阃蛊鹛?span data-id='2971'>描金一周,近足處粉彩繪海水江崖紋。
墨彩是一種釉上低溫彩,通常是在燒成的白釉上以氧化鐵為彩料繪畫,再經(jīng)低溫窯爐二次燒成。由于墨彩繪制的裝飾畫面具有水墨畫的效果,自康熙時期問世以來,深受人們的喜愛。此器以綠彩為底色,與墨彩花鳥圖形成強(qiáng)烈的色彩對比,使畫面增添了不同凡響的欣賞意趣。
綠地墨彩花鳥紋奓斗,清光緒,高8.8厘米,口徑9.6厘米,足徑5.7厘米。
奓斗撇口,束頸,鼓腹,圈足。足內(nèi)施白釉,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款。內(nèi)外均施綠釉,內(nèi)光素?zé)o紋,口沿處描金彩一周,外壁以墨彩繪菊花、牡丹及雀鳥各一組,兩組花卉之間紅彩書“大雅齋”、“天地一家春”兩款。
綠地墨彩花鳥紋高足盤,清光緒,高11.3厘米,口徑25厘米,足徑9.7厘米。
盤四瓣花口,斜壁,下承高足,足內(nèi)中空。盤內(nèi)施低溫綠釉,釉上以墨彩繪花鳥圖??谘叵乱约t彩自右向左書“大雅齋”3字楷書橫款,右側(cè)有橢圓形印章款,內(nèi)書“天地一家春”5字紅彩篆款。外壁粉彩繪纏枝花紋。高足上部凸起處描金,下部粉彩繪海水江崖圖。
此盤制作精巧,紋飾生動細(xì)膩,色彩濃淡相宜,清新雅致。
綠地墨彩花鳥紋盤,清光緒,高5.5厘米,口徑22厘米,足徑13.5厘米。
盤撇口,弧腹,圈足。外底紅彩書“永慶長春”4字楷書款。盤內(nèi)豆青地上繪墨彩花鳥紋,盤邊有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盤外壁粉彩繪纏枝花。
黃地墨彩花蝶紋蓋碗,清光緒,高9.5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4.2厘米。
蓋碗圓形,深腹,圈足。外底白釉地上紅彩書“永慶長春” 4字楷書款。通體施黃釉為地,墨彩繪花蝶紋。蓋近底和碗的口沿紅彩書“大雅齋”3字楷書款和“天地一家春”5字篆書款。